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0日,在迎亞運300天治理環(huán)境義務勞動總結大會上,北京的團干部們對亞運會義務服務總隊所體現(xiàn)的三色旗精神作了這樣的總結和概括:
“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為國分憂、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挑重擔、不怕困難的艱苦奮斗精神;團結合作、互助友愛的社會主義大協(xié)作精神。”
在場的萬嗣全同志拍手稱好,興奮地說,這哪止是義務服務人員總隊的精神,而是全部迎亞運工作所需要的可貴精神財富!不久,“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團結協(xié)作,爭創(chuàng)一流”的迎亞運精神應運而生。
幾年前,當人們感嘆世風日下,青年人的精神支柱嚴重傾斜的時候,北京的團干部們就開始抱定一種信念,要在青年工作的實踐中,逐漸地建立一種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他們進行過無數(shù)次的嘗試,也曾有過失敗和教訓。當亞運會的機會展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深深感到良好的時機和深刻的挑戰(zhàn)是同時向他們展開的。如何把握好這個時機?如何將一種精神與青年的生活實際、思想實際結合起來?
他們在成立亞運會義務服務人員總隊的基礎上設計了三項大型系列活動。一是以迎亞運300天,“為祖國爭光,為亞運奉獻”為主題;二是以迎亞運200天“學雷鋒,樹新風,迎亞運,作貢獻”為主題;三是以迎亞運100天“學雷鋒,樹新風,迎亞運,比貢獻”為主題。三項活動體現(xiàn)出這樣的原則:
一、愛國主義是亞運精神的核心,把迎亞運中的各項實際工作與愛國主義的精神實質(zhì)結合起來,并把愛國主義的具體內(nèi)容體現(xiàn)在為祖國的繁榮與富強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之中。
二、把亞運精神與恢復和建立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結合起來。通過學雷鋒,通過各種實踐教育活動,把在青年中曾出現(xiàn)過的道德觀念、禮貌習慣的空白填補起來,把我們民族的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在青年的行為中得到確立和弘揚。
三、把亞運精神與青年的實際生活、人生思考結合起來。幫助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接觸人,接觸社會,接觸世界,在接觸中主動地學習生活,思考和選擇人生道路的正確方法。
當北京的團干部們談起亞運精神的時候,當我們了解到那些大型系列活動在青年和首都廣大群眾中所引起的強烈反響時,我們深深感到:精神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更不是坐在辦公室中冥思苦想的結果,它是由人的活動創(chuàng)造的,是時代所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