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先生是當年淮海戰(zhàn)場上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的司令官,他以親身經歷寫下了這篇回憶。它,讓我們看到了淮海戰(zhàn)場的另一個側面……
1946年6月底,蔣介石發(fā)動全面內戰(zhàn),遭到解放軍的堅決反擊,其兵力消耗甚大,形勢步步趨于惡化,因而,蔣軍不得不由全面進攻,改變?yōu)橹攸c進攻;再由重點進攻轉變?yōu)槿娣烙?。最后,在繼續(xù)遭受失敗的情況下,蔣軍被迫放棄全面防御而采取重點防御,企圖集中兵力固守戰(zhàn)略要點。
1948年8月,國民黨政府國防部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會上決定的措施之一,就是將現(xiàn)有部隊加以調整編配,組成若干兵團,以準備即將來臨的防御戰(zhàn)。
第十二兵團是在以上的決策下編成的。它主要由骨干部隊第十八軍及第十軍、第十四軍和第八十五軍組成。
第十二兵團司令部于九月下旬在漢口大體組織完成,26日,司令部移至確山,其所屬部隊除八十五軍尚未歸入兵團建制外,第十八、十、十四三個軍均集結于確山、駐馬店、遂平之間地區(qū)休整,準備行動。
10月初,白崇禧到駐馬店召集軍長以上人員舉行會議。策劃以第十二兵團為主力向襄城、魯山方面進犯解放區(qū),企圖把中原解放軍吸引在豫西方面,以牽制其東進津浦路與華東解放軍會合。
兵團剛剛到達駐馬店附近,即奉命向徐州進發(fā)。兵團即于11月8日由駐馬店地區(qū)出發(fā),遵照指定路線經正陽、新蔡、阜陽、蒙城、宿縣向徐州東進。因為部隊有戰(zhàn)車營、榴彈炮營等重武器和汽車營及大量膠輪大車,且道路不良,沿途又需渡過南汝河、洪河、穎河、西淝河、渦河、北淝河、澮河,以致部隊行動遲緩,受到解放軍的攔截和追躡。18日先頭部隊到達蒙城,和解放軍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
戰(zhàn)斗幾日,仍未獲進展,解放軍則不斷反攻。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難以擊破當面的解放軍,即使攻擊再有進展,解放軍仍然是節(jié)節(jié)阻擊,而我軍則處于解放軍的袋形陣地之內,態(tài)勢不利。特別是北淝河和渦河,成為我軍背后的障礙和威脅。
此時,兵團后方聯(lián)絡已經全被遮斷,如仍堅持戰(zhàn)斗,將會被解放軍困死。因此,我決心終止戰(zhàn)斗,脫離當面的解放軍,向鐵路線固鎮(zhèn)方向轉移,以與鐵路正面的友軍聯(lián)系,并力由該方面進攻宿縣,趕赴徐州。
25日,兵團部隊開始撤退,但行動為解放軍發(fā)覺,尾隨猛烈攻擊,使各軍間出現(xiàn)混亂現(xiàn)象。
當時,國民黨軍已處于中原野戰(zhàn)軍的包圍壓迫之下,如就地防守,勢將困斃,仍然只有乘解放軍的包圍陣地尚未鞏固之時,向東轉移之一途。我下令部隊向東南方向攻擊,企圖各軍交互掩護,以達到向東逃竄的目的。但是在澮河南岸擔任掩護的第十四軍部隊戰(zhàn)斗力脆弱,受到解放軍的猛攻而潰退;致使該方面的解放軍渡過澮河,向南直沖正在攻擊前進中的第十軍左翼側,迫使第十軍的攻擊停頓下來。第八十五軍的攻擊部隊也由于后續(xù)部隊遲緩,以致被解放軍截斷聯(lián)絡,該軍其余部隊的攻擊,也因之停頓。這時,國民黨軍的攻擊已告失敗,竄逃無望,只得把當時的戰(zhàn)線穩(wěn)定下來,加以調整,就地固守待援。
