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春
不久前,我參加了婦聯(lián)舉辦的心理咨詢工作,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其中有一種類型的女性著實讓我吃了一驚。
她們都是生意場中的佼佼者,職務大抵都是經理或老板,是那種通常被稱為商界強人的女人。她們牢牢把握住市場經濟所賦予的機遇,靠自己的智慧和干勁獲得了成功。她們大抵才干超群,談吐不凡,在生意場中叱咤風云,處變不驚,比男人還要堅強。她們大把大把地花自己的錢,住著自己的房,開著自己的車,別人終生企盼的東西,她們似乎輕而易舉就得到了。她們令下屬敬畏,令對手嫉妒,令女人羨慕,令男人慚愧。
然而,她們卻拖著疲憊的腳步,來到我們這里求援。無意間,我發(fā)現(xiàn)了她們的那一面。我沒有料到,當她們那刻意修飾的外殼褪去,當外界加在她們頭上的炫目光環(huán)消失,呈現(xiàn)在我面前的,竟是一個個充滿痛苦、充滿困惑、充滿掙扎的內心世界。
“除了父母,世界上有沒有可以信賴的人?”
一年多以前,22歲的畢小姐剛剛走出大學校門,帶著未脫盡的稚氣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承包了一家半死不活的服務公司,統(tǒng)領著年齡都比她大的公司員工,在商戰(zhàn)中顛簸沉浮。
很快,她將公司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全體員工從最初又臟又破的辦公室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寫字樓。在別人眼里,畢小姐有經營奇才,她的同學和朋友對她所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無不報以贊嘆。
她卻對我說:“我想離開這所謂的成功,走得遠遠的。我活得太累了?!?/p>
“你這種沮喪的情緒,也許是獨自撐持公司,勞累過度所致?!蔽野参克f。
“不,”畢小姐使勁搖了搖頭,“我指的是心靈的損耗。我對周圍的人徹底失望了,包括我自己。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可怕的事情:現(xiàn)在人人都在相互利用,相互欺騙。我被別人騙過,我也騙過別人。這種相互傾軋、相互防備的生活,我過夠了。別人夸贊我的成功,可是我心里清楚,我的成功不是干干凈凈的……”
“我唯一可以信賴,可以說真心話的就是我的父母,可是,他們不能理解我。我常常摟著我媽嘻笑打鬧,我媽說我是瘋丫頭,有點不正常。我只有摟著我媽撒嬌的時候,心里才會放松、舒坦。這大概是我的生活圈子里太缺乏親情和關懷。我曾想尋找一個不會算計我的人,我能靠在他肩上喘口氣,可是……”
承包公司時,畢小姐結識了一位“張哥”。他風流倜儻,能言善辯,發(fā)誓說他要無私地幫助畢小姐。果真,他利用自己的關系,幫畢小姐在生意場中邁出了關鍵的幾步。畢小姐開始傾心于他,把他引為知己,雙雙墜人愛河。這位“張哥”有一位“張嫂”,在畢小姐把身心都交給他之后,他發(fā)誓一定要離開他那位渾身上下小市民氣的“張嫂”??墒?,當畢小姐要他兌現(xiàn)諾言時,“張哥”反悔了。
“何必那么認真呢。我不是幫你賺了一大筆錢嗎。我?guī)椭四悖銤M足了我,這就夠了?!薄皬埜纭崩淅涞卣f。
畢小姐傷心之至。她竭力撫平心靈的創(chuàng)傷?!昂冒?,你耍了我,我也利用了他,大家打了個平手?!敝挥邪炎约罕M量往淺薄庸俗處想,她才能得到些微的慰藉。
畢小姐對我說:“我有時真想跟人談談心中的苦悶,可是剛一開頭話就咽回去了。我不需要虛情假義的同情。那些假門假事關心你的人,很可能想從你這里得到什么。”
我問她:“你現(xiàn)在還在尋找愛情嗎?”
她說:“當然??墒?,自從被欺騙之后,我已成了驚弓之鳥。我不知該怎樣度過這段精神危機?!?/p>
“帶苦味的愛情我是拋棄,還是接受?”
