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俊
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一年,求職中的一些感受總想講出來,特別是講給那些正在求職以及尚在學??炭嗲笾呐笥褌儭?/p>
1993年10月
1993年的國慶,當我和友人還徜徉在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之中時,北京國際展覽中心的全國人才交流會已悄悄拉下帷幕??吹接械男S岩涯玫戒浻脜f(xié)議,我突然感到:噢!已經(jīng)大四了,我已經(jīng)到了找工作的時候。驀然間,心頭又涌起一絲涼意——對于畢業(yè)分配,我有一種由衷的恐懼。一是因為我所學的長線專業(yè)與市場經(jīng)濟根本不適應,農(nóng)林院校是“第三世界”,看到許多師兄畢業(yè)后無處棲身;而更重要的是我是一個“失足青年”,大二時一不小心,搞個記過處分,戴罪之身,叫我如何向社會交待!我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會是怎樣。
11月
不安過后,升起的是更多的悲壯。面對現(xiàn)實,我絕不可坐以待斃,工作是非找不可。
首先是準備求職書,我要有自己的特色,我必須讓一頁紙把我沉甸甸的19年艱辛總結出來。我最終認為,要有特色,但必須誠實,出奇制勝應該建立在正確的基礎上。我給我的求職書定下了基本格調(diào):以誠動人,以奇取勝,用心去寫。我希望能夠把一顆火熱的心融化在字里行間。
12月
面對復印好的一沓求職書,我一點也不敢松勁,如同撒英雄帖一樣,給所有能聯(lián)系的單位寄去。首先是故鄉(xiāng)省、地、縣三級的農(nóng)、林、水、城建、園林以及環(huán)保部門。
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求職的范圍還應該擴大一點,為適應不同的工作環(huán)境,我把求職書做了一點技術修改,又寄給沿海開放城市我所知道的一些著名企業(yè)。大約發(fā)出了100多封求職信,我的心才稍微平定了一點,才有機會靜下來想:我究竟想干什么?
其實我很想回家,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內(nèi)陸省份,經(jīng)濟落后,生活艱苦,我渴望去報效生我養(yǎng)我的黃土地。
位卑不敢忘憂國!強烈的責任感促使我毅然提筆給我們那被當?shù)乩习傩辗Q為“青天”的省委書記寫了一封建議信,陳述了近年來我省在外學生的“流失”狀況,提醒省委能夠重視人材錄用,采取措施吸引“留學”人員回省效力。
1994年1月
元旦似乎給人帶來了好運氣,新年最振奮人心的是我們省教委給學校發(fā)來了召開本省“應屆畢業(yè)生人才交流會”的公函。
2月
1994年的年過得真累,到處是關心畢業(yè)分配聯(lián)系工作的問候,到處聽到的是不要人的信息。
所有的人都指點我,找工作一要靠關系,二要舍得花錢,而務農(nóng)的父親和當小官吏的母親找遍了祖宗幾代也無法尋來一個有用的表親。一家人除了沉默還是沉默,年是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度過的。
到了正月初八我離家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說:“分配家里是幫不上什么忙了,你還是努力在北京爭取吧,那里地方大也許還講一點公理,我們所能提供的只能是錢,花錢不要在乎,有我和你爸?!蹦赣H隨手遞給我剛剛貸來的5000元。
我沒有表情地接過錢,心卻在流血,我清楚地知道這5000元能貸來是因為父母已決定出賣老家的8間大瓦房,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基業(yè)。
正月初九的早上,我懷揣著賣祖業(yè)的5000元離家去省城求職。我心想只有小學文化的父母含辛茹苦地供養(yǎng)我十幾年,可到了收獲的季節(jié),這果子為什么如此苦澀!
也許是本省第一次畢業(yè)生交流會,從各地趕來的學生遠遠超過了主辦者的預料,場外的人群一浪壓過一浪,很難進入會場。
我終于擠了進去,可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大廳里的攤位少得可憐,我所屬的專業(yè)廳局沒來一個單位,連相關專業(yè)的需求信息都沒有。人群開始向外轉移,大多數(shù)學生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我拖著疲憊的身子找了一個角落坐下來,難道就以失敗告終?難道我果真不被社會接受么?不!我一定不能放棄努力,我要調(diào)整戰(zhàn)術,創(chuàng)造機會。站起身,理了理頭發(fā),面帶微笑,我又一次投入求職者的行列。
功夫不負有心人,下午3點左右,我拿到了一個化工廠的錄用函——這可是我十幾年辛苦得到的一點點承認啊!我好高興!當晚,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回北京的列車。同來的十幾個北京學生中,我是惟一一個被錄用的!