至此,解放軍在雙堆集地區(qū)對第十二兵團完成了四面包圍。
陷入重圍后,兵團部設在雙堆集的北端——馬莊。直到這時,兵團部對于徐州地區(qū)的戰(zhàn)況一直沒有得到國防部及其他上級的指示,無線電通訊也始終沒有和劉峙、杜聿明取得聯(lián)絡,只不過推斷徐州在大戰(zhàn)而已。
28日,參謀總長顧祝同乘飛機來到陣地上空,視察了當時的敵我位置和戰(zhàn)況,還和我通了電話,囑我就地固守,并把所占地區(qū)加以擴大。顧還說將空投糧彈補給。
我遵照指示,盡一切可能督飭各軍固守待援。在開始的幾天中,每天都抽調一至三個團配以戰(zhàn)車和炮兵的火力,向解放軍的陣地據(jù)點突擊。當時的企圖是以攻為守,想擴大所占地區(qū)和陣地據(jù)點,借以振作士氣和俘虜解放軍人員以取得情報,并搶掠一些可以吃的東西。另外,妄圖用這種不斷對有限目標的小規(guī)模突擊和蹂躪辦法,給解放軍造成損害。但是,已被解放軍打得害怕了的軍、師長們,寧愿把兵力麇集于狹小地區(qū)之內,不敢疏散兵力,擴大陣地。因此,對于一些村莊,有的攻下后又把部隊撤回,有的白天攻下,晚上又被解放軍反攻奪走,以致形成拉鋸戰(zhàn)。
這樣幾天之后,解放軍的陣地工事和攻擊準備逐漸完成。并開始緊縮包圍圈,依次選定國民黨軍防守脆弱部分,逐點蠶食。
作為食和攻擊的對象,先用近迫作業(yè),迫近陣地,并用各種火炮于黃昏時實施攻擊。其炮兵火力之集中和猛烈,使國民黨軍的野戰(zhàn)工事基本上被摧毀,人員遭到很大的殺傷,然后在炸藥包爆破之下,攻擊部隊一舉發(fā)起突進,殲滅守軍。由于國民黨軍士氣低落,各級部隊長對所屬部隊指揮困難,未能針對解放軍的戰(zhàn)法積極采取適當?shù)膶Σ吆挽`活的戰(zhàn)斗。而只是各圖自保,互不策應。
就這樣,解放軍對國民黨軍用依次逐點蠶食攻擊的戰(zhàn)法,迫使第十二兵團殘部僅保有雙堆集狹小地區(qū),以至無法掙扎下去。
當時,糧彈俱缺,大量傷員只能收容于地下壕坑;兼之日夜戰(zhàn)斗,傷亡枕藉,每當空投補給時,一部分落于解放軍駐地,而落于國民黨軍空投場附近地區(qū)者,各軍自行搶收,甚至因搶收而互相開槍威嚇。其幸由兵站分監(jiān)部收集到的補給品,分配時則又爭多爭少,吵鬧不休,陷于一片紊亂,維持正常秩序已感萬分困難。至于使用這樣的部隊去戰(zhàn)斗,則其狼狽之狀不問可知。加之先有廖運周率一一○師起義,繼之黃子華率第二十三師投誠,特別是黃師投誠,使第十二兵團整個陣地體系破裂,殘部日益陷于悲觀絕望氣氛。
到12月1日,徐州國民黨軍向永城方面突圍時,國防部才第一次給第十二兵團通報徐州國民黨軍的戰(zhàn)況,說是杜聿明大軍南下和第十二兵團會師。嗣后,便每隔兩三天由飛機空投一份杜聿明方面的敵我位置略圖,借以知道杜章明軍的概略位置。國防部曾指示說,李延年兵團由蚌埠方面來援。以上消息,曾一時使十二兵團有了希望。但是,各種希望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旋即知道杜聿明大軍在永城東北青龍集附近被解放軍四面包圍于狹小地區(qū),陷于同樣命運;而李延年兵團則在蚌埠西北之包集附近,受到解放軍的阻擊,寸步不前。
