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黃
我是學營養(yǎng)學的博士,但兩年來,我一連三次被“炒魷魚”,我接受不了。
剛剛畢業(yè)時,我被分配到一家國營食品廠。每天上班,換上白衣,我到各部門、各車間走一圈,然后的6個小時,我只能靠打電話、看報紙、寫工作日志、喝茶、打招呼度過。上班才兩個來月,我們廠的貸款到期了,廠里狀況又一直不景氣,只好讓40%的人下崗另謀生路。廠長很客氣地說:“黃博士,是我不好,當初要您,我們是想對上有個交待,您畢竟是博士。我們這么個大食品廠,有個博士也是應該的……但咱們廠的情況您也知道,設備老化、退休的人多、干活的人少,上新品種不可能,那點兒貸款全填了醫(yī)藥費和工資的窟窿了……這也是沒辦法。您是博士,上哪兒都比在這兒強,我們的廟太小,何況國家對您這樣的高級人才是有政策的,這待遇是我們‘虛榮不起的……”
沒讓廠長說得更多,我就起身去收拾東西了。臨出廠,傳達室的老杜頭兒喊住我,給我塞了兩袋面包,并低聲說:“這是廠長讓給您留的。黃博士,您……以后常來……”
第二次就職,我是進一家日本食品貿易公司,臨時負責技術部的工作,技術部連我一共3個人。第一天上班,我費了兩個晚上心思搞好的“就職演說”,被推門而入的副總給“轟”到九霄云外去了。副總臨走時丟下一句話:“下班前,把技術部第四季度的‘拓展企劃報給我!”可是,這個“拓展企劃”我怎么可能報呢?手忙腳亂一天下來,前言不搭后語地拼湊出一篇“企劃”。副總接在手里,只掃了一眼就扔在桌上,不屑地望著我:“你不是博士嗎……”一周后,我提前拿到了當月的薪水2000元,并且在老總的深躬中,退出了我的第二次就業(yè)。
天無絕人之路,不久,我到一家美國保健食品公司上班了,待遇極佳。這回我學乖了:沒報部門經理,只提出任“營養(yǎng)學顧問”。作為“營養(yǎng)學顧問”,我必須不斷出席各式各樣的促銷咨詢活動,但“侃山”不是我的長處。第一次坐在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直播間里,我緊張得牙齒僵硬、手腳冰涼。第一個熱線接進來了,我連對方是男是女都沒弄準。我一再叮囑自己:“別緊張,別緊張……”
正哆嗦得一塌糊涂的時候,主持人又替我重復了一遍人家的問題。我吱唔著,最終連自己都繞里頭了,也沒講明白。此時,全公司、特別是二位老總和董事都在聽直播。想到這兒,我的汗都出來了。
那晚,我一夜沒睡……
第二天我一上班就被叫進人力資源部,愛笑的女部長對我說:“黃博士,昨天的事,相信您也有所感悟。李總和幾位副總都討論過了,您也許不太適合做咨詢,您覺得您適合干什么,您可以選擇?!?/p>
我的頭腦飛速運轉起來,最后說:“我可能更適合查資料、寫報告……”第三天起,我被派去查資料。忙了兩三天,我終于捧著半斤多重的資料進了副總辦。副總看了半個多小時,直到最后一頁看完了,點上一支煙,嘆了口氣問:“這些都很全了,費了不少心血吧。但是,這些資料還都是死的,對我們的公司和產品有什么啟發(fā)和借鑒呢?我們請您來,是想讓您用您的學識為我們的公司和市場打開局面,提出可行性市場‘消化方案,可您這些……”
結果可想而知,我的第三次就業(yè)又成了過去時……
讀了21年書,我怎么會一無所能?是我讀書讀多了?是我這人命不好?我該怎么辦?
(周安摘自1998年2月25日《中華讀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