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國杰
一
“黑色七月”中我敗下陣來,和一些命運相同的學子一起進了補習學校,成了“高四”學生。
蕭瑟的秋風吹不散籠罩在心頭的愁云,明媚的陽光照不亮心中失敗的陰影,眼望天空中飄蕩的白云,我的心感到陣陣惆悵,看著墻上紅得耀眼的喜報上一所所令人羨慕的大學校名,多希望校名前面那幸運的名字是自己!正是由于這種渴望,使我每天在家和學校之間做一天三個周期的擺動。我時刻沒有忘記落榜后自己再整旗鼓的雄心,沒有忘記自己在筆記本上寫下“人生能有幾回搏”時壯志未酬的心情,更沒有忘記從父母手中捧過那厚厚一沓補習費時心里的酸楚與不安,那不僅是父母的血汗,更是他們沉甸甸的希望!
高三學習緊張眾所周知,“高四”就更不用說,每天匆匆趕到學校,常常是一坐兩節(jié)課才到外面去望一望空曠的藍天。冬天腳凍麻了,我們就在窄窄的走廊上排開,像一排小麻雀一樣沐浴十分鐘的陽光。常常有男生粗著嗓子唱上一句:“我已是日漸地消瘦,你叫我何去何從?!睙o論是摸底考試、質量檢測,還是單元過關,仿佛每一道題目都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引誘我們“上當受騙”;每一份試卷都是一張布滿明溝暗壑、陷馬坑和絆馬索的天羅地網(wǎng),等待我們去沖去闖!這足以使人殫精竭慮腦汁絞盡,因此補校的學生從不操心減肥。
二
每當清新的風透過不大的窗口吹在我的臉上,每當樹上的綠葉飄飄蕩蕩落在我的窗前,每當小鳥在外面的樹上無憂無慮地歡唱,寒窗下的我便問自己:這就是我19歲火紅的青春?每當夜幕降臨,我攤開那被我翻得痛苦不堪的課本,疲憊的眼睛透過厚厚的鏡片望著萬家燈火,聽到遠處飄來“這樣執(zhí)著究竟為什么”的歌聲時,我便會在心里大聲回答:為了尋找打開命運大門的鑰匙,為了尋找那曾失去的橙紅色的大學夢!
為了讀書,喜愛的雜志離我遠去,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不再屬于我。當然假日補課要交補課費,1米75的我不得不向父母伸手,父母總是語重心長地將我早已爛熟于胸的話重復一遍。畢恭畢敬的我“始作羞愧狀,復作聆聽狀”。最令我感到難堪的是落榜后總有人對我表示“關心”,或是信口開河地勸勉幾句,不管我是否已羞愧滿面,或是在我上學放學的時候用同情的目光送我扛著個大書包低著頭逃也似的走。
新年將至的時候,我們補習生就能“享受”一項特別的“待遇”:考上大學的昔日同窗便會用印有大學校名的信封包上一張明信片,用印有校名的信紙寫封鼓勵信寄過來。不用看就知道無非是寫著“祝新年快樂,高考成功”之類的話。曾幾何時,我們朝夕相處,寒窗共讀,如今卻是“人各成,今非昨”。手捧來信,心中別有一番滋味。老師看透了我們的心思,不失時機地在黑板上寫下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的字。緊鑼密鼓聲聲催。
學習是清苦的,但心靈上的寂寞更讓人難以忍受。教室里沉悶的空氣和同學那一張張冷漠的面孔,無不使人感到壓抑。這里沒有體育課,沒有班干部,沒有聯(lián)歡會,沒有……有的只是單元過關考試和那使人欣喜或使人尷尬的成績。同窗一學期,互相不知道姓名的人大有人在。人人都知道補校只是個跳板,過了高考就“樹倒猢猻散”了。
三
太陽一天天升起又落下,日子一天天走過來又走過去,平淡得使人分不清昨天今天和明天,只有校園里小黑板上那一天一改的“離高考還有××天”的警鐘牌告訴我離那“黑色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一位師兄說:春天到來的時候,各種高考信息也就到了,官方的,地下的,雖說都含糊其辭神秘兮兮,咱們都得注意聽,官方的是權威,“民間秘方”也能治大病。天!我聽了心中好緊張。
“高四生”的學習是緊張的,但我們的生活是充實的,我們勞累,我們用辛勤的汗水播種希望,以自己的努力面對競爭。我不再幻想前途是平坦的,我不相信路上只有我一個人在苦苦尋求。為了能在今年的“黑色七月”中擁有一顆深情的太陽,為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和母親的微笑,我寧愿忍受這份寂寞,飲盡這份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