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吳江濤
“水源已受嚴重污染!”
3月的德興銅礦,這個壞消息令所有人的心都跌回了冬天。
為了能飲用凈水,人們每天都大老遠地跑向礦區(qū)外的井邊、山泉邊??蓱z那些無子女在身邊的離退休老職工,一碗清水也成了莫大的困難。
水貴如油。
青年電工鄺全喜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他找到剛分來礦山工作的大學(xué)生程裕峰和陽冰商議,要組織一批青工用業(yè)余時間義務(wù)為老人們送水。只幾天時間,他們便邀集到了21個同樣熱心的伙伴。在礦團委的支持下,他們掛出了“青年志愿者代步服務(wù)中心”的牌子。
有了人,但沒有工具。鄺全喜拿出自己積攢了幾年的1000多元錢,買來一輛腳踏三輪車和十幾個大水壺。從此,礦山幾十戶身邊無子女的老人每天都喝上了小鄺和他的伙伴們送上門的清凈水。
十里礦區(qū),從南到北,幾十戶老人,每天下班后要一家一家送,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才兩個月,由于工作忙,也由于太苦,伙伴們都一一退出,“代步服務(wù)中心”最后只剩了鄺全喜一人。
鄺全喜毫無怨言,他理解那些離去的伙伴,大家都很忙,又是正談戀愛的年齡。但他是認死理的人:“老人們有需要,再難我也不能半途而廢?!?/p>
他一個人堅持了下來。有人為他作過估計,他為老人們送水志愿服務(wù)的時間至少在1500小時以上。
去年8月,鄺全喜患了淋巴結(jié)炎,仍堅持每天為老人們送水。直到一個多月后,體重從60公斤急劇降到了46公斤,他才住進醫(yī)院。住院前,因為懷疑自己得的是癌癥,可能“沒治”,他特意為每一戶老人多送了一些水,并道歉說因為有事他要停送幾天。
當(dāng)人們得知他生病住院,每天前去探望的人絡(luò)繹不絕……
鄺全喜小檔案:24歲。1992年技校畢業(yè),分配到江西德興銅礦動力廠冷坑變電站當(dāng)電工;1996年3月,組織成立“青年志愿者代步服務(wù)中心”;同年被共青團江西省委授予“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