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斌
我們平時所說的高血壓,是指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測量血壓,收縮壓在160毫米汞柱(21.3kPa)以上,舒張壓高于90~95毫米汞柱(12.0~12.7kPa)。臨界高血壓(也稱輕度高血壓),是指收縮壓在140~160毫米汞柱,舒張壓在90~95毫米汞柱。
長期以來,人們對高血壓較為重視,而對血壓偏高,既無明顯的不適,又無心、腦、腎等器質性損害的臨界高血壓卻滿不在乎,也常被臨床醫(yī)生忽視,得不到及時治療,其患者就更談不上注意自我保健了。殊不知,70%以上的高血壓病是由臨界高血壓發(fā)展而來的。據(jù)臨床觀察,中年人當中,因臨界高血壓引起的腦溢血、腦血栓、冠心病等合并癥和死亡率,并不比高血壓病人少。因此,臨界高血壓的危害不可低估。
在我國,患臨界高血壓的人約有4千萬,據(jù)臨床資料,臨界性收縮期高血壓比舒張期高血壓多見。雖然臨界高血壓一般不一定有什么癥狀,但有時可有頭暈、頭痛、耳鳴、失眠、乏力等癥狀。由于血壓波動大,有時血壓可以恢復正常,因此,極易被人忽略。美國的研究結果表明,臨界高血壓患者如能堅持長期治療,可以降低心腦血管合并癥的死亡率。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將1萬多名臨界高血壓患者分為兩組,一組服降壓藥,另一組服安慰劑,結果服降壓藥的人都未發(fā)生急性高血壓與心力衰竭,而服安慰劑的則有一些人發(fā)生了合并癥。另一調查報道,對1萬多名臨界高血壓患者進行長時間系統(tǒng)觀察,一組是隨意服藥,舒張壓多維持在89毫米汞柱左右。另一組則在高血壓治療中心進行系統(tǒng)治療,使舒張壓始終維持在84毫米汞柱以下。結果,系統(tǒng)治療組總死亡率較隨意服藥組低20%。近年來美國的腦血管意外死亡率下降了20%,主要是注意了臨界高血壓患者的治療。
怎樣知道自己是臨界高血壓呢?如果在進行健康體檢時,發(fā)現(xiàn)血壓偏高,可進行24小時動態(tài)血壓測量,在1日內看血壓的變化有何規(guī)律,如50%的時間里,收縮壓超過150毫米汞柱(20.0kPa),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12.0kPa),即為臨界高血壓。
那么,臨界高血壓患者應該怎樣進行自我保健呢?如果是早期的臨界高血壓,可以先實行非藥物治療,如限制飲食中鹽的攝入量,控制體重,堅持鍛煉,戒除煙酒等,觀察半年后如效果不滿意,再進行藥物治療。一般來講,臨界高血壓患者若出現(xiàn)如心悸、心率加快、脈壓差增大、胸骨左緣有收縮期雜音等高動力循環(huán)狀況,可適當使用8阻滯劑類藥物,有較好效果。
對于臨界性高血壓,患者不可背上高血壓的包袱,要正確對待。首先應保持豁達大度、樂觀開朗的良好情緒??茖W家們發(fā)現(xiàn),人在盛怒、精神過度緊張時,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兒茶酚胺類物質也大量分泌,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其次,避免長時間地緊張工作。有學者對外科醫(yī)生做過一次實驗,研究他們工作前后的心功能變化狀況。結果發(fā)現(xiàn),在連續(xù)做手術12小時后,他們的心輸出量有所下降,而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其中,尤以年齡超過45周歲的臨界高血壓者為甚。這表明,臨界高血壓病人也應和高血壓病人一樣,不宜長時間從事緊張工作,即使在一般性較忙的工作中,也應注意“忙里偷閑”,否則會發(fā)展為高血壓病。第三,生活要有規(guī)律。臨界高血壓病人如能堅持中午一睡,使心血管系統(tǒng)得以“小憩”,對控制血壓頗為有益。第四,合理調配膳食。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高血壓患者每天吃鹽不宜超過3~5克,宜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蝦皮、海產品、豆制品,多吃新鮮蔬菜和雜糖,增加維生素C、E和微量元素鈣、磷、鐵、鎂、硒等,可加速腸道蠕動,降低膽固醇的吸收,起到預防動脈硬化,防止血壓升高的作用。此外,還要注意少吃糖和動物脂肪,防止身體發(fā)胖。第五,堅持體育鍛煉。每天早晨可外出跑步、散步,下午下班后可打太極拳、打球,夏季可游泳,以增強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最后,臨界高血壓患者如果還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癥等疾病,則應提高警惕,一旦出現(xiàn)不良征兆,及時上醫(y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