3月
雙喜臨門:一回到學校我就收到東南沿海某著名企業(yè)的錄用函!以我可憐的專業(yè),能有兩個不錯的單位接收,已是不幸中的萬幸,我的心踏實下來,下一個目標就是搶占制高點,爭取留京。
我在班級綜合排名第五,法定指標我是沒有希望,一個好心的老師出了個主意:今年高校運動會在咱們學校召開,你如果能拉末一筆贊助,可能會給你一個指標。我又拼命去跑,結果一無所獲。我有幾個朋友在北京工作,都是不掌權的小兵。焦急的友人曾商量自己湊錢去贊助運動會,我怎么也不能答應。
此時的我嘴已經(jīng)全爛了。當一個傍晚我騎車離開朋友家時,他只說了一句:別著急,騎車小心些。我的淚已流了下來,一路上我一邊擦眼淚,一邊給自己說:男孩不哭,堅強些1
3月26號,系里正式公布了留京名單,沒有我。鑒于我近來年的表現(xiàn),系畢分辦決定向學校給我爭取指標。
4月
4月8號,學校把我推薦到北京市某局。
4月11號,我聽說我所屬的某部機關要一個畢業(yè)生。
12號我立刻騎車前往。這是我第一次進部大院,在部機關我受到熱情的接待。領導對我基本滿意,但同時我得知,這個指標是某高校畢業(yè)生給副部長寫信自薦,副部長批示讓考察決定才有的。我的心涼了一截。辦公室的領導安慰我說,可以再爭取,以后有機會還可以調(diào)來。可我心里明白,一個農(nóng)民的兒子怎么能跟部長的指標抗衡,我沒有一點奢望。
4月14號下午,我到北京市某局面試,我已清楚地感到用人的處長和人事處長都比較滿意。但人事處長最后還是含蓄地說:你先回去,我們再研究研究。
4月15號,部機關通知我部長推薦的人不要了,決定要我,18號簽協(xié)議。真是突如其來的好消息!
4月18號,本該去簽協(xié)議,可是我遲遲未動,我有一絲恐慌,我十分不安。我是一個受過處分的學生,到中央國家機關去工作合適么?我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我找到自己最親近的老師,他鼓勵我勇敢地去承認,只有敢于面對現(xiàn)實的人,才是真正的漢子,做人應該誠實。
我懷著不安的心情于當天下午趕到機關,如實向領導匯報了這段歷史。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領導給予我的理解和愛護,我真正感到世上還是好人多!從處長到站長都愿意給我一個機會,他們說:你先受處分后獲三好獎,說明你已改正,今后工作中記住這個教訓,好好干!
4月19日,我簽署了決定我終生命運的工作協(xié)議。
也許有人認為這小子太順了,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饑,沒有經(jīng)歷過失敗又怎能體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其實以我戴罪之身,沒有任何關系,沒有請客送禮,能找到5個單位,并最終進入國家部委,絕非偶然。
責人難責己更難
“責人難,責己更難?!币粋€人最難得的是否定自己,而失敗做為一種重創(chuàng),最容易使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弱點,從而加以完善。我經(jīng)歷過兩次重大失敗,但它們帶給我的卻是受用不盡的裨益,這是其他任何途徑都得不來的經(jīng)驗。
我的高中在一所重點中學度過。學業(yè)優(yōu)秀,身兼數(shù)職,曾在各種省、地學生活動中獲獎,并且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對于一個中學生,可以說是極度輝煌。
然而你可能想不到,我這樣“優(yōu)秀”的人才也會受處分。大二期末考試時由于作弊——共產(chǎn)黨員帶頭違紀——學校毫不猶豫地給我記過處分。我傻眼啦,這可讓我怎么活啊!
