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明
金融行業(yè)在國家宏觀調(diào)控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利用職務的犯罪增多。一種是銀行、證券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炒股犯罪。去年底以來,我們共立案查處了14件16人……
此類腐敗應予公開揭露,嚴肅查處,以保證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倪鴻福
嬗變的時代!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股市的風云變幻牽動著數(shù)以百萬計股民的心。中國大陸的股市是世界股市史上的首創(chuàng),因為,它承擔著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探索股份制改革的重任,它面臨著比私有制為基礎(chǔ)的西方股市更為復雜而又獨特的問題。
歷史注定中國股市要走一條“先有比賽,再有規(guī)則”的探索之路。
于是,股市中的“黑洞”難以避免地出現(xiàn)了,如同陽光下必然有陰影一般。中國股市總的是健康的,“黑洞”僅僅是個別現(xiàn)象,但它對股市的健康發(fā)展所形成的不良影響卻是難以回避的。
上海股市犯罪始作俑者
姚錫健,原上海海通證券公司營業(yè)部主任,上海證券業(yè)從業(yè)人員中受賄入獄的始作俑者。到今天,他已經(jīng)在高高的大墻里呆了兩年多了。
“那是1990年的八九月間,一個在深圳工作的凌某得知我公司有股票賣時,就通過別人介紹認識了我。當時他要買5000股,我與總經(jīng)理定下價格后,讓他過幾天來買。幾天后,他來了,同時還帶來一個深圳的老板,原來不是他要買,而是他拿了那個老板的2.5萬元的‘鋪路費,為那個老板‘打前站的。事實上,他的‘鋪路費一點兒沒用上,5000股股票就買到手里了。這里面有一段比較曲折的過程。開始時,他為了能買到股票,打電話約我吃飯。我說:‘無緣無故吃你的啥?他說:‘你是證券內(nèi)行,是權(quán)威,我們捧捧你,向你請教請教股市行情走向。我被他的‘請教二字說動了,心想,我們這些人經(jīng)常在外吃飯應酬,并不認為吃一頓飯就是受賄。就同意赴宴。在酒宴上,他拿出一疊鈔票塞給我,我點都沒點就還給了他,說:‘你別搞這一套。他說:‘這是茶水費。我硬是不拿。后來,我對同事們談起這件事情時說:‘這種人想用錢來收買我,我也太不值錢了!
“誰知,他還是一個勁地糾纏我,原來,他在黑市上收了些黑市股票,若不過戶就將變成為一疊廢紙。我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替他辦理了幾千股股票的過戶手續(xù)。不久,我兒子生病。他得悉后,到我家來探視,乘我給他倒茶之機,把2000元錢塞到我兒子的枕頭底下。我發(fā)現(xiàn)后,毫不猶豫地把錢還給了他。
“如果這一切就此打住該多好?。∪欢?,幾個月后,他手持的股票價格飛揚。當他的股票賣出的成交價與先前買入的成交價形成贏利195萬元這個強烈反差的數(shù)字以后,我的心理不平衡了。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安全感保護下,我心安理得地收下了他扔進我抽屜里的6000元錢。
“從這以后,我一發(fā)而不可收。一次,有個親戚找到我,說他的一個同學想買些股票。我說:‘叫他來嘛!結(jié)果,我沒有麻煩前面柜臺,就自己開了成交單,幫那個人買了1400多股(現(xiàn)拆成140000股)電真空。過了幾天,那人到我家來,拿出10000元給我。我從來沒有拿過這么多的錢,說:‘這么多怎么行?他說:‘大家開心開心!后來我才知道,他當時連股票的邊都未沾,就拿到了30000多元的介紹費。
“我前后共收受他人賄賂20000元。為此,我因受賄罪被法院判處5年徒刑。這真是咎由自取啊!”
