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道鵬
走路,若不是在嗣市上閑逛,或是在公園里溜達(dá)。都愿走直徑。誰愿繞道而行?筆者上下班在直徑上來回走了十幾年,因一次偶然的機(jī)會頓悟過來,從此選擇了繞道而行。
這是一個頗大的院子,一條筆直寬敞的大道將生活區(qū)與辦公區(qū)相連。上下班時間一到。人們都自然而然地簇?fù)淼竭@條大道上。
一年前。院內(nèi)大興土木,卡車一過。塵土飛揚(yáng)。為了不吃灰,我試著走另一條路。這是一條從前供孩子上學(xué)和老人買菜的小路,過小橋,步河堤,出后門,上大街,再折回大院。小路迂回,比直徑要多走10余分鐘。路面坎坷,走起來會磕磕碰碰。然而一年多來。我在這條小道上嘗到了無窮的樂趣。
上了小橋,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片蔥綠。夾竹桃、牽牛花、早蓮草、藏茄、辣蓼、野莧菜以及各種叫不出名的野花草。密密匝匝地擠滿了河岸。幾株粗大的野芭蕉。為了占據(jù)更多的空間。吸取更多的養(yǎng)分。不顧野藤的纏繞。拼命地向空中伸展著身軀。那些扎根于石縫中的小草。與世無爭。活得安然自在。有一株紫藤,伸展著它的卷須,使勁地攀援著河面上的木屑、枯草,冒著失足淹沒和被暴風(fēng)雨摧折的危險,爬向河心。夏季一到。它那墨綠葉縫里綻開著一朵朵紫紅色的小花,向人們展示著生命的強(qiáng)大力量和生機(jī)勃勃的自然美。
走上大街,則是另一番景象:晴天彩裙飄動。雨天花傘浮游。一張張沒有雕飾、沒有做作、灑脫自然的面孔在我眼前晃過。我在人群里隨波逐流。可以毫無顧忌地觀察寨他們。欣賞他們。這也是一條“河”它把社會上的虛偽禮節(jié)、嚴(yán)謹(jǐn)態(tài)度一齊洗去。
走在這樣的路上,在河邊,我欣賞者自然的風(fēng)光;在街上,我讀著自然的人。得意之時。吟一首詩,唱一支歌。時而仰天向白云呼喚,時而低頭向小草耳語。人笑我痛。我笑人巔。無拘無束。仿佛這世界是我自己的。步行20分鐘。我的心靈得到了解放,精神得到了松弛,每天上下班高興而去。得意而歸。
作家賈平凹說:“如今,找熱鬧的地方容易,尋清靜的地方難;找繁華的地方容易,尋拙樸白孽地方難。在繁雜的鬧市。在緊張的工作之余。你能辟出一塊屬于自己的小天地。接觸大自然,享受大自然,這是你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