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心,人皆有之,青年人尤甚。關(guān)鍵只在于如何達致成功之彼岸。
古人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欲得大成功、大名望,亦同此理,只在“有道”耳。
或曰:何謂有道?答曰:不憚于“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勤懇不輟,發(fā)憤所為,而得成“正果”者。反之,不勞而得,橫竊暴掠,即謂無道。
無道者,種類繁多,其他暫且不論,單說本刊去年“新星系”之詩歌欄目,竟連續(xù)數(shù)期有文抄公作祟,既蒙騙了編者與讀者,也損害了作者的正當權(quán)益。為正視聽,亦為警戒那些肆行無忌之無道“抄公”,現(xiàn)通告如下:
去年8期本刊所載《焦裕祿》一詩系殷秀祥自編輯家中剽竊夢遲的同名詩作。在事發(fā)后寫給本刊的悔過書中,剽竊者也只是輕描淡寫一句“自己做了一件不太好的事情”而已,其文德淪喪于斯,足可居于《文壇丑聞大觀》之列;
同年11期《闖入高原》一詩系王寧濤摘抄自布丁的同名散文詩,原作曾刊于1990年7期《新一代》雜志,王詩煞費苦心,將原作剔骨抽筋,重新組合編排一番便算“大功告成”,然機關(guān)算盡,終難掩其“抄公”嘴臉;
同年12期《沉默》一詩系徐衛(wèi)東抄襲自綠音的詩作《憶》,原作曾載于1986年4月23日菲律賓《世界日報》——文抄公不僅在國內(nèi)“縱橫馳騁”,且已抄出國門,抄向世界,也稱得上是“抄”膽包天了……
“抄公”迭出,編輯部教訓(xùn)甚巨,為讀者計,編輯之責(zé)任心亟待加強。此次通告出臺,得之于作者布丁、夢遲和熱心讀者吳茂華等的來信,本刊謹表謝忱!也希望廣大青年朋友在窺見文抄公的蹤跡之后,及時示明,本刊一旦查實,即張榜公之于眾,以使有道者安于其道,無道者顯露嘴臉——既有讀者口誅于前,本刊筆伐于后,又有《著作權(quán)法》金盾高懸,任是何等文抄之徒,亦不敢再存丁點僥幸之念。茍如此,文壇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