一想到未來,我整個人都垮了。在回家的火車上,我憔悴的面容,蓬亂的頭發(fā),引起了列車員的高度重視,學生證被反復查看,而我也真想跳下火車了此一生。
假期我已瘦得不成樣子。離校時所敬重的一位老師送我的“心太重”三個字一直縈繞在腦海中?!靶奶亍?我心不重啊,我真不明白其中的個由。
終于有一天我悟出了這個道理,老師告訴我時省略了兩個字,即“名利”,“名利心太重”。的確如此!終考前我已知道自己被確定為下屆學生會主席人選,想在事業(yè)學習雙豐收,功利主義驅使我鋌而走險?!暗粗逻h”,我終于明白了這個道理,也感到輕松了許多。重新振作起來后,我第二年得了三好獎。
失敗往往打擊人的自信,但絕不可沉淪。生活中強調(diào)自我極容易導致失敗,而保持個性又恰恰是我們最突出的優(yōu)點,只有隱藏于個性中的不足,才是我們致命的弱點。否定自己,重塑自我,必將實現(xiàn)人生的升華。我最高興的是閉門思過,能尋找到自己的過失。因為,天賦個性的消亡,意味著精神的再生。
珍惜每一次機會
大學給所有的人提供了展現(xiàn)才華的機會,愛跳的、會唱的、能言的、善辯的都有用武之地。公平競爭是校園最大的特點,只要你有特長,絕對埋沒不了。但是,中國人的矜持使我們放棄了很多鍛煉的機會。有的人認為學生活動是雕蟲小技,不屑一顧;更多的人是想贏怕輸,缺乏自信,不敢登場。找工作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用人單位很看重一個人的綜合能力。而我演講、辯論、知識競賽、三好學生等獲獎證書,自然加重了我求職的分量。
大學不僅要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知識一個人看書就可以獲得,學做人則必須在生活中去磨練。我有很多朋友在學生活動中只是曇花一現(xiàn),一旦小有成就,就退位讓賢;大三大四,更是廉頗老矣!他們其實是害怕失敗,人有時往往把面子看到比成長更重要。我大學4年從未放棄參加學生活動,大四時也曾有過老氣橫秋的感覺,但我立即告誡自己:如果現(xiàn)在就感覺老了,以后怎么辦?不要給自己找借口。
各種活動看似平淡,只有參與才能更深刻地領略其中的趣味,才能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到許多人生的哲理。4年的辯論生涯,我得到的不僅是各種榮譽,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完善。大一時幼稚狂傲,常常不相信隊友,總暗自抱怨為什么辯論要講究配合,讓我一個人力敵群雄,也比4個人論戰(zhàn)精彩。失敗、總結,終于使我在戰(zhàn)斗中體會到配合的樂趣和集體的力量。一個老師總結我辯論的特點說:大一靠闖勁,大四靠人格。
我參加過很多活動,之前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我只是珍惜每個機會,并告訴自己:不要考慮結果,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獲。其實有很多同學資質比我聰明得多,他們只是害怕失敗而喪失了很多機會,一直到了找工作也是如此。我的成功只不過是在大學學會了珍惜每一個機會。
課堂路窄讀書路寬
這是我們學校圖書館的一條標語。高爾基的名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諦——求知?!爸辈粌H包括課本知識,而且包含課外知識。我常常驚詫許多三好學生作業(yè)、實驗做得很好,卻很少涉獵課外書籍。我很慶幸大學4年在書的海洋里汲取了許多養(yǎng)料。我的大部分空閑時間是泡在圖書館里,不管情緒多么不好,只要一進圖書館我就來精神。
我從初中養(yǎng)成了習慣,每天不看報紙我就受不了。市場經(jīng)濟下學生開始討論上山還是下海,有些同學當家教、賣襪子以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我總認為市場經(jīng)濟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也對勞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我自費參加了英語班、計算機班;多年來用在課外讀書上的時間是考試科目的數(shù)十倍。去年8月觀看國際大專辯論賽時,我作為觀眾現(xiàn)場發(fā)言,結束后中央電視臺一位導演過來跟我說:“同學,學什么的?知識怎么這么豐富?”其實我所學的專業(yè)面很窄,而我所讀的書卻很豐富。
我們不會的東西太多
剛人大學時十分狂妄,什么校長、縣長在我眼里根本不屑一顧,我是未來的主人,我是民族的希望。臨近畢業(yè)才知道自己多么渺小,我也希望大學提高我的人生層次,可面對社會我真的不敢說“能”。我覺得自己不會的太多太多,對于找工作,除了一片真誠一無所有。
我有一個感覺,現(xiàn)在的大學生找工作,主要是不會的東西太多,而不是五藝俱全,英雄無用武之地。我們的確沒有達到光彩動人的地步,讓社會不用就覺得可惜。因此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大學畢業(yè)僅僅是課堂學習結束,社會課堂的進入也需要嚴格的“考試”,我們只是個應考者,機會往往只青睞那些頭腦清醒的人。
(李敏摘編自1996年1月9日《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