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陵
1998年的除夕,我們吃完晚飯后,便興沖沖地鉆進了面包車,急著去倫敦市中心的議會廣場看大本鐘,聽它敲響新年的第一道鐘聲。因為我們早就聽說除夕夜看大本鐘是英國最壯觀的群眾場面之一,也是倫敦的重要民俗之一。倫敦市民從圣誕節(jié)開始就已進入興奮狀態(tài),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倫敦以外的地區(qū)乃至其他國家的不少獵奇者早早地便趕到倫敦,找家就近的旅店住下,專門等待這個不尋常之夜的來臨,以便大飽眼福。
我們開著汽車登上了大倫敦的A40高速公路,向東急馳。暮色中的倫敦眨著眼睛,好像一片閃爍的星云。多虧了這條高速公路,汽車只開了20多分鐘就到了市中心的雷根特公園;從這里轉(zhuǎn)彎向南,便進入了倫敦的鬧市區(qū)了。我們沿雷根特街南行,只見一路上的車輛、行人漸漸多起來,因而我們的車子只得放慢速度。這是倫敦著名的商業(yè)街,只見街兩旁燈火輝煌,商店林立,門面上彩燈拼成的各種圖形忽明忽暗、五彩繽紛:店里店外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圣誕樹,上面掛滿了各種玩具和小彩燈;身穿紅襖、頭戴紅帽的大胡子圣誕老人站在店門口,不時地向行人揮手致意;櫥窗里各種節(jié)日禮品、珠寶鉆石琳瑯滿目,一排排模制男女穿著各種名牌服裝,更顯得神氣活現(xiàn),引人注目;顧客們進進出出,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好一派除夕夜的景象!
從雷根特街出來,便到了倫敦著名的特拉法爾加廣場。這里是5條大街的匯合處,大量的車輛、行人要在這里集散,交通驟然擁擠起來,我們的車子只好慢,慢地爬行。往窗外望去,廣場北邊國家美術(shù)館那淡黃色的墻體,在地光燈的照射下顯得像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廣場上燈火通明,到處是人群,歡聲笑語不絕于耳。納爾遜紀念柱高高地聳立在廣場中央,此刻看起來有些像一座交通指揮崗,海軍上將納爾遜的雕像威風凜凜地站在上面,仿佛想把這已經(jīng)有些混亂的交通調(diào)理得順暢一些,但卻無能為力。這里白天鴿子很多,所以又稱鴿子廣場,現(xiàn)在卻一只鴿子也看不見了。
我們從廣場西側(cè)繞過,往南進入白廳大街。只見街兩旁的人行道上全是密集的人群,容納不下的便朝街道上擴散,又使車輛堵塞。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在朝著白廳大街南端的議會廣場靠近,因此越往南走,人流車流的密度就越大。移動起來越困難。警察們四處穿梭,高聲喊叫,對著車輛、人群指手畫腳,想要開辟出一條通道,一個個忙得滿頭大汗,但交通依然無法順暢。長長的車流只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人們都滿臉帶笑,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就問新年好。不斷有人向我們的車子揮手致意,投遞飛吻,恭賀新喜,還有人把手伸進窗來和我們握手,友好地喊著:“中國人,中國人!”車子就這樣蝸牛似地爬過了蘇格蘭場、農(nóng)牧漁業(yè)部大樓、國防部大廈、宴會廳、外交部大樓和唐寧街,終于看見了西敏寺那高高的哥特式雙塔、議會大廈復雜精致的建筑群和大本鐘高聳的塔樓。
議會廣場上人海一片,萬頭攢動,人聲鼎沸,車子幾乎無法開動了。這時距午夜12點還有兩小時,人們都在盡情地狂歡,耐心地等待著新年的來臨。我們把頭伸出窗外,興致勃勃地觀望著眼前的熱鬧景象,冷不防冒出了一位金發(fā)碧眼的年青女郎,她笑盈盈地道了聲新年好,就摟住我們同伴的脖子,往他臉上親了一下,把小伙子鬧了個大紅臉。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對他開起玩笑來,幾位頭還在外面的伙伴都趕快縮回了頭。突然車門打開了,一位敞開著西裝、手拿一瓶啤酒的小伙子登上車來,他一邊不停地說:“中國人,新年好,干杯!”一邊伸出手來和我們一一握手,然后道了聲再見,又跳下車子,消失在人群中。
