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土
生活在海峽彼岸的臺灣同胞,和大陸人民一樣,勤勞聰明。他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搞出了不少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革新改造。下面僅選出數(shù)則生活日用品方面的小發(fā)明介紹給青年朋友。這些小發(fā)明構(gòu)思巧妙,簡易可行,給人以啟示;有些仿佛也在幫我們解決身邊的難題,倍覺親切。
—編者
可折式拖鞋
這種拖鞋一次沖壓而成,利用沖壓成型的扣耳3,與拖鞋幫4上的槽口6相扣迭合成完整的拖鞋,可隨時套合與分離,新穎實用,攜帶方便。
易拔圖釘
臨時要釘幾張圖表在板上或墻上,用圖釘是最方便了??墒怯猛暌獡赋鰣D釘來就常常很費事,有時只得借助工具去摳,以致弄壞了墻、板。
有一種易拔圖釘,主要是在釘帽的周緣做成有凸出的斜緣,以便于拔出圖釘。
可更換羽毛的球
愛打羽毛球的朋友常感到太費球,三下兩下把球上的羽毛打壞幾根,整個羽毛球就報廢了。其實,除了羽毛折斷以外,球部還挺好,扔了真怪可惜的。
有人想了個好招,設計了一種可以將折斷或缺損羽毛拔出換上新羽毛的球座,經(jīng)濟實用,有利于發(fā)展群眾性羽毛球運動。
多用圓規(guī)
學生上數(shù)學課,事先總要把尺、三角板、圓規(guī)和量角器都帶齊,萬一忘記一樣,就會給學習和做題帶來不便。這里介紹的一種圓規(guī)卻能多用,它除圓規(guī)本體作用外,還有一把短短的直尺和量角度的刻度,又可當作三角板,多方便?。?/p>
簡易鞋扣
這種簡易鞋扣,使用方便快捷,適合于老人小孩和大忙人。結(jié)構(gòu)和用法看圖就懂了。
免溜湯匙
這是飯桌上常發(fā)生的事:放在大湯碗里的湯匙,一不留意就滑進碗里去了。人手捏過的匙柄浸入湯中,很不衛(wèi)生;而當我們用筷子把湯匙從湯里夾出來時,匙柄上又沾滿了湯,令人難以下手。
這個改良的湯匙如圖所示:在湯匙上緣與把柄之間設計一個曲槽,湯匙用完即可放置在湯碗的邊緣上。這一小小的改革,可使你在飯桌上減少幾次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