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延
一天,老王到學校接兒子壯壯。一見面,壯壯就開始興奮地講今天在課堂上如何當眾指出老師寫錯的一個字,老王看著眉飛色舞的兒子,既驚訝又有些憂慮,他問壯壯:“老師是怎么說的?”
壯壯歪著腦袋想了想:“嗯,老師好像沒說什么,但把那個字改過來了?!?/p>
后來,老王跟別人提起這件事,不無感慨地說:“壯壯才上二年級就敢挑老師的錯,想當年我們上學的時候,哪兒有那膽量呀?!?/p>
聽了這件事,不由得讓人聯(lián)想起經(jīng)常聽老師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而家長們也感覺教育起孩子來總有些力不從心。我想其中有很多原因,一條最重要的,就是有個性的孩子越來越多了。換句話說,也是父母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個性化培養(yǎng)。老王當學生的時候,好孩子的標準就是聽話,可現(xiàn)在老王對壯壯的期望已經(jīng)改變?yōu)樽粤⒆灾鳌?img align="lef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1999/07/29/qkimagesfmbdfmbd9912fmbd991221-1-l.jpg">
這種變化反映了一種社會趨勢,是人們教育思想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值得肯定的。它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王就說:“現(xiàn)在要對孩子發(fā)什么命令,必須要講清原因,否則要么被否決,要么會招來一連串的問題?!弊尷贤醺杏|最深的就是“帶水事件”。
壯壯剛上學的時候,老王每天給他準備的就是白開水??蛇^了幾天,壯壯提出來要帶果汁,還振振有詞地說他們班很多同學都帶飲料,除了果汁,還有可樂、豆奶……老王覺得這不過是件小事,就不耐煩地說:“讓你帶什么就帶什么,別提那么多條件?!?/p>
可沒過多久,有一天老王遇到了壯壯的班主任,班主任說壯壯經(jīng)常向同學要水喝,有一次別人沒給他,他就悄悄地在人家的塑料瓶上扎了好幾個眼兒。
老王聽了很生氣,回家問壯壯是怎么回事,壯壯委屈地說:“別人的水就是好喝嘛,我忍不住想嘗嘗?!崩贤跸肓讼胗X得也怪自己沒講清道理,就耐心地向壯壯講解:飲料不能多喝,過多的糖分會損害牙齒,一些色素、防腐劑不利于健康等等。壯壯聽后也就不再鬧了。可又過了幾天,壯壯回家對老王說:“有的同學說因為你們怕花錢,所以才說白開水好喝的。”
老王心想,現(xiàn)在的孩子真是難斗啊,剛剛7歲就能有這樣的想法。突然,老王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關(guān)于喝白開水好的文章,他馬上翻箱倒柜,終于找出了那張報紙,并鄭重其事地念給壯壯聽,壯壯聽完了,臉上才露出滿意的神色,從此再也沒提帶飲料的事。
這不過是件小事,但卻給父母提出了個問題??磥?僅靠命令是不行的,還得讓孩子了解執(zhí)行命令的原因。
有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作品,如果父母使用的是簡單、粗暴的手段,那么雕刻出的作品也是粗線條的;要想得到一件精品,父母所需付出的將是耐心與智慧。
我想,這種耐心還包含著一種對成長的等待,我們不要急于把自己想要的強加給孩子。有個叫巧巧的孩子,她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孩兒,但她父母卻希望她處處拔尖,事事?lián)屜?結(jié)果這個孩子學會了看大人臉色行事。這樣的孩子絕對不會去挑老師的錯兒,但教過她的老師都覺得她多了些做作,少了些純真。
現(xiàn)在的父母多少都懂得一些教育的理論,但在具體操作上還需要摸索,就像前面所說的老王,一次“帶水事件”就讓他領(lǐng)悟到對孩子要講清道理,而巧巧的父母也該在對孩子的塑造上做一些調(diào)整。
看來父母真是越來越難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