透支,投機的土壤
透支這個艱澀的話題已經(jīng)長久地困擾著上海股市——極少數(shù)證券商違背有關(guān)法令,允許“特殊股民”以資金卡上的少量資金放大100倍甚至于500倍進行股票炒賣。這種巨額透支無疑是股市危險的黑洞。
1993年6月18日,中央緊縮銀根政策出臺前夕,上海有關(guān)方面擬查處透支現(xiàn)象,某證券機構(gòu)大戶室里出現(xiàn)了如下一幕,
下午2點剛過,證券公司一位小姐悄悄地把透支的大戶喚到辦公室。不詳之兆!大戶們頓時有了反應:要平倉了!要限時平倉了!頃刻間,大哥大、BP機、電話忙作一團。透支越多的大戶越忙,那緊張頹唐的情景就像一個個舊政權(quán)的官員到了兵臨城下的地步。
果然,幾分鐘后,被喚去談話的大戶們回來了:最后通牒,收市前平倉。“赤條條來赤條條去了!”一位大戶癱坐在沙發(fā)上喃喃地說。
3點30分,“大限”已到,大戶室里的平倉也結(jié)束了。十幾名昨日的大戶此時變成了徹底的“無產(chǎn)階級”。但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因巨額虧損倒欠證券公司十余萬甚至于幾十萬的大戶們臉不改色心不跳,若無其事地告別了大戶室。
這十余萬甚至于幾十萬的欠款怎么辦?對于工薪階層而言,怕是幾輩子都還不清了??墒潜沉艘黄ü蓚耐钢Т髴魝儾⒉恍慕埂阕C券公司敢告我嗎?到頭來,你違章提供透支金額的證券公司必然成為連帶被告!你經(jīng)辦人員能對我怎么樣?平日里,沒有我們這些敢為你“兩肋插刀”的“哥們兒”幫你,你能冒險讓我們“空麻袋背米”嗎?
看來,面對帳面上的紅字,斗膽搞透支的證券商只能扼腕自嘆,牙齒打落往自己肚里咽了。這證券公司的帳面如何軋平?真讓人揪心!
鋌而走險的證券交割員
1993年8月,一位因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公款210萬元幫助客戶透支炒買股票的證券公司交割員丁某被推上了審判臺,他將在監(jiān)獄中度過10年漫長的時間。
1991年7月,時年22歲的丁某從上海金融專科學校大專畢業(yè),分進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信托咨詢公司嵩山路證券營業(yè)部工作。當時,正值上海股市大潮初起,面對柜臺內(nèi)外每天都在傳遞的“炒股發(fā)財成百萬”的金色的神話,他按捺不住了。一種強烈的失落感困擾著他,他感覺自己太窮了,他也想在股海中瀟灑走一回,搶個金娃娃。
按照上海的有關(guān)規(guī)定,“證券公司的工作人員不得參與客戶股票買賣”,顯然,他不可能直接炒股。怎么辦呢?你有政策,我有對策。他決定“曲線炒股”了。
不久,大戶S的炒股代理人B與他達成了“三方聯(lián)手協(xié)議”,由B斥巨資,公開出面,跑道暢通的丁暗中為之代理炒買股票,所得利潤,他與B都有份。果然,占盡天時地利的他旗開得勝。一次次漂亮的操作,使聯(lián)手的三方都大得實惠。也難怪,在股票供不應求的1991年下半年,“買到股票,穩(wěn)賺鈔票”是上海股民人所皆知的道理。
1992年5月,上海股市全面放開股價后,新股不斷上市,股市風險明顯增加了。緊接著,上海股市陷入了股價狂跌的熊市。到1992年9月,大戶S已經(jīng)虧損30萬元了。S自然揪住丁不放。S要挾他說:“要么繼續(xù)為我代理炒買股票直到彌補全部虧損;要么就去告發(fā)你!”至此,他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
在S和B的要挾下,丁于9月16日在“代理買賣股票并在同年10月追回全部損失”的協(xié)議上簽了字。是夜,他徹夜難眠:股市風險叵測,憑有限的資金,要在1個月內(nèi)穩(wěn)贏30萬元,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怎么辦?后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他開始鋌而走險……
利用證券公司管理上的不足,擔任交割員的他耍起了小聰明。他繞過驗資及受理委托等業(yè)務環(huán)節(jié),采用“飛過?!钡氖址?,直接填寫委托單,并擅自向交易現(xiàn)場申報,此時,大戶S的資金帳戶上已空空如也了,但他仍占用公司巨額資金為S透支大量買進股票。股票成交后,他又悄悄地抽出有關(guān)憑證,拖延交割,期待股價上揚后拋出。到10月底,他不僅沒能為S追回30萬元的損失,相反還占用本公司資金210萬元。
11月初,在上海股價處于最低谷的時候,完全失望了的他終于在家人的陪同下向有關(guān)方面投案自首。至此,不能不生發(fā)出這樣一個問題:假若他的210萬巨額透支投入在股價節(jié)節(jié)攀升的牛市,“三方聯(lián)手”會不會“東窗事發(fā)”呢?說不準上海股市又會多出個“丁百萬”哩!
