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的“自我分析”
革命老前輩、教育家吳玉章在自傳中寫道:“我覺得我有些優(yōu)點,但同時又是缺點。如我忠誠坦白,但因此缺乏警惕性,易受人欺;有恒心毅力,但因此作事遲緩,不敏捷;志趣遠大,但又因好大不顧實力,常常不能完成計劃;特別是‘黨八股的毛病深,寫文章總是長而拙;我艱苦而耐勞,克己為人,往往因此不應(yīng)讓步者亦讓步;我能好惡人,但不能‘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特別在使用干部上常受其害;不為威脅,不為利誘,能知足安分,存心作一好人,能隨時代潮流并進,心志純潔,大公無私。十七歲以前很沉默寡言,但以后又變?yōu)槎嘌裕F(xiàn)在還是有不必多言而嘵嘵不已,有時應(yīng)言而又隱忍不發(fā)?!眳抢蠈ψ约核鞯姆治龆嗝磳嵲?,全面,深刻,尖銳,他是我們青年人思想修養(yǎng)的典范。
(摘自《山東青年》)
解除團干部的后顧之憂
團撫順市委曾形象地比喻:共青團是一潭活水,進來的是晶瑩的水珠,出去的應(yīng)該成為奔騰的浪花。他們愛護和關(guān)心每一個干部。
他們愛干部,熱心幫助干部解決生活上的問題。領(lǐng)導干部定期到機關(guān)干部家中走訪;干部或直系親屬有病,派人去探望;干部家中有了糾紛,領(lǐng)導出面調(diào)解;買秋菜的時節(jié),上上下下一起去砍菜運菜,為外出不在機關(guān)的同志送菜到家。
他們愛干部,關(guān)心每個干部的去向問題。1979年以來,他們向外輸送了30多名干部,都得到了較好的安排。撫順石油學院招考干部學員,兩名干部考試被錄取了,在當時缺編而工作又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黨組從長遠考慮,批準他們上了大學。
他們愛干部,注重給干部“壓擔子”,讓干部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團市委的干部平均年齡為27歲。為了使每個干部在機關(guān)工作的這段時間里,都能有較大的鍛煉提高,黨組立足團內(nèi),著眼將來,針對不同情況,分別進行嚴格訓練。
(摘自《遼寧青年》)
夏衍的兩次發(fā)憤
夏衍在一次講話中曾說到,他在常識問題上吃過兩次虧。他說,“有一次吳晗、翦伯贊在談明朝朱元璋的故事,我插了一句嘴,大概講了一句外行話,被吳晗痛損了幾句,說:‘你還當文化部長呢,這一點都不懂!當時我一方面覺得慚愧,一方面奮發(fā)用功:每天抽出一個鐘頭念《二十四史》,看《資治通鑒》。后來五九年一個運動I把我沖垮了,沒有堅持下去?!?/p>
“還有一次是我在審查一個出國的京劇時,大概又講了一句外行話,當時大家沒有反應(yīng),出來的時候,馬彥祥就跟我說:‘你老兄,對京劇完全是外行,不要亂講好不好?又說:‘你亂講一氣,下面不好辦。從此以后,我又發(fā)憤,到舊書店把能買得到的關(guān)于中國戲曲發(fā)展歷史的書都弄來,拚命地看。向老藝人請教。現(xiàn)在能夠懂一點了,后來我也變成京劇愛好者了。”
(摘自《人物》)
金牌的由來
很久以前,歐洲給競技比賽獲勝者的獎賞是用帶葉子的桂樹枝編成的圈圈,稱為“桂冠”,戴上桂冠是無尚榮光的事。1465年在瑞士蘇黎世舉行的一次游藝會上,曾獎給“三級跳”獲勝者一枚金幣。在這段記載里,第一次看到對競技比賽的優(yōu)勝者的獎賞由金幣代替了桂冠。
以后,人們選擇了幾種貴重金屬,模擬錢幣的樣子,對冠軍、亞軍、季軍,分別獎以金質(zhì)、銀質(zhì)和銅質(zhì)獎?wù)隆?/p>
(摘自《蘭州青年報》)
他們的道德形象
居里夫人的道德形象是“蠶”;法拉第的道德形象是“燭”;加里寧的道德形象是吸水的“海綿”;魯迅的道德形象則是吃“草”的“?!?。這些美好的道德形象,推動他們在事業(yè)上取得巨大成就。
(加華摘自《祝你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