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母”的詰問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潘玉明首先感嘆——年輕的父母好尷尬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希望子女在社會上有所建樹,其本意并沒有錯。然而這個觀念被推向了某種極端,兒童在缺乏基本素質教養(yǎng)的情況下,被迫向成名成材的方向掙扎。育人和成材嚴重脫節(jié)了。
從社會教育機制看,應試教育無論有多少種類,也是古代“選秀”制度的變體,和現(xiàn)代國際化的素質和個性為核心的教育機制相去甚遠。應試體現(xiàn)的有限的公正維持著城市與鄉(xiāng)村、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少數(shù)權勢者和一般百姓之間的不平衡,形成一種畸形的態(tài)勢,深受其害的正是我們天真的下一代。
從獨生子女的發(fā)展看,他們本來就是特殊人口政策的產(chǎn)物,必然要承擔更多責任和義務,而實際上他們?nèi)狈φ5男值苕⒚玫氖肿阒楹托睦斫煌?容易形成心理缺陷,使其父母不知所措。也許是唯一太多了,天真的父母含辛茹苦試圖造出屬于自己的太陽,冷靜想一想,這又怎么可能呢?因為有許多基本問題還在深深困擾著我們,而這些問題又亟須澄清,付諸實踐行動。
首先在家庭中,兒童是獨立而富有個性的人,一切教育手段都應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父母在完成必要的撫養(yǎng)義務后應遵循個性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指導子女獨立成長。過分關照甚至把子女當作實現(xiàn)個人目標的工具的行為是擺脫愚昧后的無知所造成的;與此相關,為人父母只是社會旅途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不是最終環(huán)節(jié),撫養(yǎng)子女、承擔社會工作、完善夫妻生活是起碼的社會需要。因為某種原因諸如下崗、無知、離婚、孩子軟弱等舍棄其他,甘作孩子行走的拐杖和鋪路石,這是自我人格的貶值。要割斷與子女之間低級的相互附庸的自然紐帶,需要年輕的父母建立新的社會和家庭教養(yǎng)觀念,了解當代兒童心理成長規(guī)律,用新的知識、新的技能改良傳統(tǒng)的教養(yǎng)手段。
如果說年輕的父母培養(yǎng)子女是辛苦的,那么,不能理智地處理自己與孩子的關系則是可憐的,而在無法改變那些自己也不情愿的現(xiàn)實面前,他們又是可悲的!
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母(問題討論)/以不遺余力的拼搏塑造孩子的精神
培養(yǎng)孩子究竟靠什么,物質金錢嗎?當高級保姆嗎?不!
當教育正越來越被許多人當作實現(xiàn)物質力量的主要手段時,國家教委高教司的顏衛(wèi)東提醒人們要高度警惕——
可怕的功利教育
先看一看北京某重點中學一位初一學生寫的一段作文:“我最盼望長大。因為我如果是大人就可以不用上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誰也管不了我,(我)不用每天上學和寫作業(yè),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不用每天在學校和家里受約束,不用每天從早到晚地學習……
“當了大人我就可以干我自己想干的事,追求我認為應該追求的東西,并且可以將自己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當了大人的最大好處就是不用上學,我可以八點或九點起床,也不用寫什么作業(yè),可以追求真理,為理想而奮斗……”
這樣一位十二三歲的孩子,也許尚天真幼稚,但他已有了對社會對生活的直覺體驗和認識。孩子在這篇作文中所流露出來的對社會對人生前途的看法不由讓人感到我們的教育在許多方面尚有,不少欠缺和不足。
著名學者盛洪先生說,當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是社會達爾文主義文化,即是注重力量,注重財富,注重對比的文化。這種文化觀以及衍生出的價值觀已深入并影響了社會的各個方面。也許這是很嚴酷的事實。這現(xiàn)實似乎告訴我們:擁有強大的物質力量才可能擁有一切。于是,在許多人的眼里教育是努力實現(xiàn)物質力量的主要手段,而這成為教育孩子的動機和目的。我們寄莫大的希望于孩子的成材,給予孩子一切我們所能給予的,其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夠擁有足夠的物質實力,最終能夠“出人頭地”,從而實現(xiàn)自己曾經(jīng)有過的“理想”。于是,獲得“實力”(實利)成為指導教育的唯一準則。如此,我們視教育越來越功利,教育與我們本身一樣越來越沉重,而我們也離教育的真正目標越來越遠。一方面我們痛感我們的社會“信仰迷失、價值錯位、自我膨脹、非理性泛濫、心境浮躁、道義沉淪、人格分裂”等品性危機的嚴重,另一方面我們有很多的家長不再履行他們作為道德標準的維護者和促進者的職責。
也許我們真的應該審視我們自身。盛洪先生寄希望于中國知識分子有清醒的自覺,能夠最終超越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局限。我則更寄希望于中國年輕的父母們的自覺。我們需要經(jīng)濟的強大,同時還需要道德品性教育的回歸。美國品德教育聯(lián)合會主席麥克唐納先生說:“光有品性沒有知識是脆弱的,但沒有品性光有知識是危險的,是對社會的潛在威脅。如果從我們的學校畢業(yè)出來的年輕人才華橫溢但不誠實、有豐富的知識但不關心他人、有極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但沒有責任心,那么美國也不會強大?!濒斞赶壬苍f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責的,唯有他發(fā)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我想這才應是我們稱之為“素質教育”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