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允科
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們的喜劇片很不景氣。是我們的民族缺乏幽默感?是生活中找不到可供鞭笞、嘲笑的素材?……不是,是一些喜劇片脫離生活,靠廉價的噱頭與誤會嘩眾取寵。觀眾已看膩了?!逗?!哥們兒》則另辟蹊徑,從現(xiàn)實生活中擷取綠葉鮮花,向觀眾搖曳芬芳。它的突出優(yōu)點就是讓觀眾暢快地笑過之后感覺情節(jié)可信,從而才有興趣去咀嚼、聯(lián)想、對照、自譴、覺悟
請看:沒文化的海子把“余愛淼”錯讀成“余愛水”,險些賠償收信人的經(jīng)濟損失;花180元邀請父母到高級餐廳擺譜兒吃西餐,結果倒惹得勤儉的雙親一頓怨;最出色的一場戲是在垂柳依依的河畔,海子自鳴得意地念情書,錯字連篇,同樣沒文化的東佳竟聽得舞之蹈之,為心上人這篇“鎮(zhèn)了東城區(qū)”的大作心花怒放!——這些情節(jié)沒有夸張,全是觀眾習見的生活怪象,只不過給以典型化的表現(xiàn),結果觀眾席上笑聲不斷——并非哄笑編導者的拙劣,而是發(fā)自胸臆的、對海子、東佳們文化貧乏的嘆惋與自我暗比。
《嘿!哥們兒》的成功在客觀上符合當今觀眾的審美心理。一曰動情:對人生的熱愛與向往,影片中老少婦儒青壯皆有。沸騰的變革時代,使人深知科學知識的重要。交400元學費也心甘的海子父母,就是時下“望子成龍”夫婦心態(tài)的映照。二曰崇仰:盡管社會風氣未臻完善,然正義、勤奮、堅強,仍為大多數(shù)青年所崇尚。肖彪高考落榜,又失去吳雪潔的愛,但他不甘沉淪,蔑視偏見,賣起烤羊肉串,并終于憑自立自強考上民俗學研究生。三曰怡神:凡娛樂片,尤其是喜劇片,必須滿足觀眾的這一心理要求。海子笑口常開,東佳稚氣可愛,肖彪披起阿拉伯長袍招徠顧客,那抑揚頓挫的叫賣聲都令人心曠神怡。近期,《三十層樓上》《土裁縫與洋小姐》《小小得月樓》《溫柔的眼鏡》……這些宣稱喜劇實則鬧劇的影片觀眾寥寥,為什么?喜劇片自建國以來,動輒挨極左大棒的橫掃,于是歌頌式喜劇應運而生,結果患下重疾—喜劇不喜,根子在于拋棄了喜劇片的特殊要求、特殊規(guī)律。而《嘿!哥們兒》卻順著現(xiàn)代人們的審美心理,從真正的人物性格、人際關系、生活實際出發(fā),充分調動了喜劇性手法。
成功地塑造喜劇人物海子,是《嘿!哥們兒》勝于其他“喜劇片”一籌的要素。善良、活潑、然而討厭學習的海子,是現(xiàn)實生活中蕓蕓眾生里的一個不起眼的小伙子。但他的性格中頗有閃光的東西。頑少來尋釁,肖彪去對付,他也揮拳虛擲,動作可笑,卻顯現(xiàn)了他行俠仗義的可貴,也為東佳“服”他埋下伏筆。這里還應該指出,仲星火、李婉芬、周里京、呂涼、呂麗萍等新老影星薈萃一堂,表演輕松自然,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喜劇群體,很為影片增色。我認為,重視挖掘喜劇演員的表演才能,亟待提到日程上來。不客氣地講,粉碎“四人幫”以后創(chuàng)作的喜劇片中,老演員如張雁、仲星火等,雖寶刀不老,終歸人少,而年輕的笑星也就陳佩斯等數(shù)人。忽視喜劇片新秀的培養(yǎng),是我國喜劇影片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設想,“中國的卓別林”們涌現(xiàn)之時,還會出現(xiàn)《三寶鬧深圳》那樣的劣片嗎?
符合生活邏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嘿!哥們兒》的顯著特色。用編劇彭名燕的話說是:“這部喜劇,很少誤會巧合,也無強烈的假定性,完全是生活流動的軌跡?!钡罨坏扔谄降W訉πけ刖粗杏形?,對東佳敬中有愛,甚至是溺愛。他的感情流露,不乏內在的“電流”觸發(fā),從而賦予角色特殊的魅力。應該表揚海子的扮演者呂涼,他時時牢記海子的身分,從不故意擠眉弄眼,而是始終注意海子感情的有層次遞進,讓觀眾去思索。海子的可笑中蘊含著無知的可悲,這就引觀眾走向對社會原因的思索。
盡管《嘿!哥們兒》成績顯著,但離“突破”尚有一定距離。在處理肖彪這一人物上,編導硬讓他“考上研究生”,似乎金榜題名才有價值,便流于陳腐了。魯迅先生說:“喜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蔽乙詾椤逗伲「鐐儍骸贰八浩啤钡眠€不徹底。我國喜劇片創(chuàng)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對現(xiàn)實矛盾的開掘淺嘗輒止,在笑的背后,缺乏發(fā)人深思的東西。當然,僅就用笑來否定喪失現(xiàn)實合理性的事物,用笑來贊美順乎歷史潮流的新生事物而言,《嘿!哥們兒》較好地將喜劇性同當前的社會歷史認識價值相統(tǒng)一,在我國喜劇影片的創(chuàng)作上邁開了堅實的一步?!逗?!哥們兒》在相當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對喜劇的要求,幫助觀眾“把陳舊的生活形式送進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