看來要在議會廣場附近找個停車地方是不可能的了。車子融匯在車流中,進退兩難,只能隨波逐流。車流時進時停,總算繞過了議會廣場,來到威斯敏斯特大橋西頭的大本鐘下。有一位伙伴不失時機地講起了大本鐘的故事:1834年議會大廈毀于一場大火,在重建議會大廈時,由本杰明·霍爾爵士負責建造了這只大鐘。為了紀念本杰明·霍爾,將其命名為大本鐘。該鐘直徑2.7米,重13.5噸,安裝高度98米,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能看見指針走時。這只鐘不僅體積巨大,而且走時準確,當鐘敲點時,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的無線電網(wǎng),全世界都能聽到它發(fā)出的鐘聲,因為麥克風就接在鐘塔上。鐘塔南接眾議院,塔內(nèi)是單人小房間,古代用來囚禁違反議會規(guī)矩的眾議員。
威斯敏斯特橋不讓通車,我們只得從這里左轉(zhuǎn)彎,沿泰晤士河西岸北行。兩邊依然是密集的人群,前后仍舊是不斷線的車流。人群的歡聲笑語把耳膜震得嗡嗡直響,交相輝映的各種燈光把人們的雙眼照得眼花繚亂??他悐W佩拉方尖碑那大鉛筆一樣直插夜空的身軀從我們窗外緩緩移過,接著前方不遠處出現(xiàn)了滑鐵盧大橋龐大的輪廓。有人提議:“我們何不開到威斯敏斯特橋的東頭去呢,那邊人少好停車,而且位置很方便看大本鐘?!贝蠹叶加X得這個主意好,于是我們便繞上滑鐵盧大橋,穿過泰晤士河。往南進入約克大街,不一會兒便到了威斯敏斯特橋的東端。一看表,已經(jīng)11點半了。因這邊果然人少,我們很快就找好了車位。
漫步登上橋頭,寬闊的橋面展現(xiàn)在眼前,兩側(cè)的人行道上也有不少人,但與河那邊相比就稀疏多了。我們走到橋中間,正前方約50米處便是大本鐘高聳的哥特式塔樓,塔身呈四棱柱形,頂上有高高的塔尖。鐘室的照明充足,使鐘盤上的數(shù)字和長短指針在很遠的地方也能看得十分清楚。大家都慶幸找到了最佳位置。還有點時間,我們靠在鐵欄桿上,極目遠眺,天邊泛著微微的銀光,兩岸鱗次櫛比的建筑群在夜幕的襯托下像是一堆堆積木塊,其中一幢大型建筑是全玻璃墻體,光芒四射,像水晶宮一樣,尤其引人注目。寬闊的泰晤士河從橋下靜靜地流過,輕風拂面卻無寒意,令人心曠神怡。我正奇怪為什么會這么安靜,就聽見有人喊:“時間快到了,注意!”我趕緊抬頭看大本鐘,時針正指12,分鐘馬上就要與時針重迭了。
這是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們所在的一年馬上就要成為歷史,新的一年立刻就會來臨,而這一時刻即將由大本鐘向全世界宣布。這一瞬間,泰晤士河兩岸的人們都屏住了呼吸,伸長了脖子,千萬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本鐘上,四周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我凝視著那根分針,默默地數(shù)著:一下,兩下,三下,……“當”,新年的第一道鐘聲終于敲響了!幾乎同時,兩岸的人群突然爆發(fā)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大本鐘的鐘聲一點也聽不見了,整個世界仿佛變成了一座巨大的露天劇場,人們跳著、叫著,有人唱起了歌,有人跳起了舞,互不相識的人們互相擁抱,互祝新年好。一位高大、英俊的警察默默地站在我對面的人行道邊上,微笑地看著狂歡的人群,顯然他仍未忘記堅守自己的崗位。這時有3位年青姑娘載歌載舞地走了過來,經(jīng)過警察身邊時,一位姑娘擁抱了他,并親了他的臉一下,接著另外兩位姑娘也親了他,這一切顯得那么和諧、自然,就像妹妹遇到久別的兄長一樣。我想,她們大概是在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值班警察的敬意吧。
不知什么時候,傳來了伙伴們的呼喚聲,是該走了。車子又過議會廣場,依然是人海一片,萬頭攢動,人聲鼎沸,人們的熱情似乎還未降溫?;厥淄?,大本鐘的塔樓亭亭玉立,直插云霄,明亮的鐘盤如空中的滿月一樣清晰可辨,時針正指一點,新年的第一天就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