艾女士是一家私營公司的老板,已過而立之年,仍然待字閨中。兩年前,她與意中人開始了穩(wěn)定的同居生活。盡管艾女士不乏追求者,她還是把愛傾注在他一人身上。她期望著有朝一日,她和他能奏響婚禮進行曲。
然而,艾女士的夢想快要破滅了。兩個月前,她偶然得知,他有一個維持了4年關系的“小蜜”,倆人經常背著她雙雙出入酒吧、歌廳和夜總會。艾女士憤怒地質問他:“你為什么欺騙我?”
他說:“我并沒有存心欺騙你。在你之前我們已經好了兩年,后來鬧崩了,就在那個時候結識了你,現(xiàn)在我們又和解了,消除了誤會?!?/p>
這種解釋把艾女士鬧糊涂了。她本來是受欺騙、受捉弄的一方,按照他所說,倒是她成了攪亂別人感情生活的第三者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艾女士追問道:“我們兩個人你只能選擇一個,你到底是愛她還是愛我?”
他并不情愿作出選擇?!澳銈儍蓚€我都愛。她身上有某些你缺乏的東西,而你能給予我生意上的幫助。我不能虛偽地向你許諾,你是我唯一愛的人,但我確實真心愛你。如果你不接受我的愛,我不會阻攔你。請相信我,我決不會主動離開你,除非你離開我?!?/p>
艾女士感到了這種“通情達理”中潛伏的冷酷。她知道,倘若她走開,至多給那位紳士留下一點點回憶,他會依舊瀟灑,依舊春風得意。而他絕情而去,她一定會感到自信和自尊掃地無存,且終生刻骨銘心。無奈,艾女士選擇了忍耐。
忍受這種帶苦味的愛情所帶來的痛苦,比艾女士預料的嚴重得多。她畢竟是掌管一家公司的老板,事業(yè)有成,個性極強,自信十足,很難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她所忠誠的男人對她不忠誠。她反復地問自己,為什么像我這樣聰明能干、外貌漂亮的女人,竟得不到一份最投入、最完美的愛情呢?
艾女士決計向現(xiàn)實屈服。她問他:“我想知道,你心靈的天平往哪邊傾斜?”只要他確認愛她要比愛另一個女人多些,她就會得到點滴的安慰。
他是這樣回答的:“我怎么對你,你還不明白?自從我和你認識以后,畢竟是你而不是她天天睡在我的床上,你還想要什么?”
一股屈辱感涌上艾女士心頭。為了感化他并最終得到他,她強忍住自己拂袖而去的念頭。
從此,那位紳士按照艾女士的要求,把他與另一位女人的每一次約會,每一個電話都詳細告訴她。同時還告訴她:他對那個女人隱瞞著他與艾女士的關系。“因為你比她想得開,你更堅強,更獨立,更成熟,更像現(xiàn)代社會中的女人,更能理解現(xiàn)代人的情感。”
艾女士承受著他對她的“堅強”“現(xiàn)代”的品評和“更、更、更”的贊譽,心里卻在流血。他每一次向她通報他與那個女人的交往,就像是在艾女士流血的傷口上撒一次鹽,而艾女士還要微笑著,裝出大度、寬容的樣子。
假如她是一個浮淺的女人,想從男人那里獲得金錢和物質上的滿足,也許她不會感到如此痛苦,因為她可以用美貌作利器。假如她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她可以找親友和同事哭訴一番,以排遣心中的困頓,甚至向他哭鬧一場亦無傷大雅。她覺得自己那樣做有失身分,因為她是和他平起平坐的老板。
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兩個月,艾女士終于忍受不住心中的煎熬,向我們傾心訴說。交談過后,她表示愿意接受咨詢機構的勸告,借著去南方談判生意的機會離開他,獨自生活一段時間。這樣,有助于她審慎地考慮這種畸形的戀情,也許她會以全新的眼光來判斷她癡迷的那位紳士。
我不知道她的結局如何。我想,不管她黑暗中如何獨自流淚,當她走進自己的寫字間面對下屬時,她依舊會顯示出得體的言談舉止,用不容置疑的口氣指揮她的“商業(yè)兵團”。
“我這是現(xiàn)代派,還是變態(tài)?”