當時的空投補給有減無增,為了要撐持下去,就必須催運補給。另外考慮到杜聿明集團被圍,蔣介石不能不有新的決策,應該把第十二兵團的實際狀況報告蔣介石。我把這些問題和胡璉商討之后,決定派他到南京去。并囑他留在南京不要回來。我以為第十二兵團殘部大數(shù)已定。胡璉留在南京比在雙堆集的作用要大些。特別是覺得“千兵易得,一將難求”,要使胡璉留在南京保全下來,為第十二兵團料理善后??墒呛I到南京過了三四天,又乘飛機回到雙堆集來了。胡璉轉告蔣介石的指示:“你們可以突圍,不要管杜聿明,也不要指望李延年?!笔Y并要胡璉立即回雙堆集維持部隊。
面臨這個局勢,我們認為,如果只是自行突圍,將會不可收拾,至少要空軍有利的掩護,否則寧可堅持下去,打一天算一天,以免杜聿明立即跟著跨臺。我把上述意見一面電報蔣介石,一面督飭部隊繼續(xù)堅持固守。但是,解放軍逐點蠶食攻擊,國民黨軍狀況天天惡化。
大約12月10日前,我要求蔣介石派空軍用凝固汽油彈大規(guī)模轟炸,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區(qū)域造成火海,以掩護兵團殘部突圍。隨即收到空投的蔣介石親筆復信,信中說:“決用空軍全力拯救你的突圍,可徑行同空軍總部聯(lián)絡?!蓖瑫r又空投下關于空軍使用毒瓦斯彈和毒氣的說明書三百多份,并規(guī)定了空地日夜各種聯(lián)絡和地上各種標示辦法。又規(guī)定把戰(zhàn)場地區(qū)的日夜氣象情況按時報告空軍總部。兵團部秘密擬定突圍計劃,并立即進行各種準備,以待空軍確定開始轟炸的時間實施。
到了13、14日,由于解放軍繼續(xù)攻占了雙堆集東側大土堆制高點陣地和雙堆集北端野堡陣地,使得國民黨軍的殘有陣地破碎不堪,被壓縮到雙堆集及其鄰近幾個村的彈丸之地。此時和解放軍錯雜對戰(zhàn),受到解放軍四面轟擊的制壓,難以接收空投的補給,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解放軍一發(fā)起全面攻擊,國民黨軍勢必立即悉數(shù)被殲。我和胡璉認為在雙堆集已到了末日,必須立即突圍逃命。我一面急電蔣介石和空軍總部,要求務必于15日實施計劃,一面命令各軍秘密作好行動的準備。
15日上午九點多鐘,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飛到陣地上空,與我通話。他說:“不能照計劃實施?!蔽一卮鹫f:“你不能照計劃實施,我只好自己斷然處置了。”于是召來第十軍軍長覃道善和第十八軍軍長楊伯濤,當面決定目標,分別突圍。規(guī)定第一集合地為蚌埠之南,第二集合地為滁縣。并規(guī)定各部隊于黃昏后同時開始突圍。可是,當突圍的命令下達后,各部便爭先恐后地逃命,有的提前就開始行動,特別是戰(zhàn)車營,在將近黃昏時,因其停車場受到解放軍的激烈炮擊,以致戰(zhàn)車紛紛移動,引起其他部隊的誤會,各自亂跑,而為解放軍立即發(fā)覺,層層截擊。所謂突圍,實際上是全線潰散!
至此,計四個軍十個師約十幾萬人的第十二兵團徹底覆沒。至于高級將領,除副司令官胡璉,副軍長谷炳奎等人逃跑外,我和軍長吳紹周、覃道善、楊伯濤,副軍長王岳,師長王元直、尹鐘岳、夏建勣、潘琦等均被解放軍生俘。如今,我們在人民的寬大下,走上了新生之路。
(張文惠摘自《縱橫》第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