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桐
君子喻于義
君子坦蕩蕩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謙謙君子
君子的說法,我們久違了。這絕不是說,這些年中國沒有君子了,而是對于道德行為的評價,時代不同,說法也不同了。說法盡管不同,人心總有一桿秤,誰是君子,誰離君子還差那么一點點,心里總有個譜。用中華文化雨露灌溉的土地上,君子是個客觀存在。
君子喻于義。君子不是不明白利的重要,物質是基礎。只是,在物質利益面前伸手不伸手,君子比別人多一層思考。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是合法不合法,不合法的利益得到了可能還要加倍吐出來。但法這東西不等于義,法不治眾,合法的未必都合情合理。所以,君子在物質利益面前他還要問問良心,問問天理。油鍋里的錢他不會撈,于良心不安的利益他不會沾。俗說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時髦派看來這就是大傻瓜了,事實上君子就是這個樣子。
君子坦蕩蕩。君子有錯,自責甚嚴,不攀張攀李。君子不欺人,不奪人之所愛,辦不到的事也不會把糖涂在你鼻子上,吊你的胃口。君子與你不睦,他不會否定你的長處,關鍵時踩你一腳。君子不媚人,不注意看人家的眼色,更不習慣夜深人靜時悄悄敲門,悄悄送禮。君子不害人,別人五分錯,他不會說七分八分,別人落了井,他不會再丟塊石頭,表示和自己沒關系。
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有朋友,但大都是來來往往一杯茶。君子之家也有種種為難的事,因為怕找人,孩子嘰咕歸他嘰咕,老婆埋怨歸她埋怨,親戚咒罵歸他咒罵,只是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君子未嘗不想有成就,但是不靠幫,不靠派,出不了頭,也就天不怪,地不怪。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君子約你七點鐘見面,一般他不會七點一刻才到。君子答應你的事,不需要你再說第二遍。
謙謙君子。君子廉潔,不會到處哭窮;君子做善事,不會到處張揚;君子勤懇,不會到處叫苦;君子和人家一起拍電視、拍照片,不會到處槍鏡頭。只有“君子動口不動手”,這話說對了一半。人家刀子捅來了,總得自衛(wèi)。君子吃點小虧就算了,虧吃大了,總得討個公道,討個說法。還有“先君子后小人”說法也未必完全。真君子不能總是為小人制服,一旦發(fā)了脾氣,火上來了,“君子來了勁,小人沒得命”,鬧得小人目瞪口呆。君子還是君子。
人之一生,沉沉浮浮,認識不少人,其中頗多君子,值得奉為楷模,長久懷念。只是現(xiàn)在商品經(jīng)濟,假冒偽劣甚多,君子也有假貨。識別君子,有一條重要標準,那就是真君子往往不自夸,不賣弄,不以君子自詡。昔人云:“積丘山之善,未為君子”,君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至于那些天天標榜如何高大、完美、廉潔、俠義、善良、勞苦的人,倒是要提防一下,看看貨色真假,動動腦子鑒別鑒別。
(蔡紀新摘自1997年5期《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