席女士精通3門外語,不到30歲就擔任了一家外國公司駐華機構的主管。她對我說,她是個絕對“現(xiàn)代派”的女人,性伙伴多得連她自己都記不清。
“對我來說,男人們沒有什么差別,他們就想干那種事。我記得鄧肯好像說過,女人與不同的男人做愛,就好像是聽不同的作曲家的音樂,如果一生只聽一種曲子,那就太乏味了。我很贊同她的觀點?!?/p>
接著,席女士向我介紹,她每月拿雙份工資,一份是美元,一份是外匯券。她獨自住著一套兩居室的樓房,還擁有一輛轎車。她穿的時裝都是從國外買的,每月至少要去蒙尼坦美容一次。
我對她的炫耀毫無興趣。席女士來到咨詢機構,總不至于是來吹噓自己的高消費和人生哲學吧!
漫無邊際地交談了20分鐘之后,她才向我道出她內心的苦惱。
10年前,她在學校里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在家里是個孝順的好女兒。大學畢業(yè)之后,她考進了這家外資公司。公司的老板,一位40多歲的意大利男人,對她頗有好感,經過了幾次酒吧約會和郊游,她決定接受意大利老板的追求。
“我并不愛他。只是那時大家都想出國,都想嫁老外,我也免不了受這種潮流的影響。”
這種“中外關系”維持了將近兩年。有一天,總公司來了調令,要把她的老板調回意大利。臨走前,老板淚流滿面地答應她:3個月內與意大利妻子離婚,然后返回北京與她成婚,再辦移民手續(xù)。
3個月過后,她等到的是一張5000美元的匯票和一封絕交信。她認為這個打擊她可以承受,但是受不了公司中國職員看她的眼神,一半是嘲笑,一半是“憐憫”。
這件事以后,席女士沉寂了一段時間。但她很快又活躍起來,開始了豐富多彩的“交友”生活。也許就在這段時間,她漸漸形成了她稱之為“現(xiàn)代派”的觀念。
“我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我不用擔心回家晚了沒人做飯,沒人接孩子,不必看男人的臉色行事。在我這里才真正實現(xiàn)了男女平等。我甚至還像男人包‘雞那樣包過男友呢。不過很別扭,男人拿了女人的錢來侍候女人,他心里是什么滋味?一臉的虛假?!?/p>
“這就是你所說的現(xiàn)代派嗎?”我嚴肅地問席女士。
席女士低下頭,沉吟著,向我說出促成她來咨詢的一件事。幾天前,跟她幾度春風的一位新男友,約她和幾位朋友一起吃飯。她提前一會趕到飯店包間,在雅座的門口,她聽到那位曾表現(xiàn)得極為多情的男友,正對著狐朋狗友胡吹他與她做愛的細節(jié),并且鼓動他們都與她“嘗試嘗試”。
她頭“嗡”地一下,呆呆地站在那里,心里不住地說:“我算什么呢,我算什么呢……”
看得出來,席女十在敘述這件事時,盡量克制著自己的情緒。
我對她說:“這件事是你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方式的必然結果。你以為,你將和男人的關系限制在純粹的性關系界域之內,你就能保持自己的感情和自尊不被傷害,可是實際上則更深地傷害了自己。我以為,也許這件事對你是好事,它會促使你對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準則進行反省?!?/p>
席女士點了點頭。
在咨詢活動中,這些姐妹把我當成了知己,向我傾訴,向我討教,使我感到很惶惑。她們所遇到的沖突和苦惱,何嘗不是當今每個稍有自我意識的女性同樣解不開的心結呢?我得承認,咨詢機構并沒有使她們滿意而歸,因為一時半會兒我們難以替她們找到現(xiàn)成的、比較圓滿的答案。
答案也許就在洶涌澎湃的生活潮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