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詩
風車、奶牛和鮮花,是荷蘭田野里的三大景觀。
風車和奶牛是人們熟悉的“荷蘭標記”,大片、大片的花田,就未必盡人皆知了。
在這個低地國家西部沿海地區(qū),原本是一片沙荒地。隔著起伏連綿的沙丘。就是洶涌澎湃的大海了。這兒種別的莊稼都不行,用來種植球根花卉卻正好。這就是名揚四海的荷蘭郁金香。
郁金香的營養(yǎng)來源于粗大的球根,在松軟的沙土里可以盡情生長。加以人們精心料理,長勢十分茂盛喜人。
從前人們并不明白種花的好處,只知道埋頭種糧食,求得勉強溫飽的生活。后來,國外的廉價糧食大批涌入,再只顧。面包原料就沒有意思了。聰明的荷蘭人看中了海濱的沙荒地,大力發(fā)展花卉業(yè),很快就成為世界最大的鮮花出口國。每年依賴花卉賺回的錢,是過去在同樣大的土地上生產(chǎn)糧食價值的10倍以上。有這樣好的“賺頭”,為什么不種花呢?
郁金香是荷蘭的國花。傳說古時候有三個外國王子向公主求婚,一個帶來鉆石,一個帶來寶劍,一個帶來涂繪了精美花紋圖案的盾牌。后來,鉆石變成球根,寶劍變成花莖,盾牌成為五顏六色的花瓣,就生成美麗的郁金香了。人們十分喜愛它,把它作為國花,成了另一個著名的“荷蘭標記”。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荷蘭人種花,原本為了觀賞。不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它還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用場。當時德國法西斯占領了這個和平的小國,把糧食都掠奪運往德國去了,荷蘭人陷入了饑餓中。人們餓得無法可想,到處尋找可以填飽肚子的東西。在硝煙彌漫的歲月中,人們無心賞花,忽然想起了郁金香的球根,那豈不是和土豆、洋蔥同樣的塊狀根嗎?鮮花沒有毒,是可以吃的。好在荷蘭有的是郁金香田,只消輕輕刨開沙土,就可以挖出它的球根了。就這樣,郁金香還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據(jù)說,用郁金香球根烹制的菜肴,還有一種特殊香味呢!從此以后,荷蘭人對郁金香又增添了幾分情意。
每年3月至5月,是郁金香的花期。從空中俯瞰田野,到處都是一排排、一行行殷紅、粉紅、深黃、淺黃和潔白、橙色的花田,色彩繽紛。十分好看。像是鋪展在大地上的一張張鮮艷的地毯。
漫步走進花田,又是一番景象。成片的鮮花,仿佛是一個廣闊無邊的大花園?;ㄌ?,是生產(chǎn)鮮花的基地,也是游覽的好去處。生活在這兒的人們,必定健康長壽。荷蘭位居世界“長壽國”的前列,恐怕就和愛花有密切的關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