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恩
在開放和改革進程中,認真了解青年的思想現狀與變化,從實際出發(fā),改善和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培養(yǎng)一代“四有”新人,是新時期青年工作的中心課題。本刊從這一期起,將連續(xù)發(fā)表“上海市青年現狀調查”,請讀者注意。我們歡迎更多的同志關注這一課題,并發(fā)表意見。
——編者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邁步之后,上海140萬青工在想些什么?追求些什么?
關心企業(yè)內部改革,希望加快改革進程,但部分青工往往以個人得益多少來衡量改革的意義和得失。
據1985年對上海手工、儀表和公用事業(yè)等局的調查,“本企業(yè)責任制的試行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廣大青工最關心的問題。工業(yè)局6,000名青工中,75%的人認為企業(yè)改革“為自己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收入”,贊成“拉開分配檔次”。在企業(yè)改革“四配套”試點單位上海無線電二廠,占一線職工80%的青工1985年已加過兩次工資,月增資額為25元,全年獎金額也比水平較高的1984年增長了280多元。這就極大地調動了青工們的勞動積極性,該廠1985年產值突破一億元,利潤為2,300萬元,和1984年相比翻了一番。
廣大青工不僅是改革的擁護者,而且也是企業(yè)改革中最活躍的因素。據對寶鋼、石化總廠等十幾家大型企業(yè)近千名青工的調查,47%的人贊成本企業(yè)正在進行的改革,但同時還有40%的人認為“應當加快步子”。他們希望企業(yè)內應當繼續(xù)改進的問題有:“完善管理秩序”,“提高經濟效益”,“徹底改變人浮于事、機構臃腫現象”,“保護職工求學、增資等正當權益”,“進一步發(fā)揮工人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隨著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青工從原來只關注單項改革,開始轉為十分關心綜合性改革。1985年下半年“本市青年最關心的三件事”專題調查結果表明,50%的青工認為整頓黨風黨紀、理順物價體制是改革過程中的重要問題,60%的青工認為加快市政建設,解決住房困難、交通擁擠問題是改革面臨的首要任務。
但是,相當一部分青工往往局限于從個人眼前收益來認識、衡量改革的意義和得失。如部分青工對黨代會實現新老交替這一重大干部體制的改革不太關心,認為“不管誰當家,只要不漲價,就是好當家”,
志在崗位建功立業(yè),愿有更多參與機會,但部分青工缺乏足夠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思想準備。
據市建工、手工、公用事業(yè)局的調查,75%的青年認為“本職崗位是實現理想的最重要途徑”。同時,青工的參與意識正在增強。上海航天局各企業(yè)職代會青年職工代表僅占全局職工代表總數的20%,而青年占全局總人數的36%。不少青工強烈要求改變這一現狀,希望更多地了解企業(yè)的遠景規(guī)劃,經營管理和改革的方案、措施。據機電一局調查,青年們在回答“你認為企業(yè)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時,90%的人認為是“管理太差”,“經濟效益低”,“人浮于事”。這個局的青工正是本著主人翁的精神,1985年以來共創(chuàng)造了七千多項“五小”(小創(chuàng)造、小發(fā)明、小革新、小建議和小竅門)項目。青工的參與意識在一些集體企業(yè)表現得更加突出。在多靈公司,占職工總數80%的青年們在回答“您對目前從事的工作所取的態(tài)度是什么”時,回答“力爭最佳成績”和“盡力而為”的占88%。在回答“是否有興趣參加本廠的生產管理和改革”時,77%的青年認為“這是自己的權利,有興趣參加”。他們當中67%的青年在生產中經常出主意。
值得注意的是,青工中這種參與意識還表現了一種進取心。在“如果企業(yè)需要您出來挑大梁”這項調查中,61%的人表示“很樂意”,而表示“不想干”或“不愿干”的僅占24%。在“當您處于與人競爭的地位時您將如何”這項調查中,回答“根據自身條件盡力而為”的占63%,回答“盡管自身條件差也要努力去爭”的占35%。他們說:“有競爭才有活力,有風險才有動力?!?/p>
另一方面,部分青工尤其是年齡較小的青工對職業(yè)的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和社會地位斤斤計較,艱苦奮斗的思想準備不足。本市紡織局、建工局和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招工不足,而模特兒招聘卻盛況空前。究其理由,除了認為那些單位“基本工資偏低”、“福利待遇不高”外,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單位的“工作太辛苦”,而“模特兒工作輕松、愉快”。文化學習目的欲望仍然強烈,技術業(yè)務的提高漸覺重要,但工學矛盾突出。
1985年就讀于上海市各類成人教育學校的青工人數達到100多萬。據對寶鋼、石化總廠等十幾家大型企業(yè)的調查,青工中“提高自己文化程度的愿望強烈”的占68%。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青工中學習技術的熱潮正在掀起。在機電一局,今年參加技術學習的青工比去年增加了6%。在上無二廠等企業(yè),普通工人可以通過技術考核并獲得助理技師職稱。
除補文化,學技術外,青工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廣泛。從機電一局青工讀書書目分類情況來看,比例較高的類別依次是:文藝類(43%),科技類(20%),生活類(18%),政治類(16%)。這是和上海青工“在文化生活上充實自己”的普遍要求相一致的。
由于少數基層領導思想不夠解放,加上生產任務較重,一部分單位“工學矛盾”突出,一些參加或要求參加成人高等教育的青工對廠方怨氣甚大,有的不能顧全大局。
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而部分青工依靠“超支消費”、“借債消費”來滿足生活需求。
據1985年對部分工業(yè)局的調查,改革后青工的消費水平提高較快。其中伙食費增加了23%,煙酒茶的費用增加了44%,增加禮節(jié)性開支86%。青工已初步形成五大消費觀念:一是飲食趨向快餐化、營養(yǎng)化和花樣化;二是服裝強調“個性化”;三是室內布置“裝飾化”;四是耐用消費品高檔化;五是業(yè)余生活“多彩化”(1984年是跳舞熱,1985年是聚餐熱)。
隨著青工生活水平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也在同步升華。據對上?;鸩駨S、人民電器廠等20多家企業(yè)的調查,廣大青工接觸最多的電視劇中,最受歡迎的是《今夜有暴風雪》《蹉跎歲月》《女奴》和《血疑》。1985年《四世同堂》《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岸》等優(yōu)秀電視劇也倍受青工歡迎,成為一時的熱門話題。1985年青工中還出現了“古典交響樂”熱。
青工追求生活方式進步的努力,還表現為戀愛、婚姻觀念的變化。據對寶鋼、石化總廠和??怂共_公司千名青工的調查,青工擇偶標準依次是:“彼此志趣相投”(占48%);“人品好、事業(yè)心強、有發(fā)展前途”(占41%);講求“家庭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的不到1%,講求“相貌風度”的也只有9%。
與此同時,部分青工中“消費早熟”、“超支消費”、“借債消費”的觀念和行為有增強的趨勢,不少青工不顧自己的經濟能力,一味貪大求洋,“沒有金戒指,不做新娘子”。有的一再推遲婚期,以籌集巨款追趕“家庭現代化”的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