“消息樹”上有財源
有人說:股市的成功與擁有“消息樹”有關(guān),誰擁有確切的利好、利空、機構(gòu)動作等消息,誰就將與金錢共舞。
“F2功能鍵”曾經(jīng)是上海股市大戶的金鑰匙,其全稱是“股市逐筆交易實錄”,是大戶室所擁有的特權(quán)?!癋2功能鍵”的調(diào)用,能隨時獲得股市重要信息——每個證券機構(gòu)都有自己的帳號,拋多少,買多少一目了然。1993年春節(jié)以后,迫于中小散戶的壓力,“F2功能鍵”取消了。但是,股市大戶們對消息的渴望并沒有“取消”。
按照股市“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任何股民對股市信息的享用應該是平等的。但是,在股市實際運作中,常常表現(xiàn)出不平等:
——有關(guān)上市公司的增配股方案在未經(jīng)董事會討論和管理層批準之前,就已經(jīng)在悄悄地傳遞。
——有關(guān)異地批準在上海上市的公司名單是保密的。但是,在與證券公司密切接觸的人士中,這又成為公開的秘密。
——1993年8月,一位大戶公開聲稱:“誰能為我提供××公司確切的財務報表,我以2萬元酬謝!”
股市信息源上也存在著黑洞!可惜,教訓往往是事后總結(jié)的。
嚴格“規(guī)范”需要強化一種社會氛圍
有消息表明,中央關(guān)于整頓金融秩序,加強宏觀調(diào)控的措施推進以來,上海金融證券界落網(wǎng)的犯罪分子已經(jīng)達到兩位數(shù)。
1992年下半年,上海偵破一起挪用、騙取巨額公款的重大罪案。36歲的案犯鄔偉珉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先后向中國人民建設(shè)銀行上海市分行營業(yè)處信貸員徐××、交通銀行上海分行外匯進出口部副經(jīng)理朱××等行賄總額價值人民幣15000余元,致使徐、朱等利用職權(quán)違反規(guī)定向鄔發(fā)放貸款470萬元,鄔并與徐內(nèi)外勾結(jié),挪用銀行貸款500萬元人民幣炒賣外匯從中營利,使國家蒙受巨大經(jīng)濟損失。此案在金融系統(tǒng)引起較大震動,有關(guān)領(lǐng)導指出:目前銀行信貸存在嚴重的漏洞都已從中反映出來。問題要真正找出教訓。信貸,信貸,“信”哪里去了?他們要求有關(guān)部門舉一反三,堵漏健制,徹底改變失控和混亂的情況,有力地促進金融改革的深化。同樣,要填平股市的黑洞,不僅金融證券部門要汲取教訓,迅速扭轉(zhuǎn)局面,真正取信于民,社會各界也要強化“規(guī)范”意識,強化法制觀念,為減少并最終杜絕“職務犯罪”而營造一種強有力的社會約束力。揭露股市的“職務犯罪”不僅不會影響并損害中國股市的信譽,反而會使其在勇于批判自我的過程中不斷地健全和完善,進而更加贏得人民的信賴。
今天,沒有哪一種經(jīng)濟載體比股市更為熱門了!股市建立伊始,奉行的便是“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這次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整頓金融證券市場秩序,打擊“職務犯罪”,反映了政府保證股市健康發(fā)展,保護股民利益的決心。我們相信,中國的股市決不會因為個別“黑洞”而裹足不前。相反,填平“黑洞”,消除陰影,更有利于它的健康運作。
股份制改革是中國改革開放偉業(yè)中的“火山實驗室”,只允許成功不允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