平時,走上大街,你會看到“好麗友派”、“愛立信”等大型路牌廣告;等候公共汽車時,你會從車身上讀到方便面的廣告;步入大商場,你會迎頭撞見“比利牛仔”的售賣點廣告;夜晚,你不經意抬起頭,落入眼簾的是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廣告;回到家中,你可能會在門上發(fā)現一份郵寄廣告;坐在居室里,打開電視,是廣告,打開報紙或雜志,也有廣告。廣告就是通過這些媒體,滲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那么,這些廣告是由誰來制作的呢?
廣告制作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它需要廣告設計、寫作、繪畫、拍攝、配音、音樂制作等專門的技術,需要集中多種人才的智慧,所以,一般廣告主不具備制作廣告的能力,他們大都將廣告制作委托給廣告公司、媒介(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或其他廣告經營單位。
廣告公司是專門設計、制作廣告的單位。在大多數情況下,廣告公司以及工作者的才能、藝術品味、價值觀念等,決定著我們能看到什么樣的廣告,也決定著廣告的效果,包括市場效果和藝術效果。所以,他們的工作對社會有很大影響。
廣告制作完成后,就要選擇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來發(fā)布廣告。廣告的生命就在于傳播。
廣告可以通過多種媒體發(fā)布。就像平時我們見到的那些廣告,總是與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大眾媒介聯系在一起的。這四種媒介被稱為廣告四大媒介。除此之外,還有交通廣告、戶外廣告等。
但是,不是誰都可以在媒體上傳播廣告的。要想傳播廣告,廣告主必須向媒體交一筆費用。
媒體通過制作、經營或傳播廣告,得到一定盈利,可以用來改善廣播電視節(jié)目,或用于提高報刊的質量。比如,就電視媒體來說,廣告盈利用于電視節(jié)目的制作,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好看的電視節(jié)目。所以,廣告對媒體的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
對我們消費者來說,廣告的意義是什么呢?
廣告的第一個意義是:為我們提供產品的信息,諸如現在都有什么產品,它們的特點是什么,它們的好處是什么,到哪去購買,它們便宜嗎等等。在購買商品時,我們通常需要在很多商品中作出一種選擇,而廣告就是我們選擇商品的向導。
廣告對我們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更新我們的消費觀念。比如,以往我們認為花錢鍛煉身體或購買健身器材是不值得的,但今天,我們則認為:花錢買健康是最有價值的事情。除了生活條件和社會觀念的變化,大量的健身器材廣告、公益體育廣告對改變我們的觀念起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在現代社會里,廣告已是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了。
廣告還促進了同類產品或服務的競爭,競爭的結果是產品的質量更好,價格更低。比如,我們不可能到電腦市場上去依次比較各種品牌電腦的技術參數,那樣太費勁了。但我們可以從報紙上讀到許多品牌電腦廣告。這些電腦廣告詳細地介紹了電腦的各種技術參數、功能以及工作效果。我們比較這些廣告,希望選擇一種質量上乘、功能較多、價格相對較便宜的電腦。質量有問題、價格昂貴的電腦漸漸無人理睬。在這種壓力下,生產電腦的廠家就要不斷提高電腦的質量,降低電腦的價格。結果,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
不知不覺中,我們就生活在廣告世界里了,每天面對著來自廣告的無數誘惑:
“味道好極了!”
“真香!”
“媽媽我要喝!”
“今天你喝了沒有?”
但是,你真的需要喝嗎?廣告上飲料多極了,廣告上的食品也多極了,廣告上的日用品更是不計其數,你都需要嗎?如果你相信一種飲料有利于身體健康,那么,好,另外100種飲料都會告訴你,它們更有利于你的健康,更好喝!
面對廣告誘惑,我們怎么辦?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批判的頭腦。所謂“批判”,就是對廣告有一種信念:不能盲目相信。
其次,我們需要一點廣告知識,以使我們對廣告有一種比較符合實際的判斷。
我們還需要了解廣告文化。廣告既傳播商業(yè)信息,也傳播文化觀念。什么文化觀念對我們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以不被廣告文化所淹沒。
當然,我們更需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什么人,在社會上處于什么位置,了解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么,并反省自己的需要。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決定如何利用廣告和利用什么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