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黃土高原特有的窯洞里,一盞煤油燈,忽閃著昏黃的亮光??讳伾?,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輾轉(zhuǎn)反側(cè)……
一
老人名叫曹占奎,今年73歲,居住在甘肅省合水縣城關(guān)公社牧家溝大隊。他孑然一身。60歲那年,隊里為照顧他,不再給他分派農(nóng)活。老人找隊長說:“我總不能躺著吃閑飯呀!”硬是要隊里把夜里看守羊群的事交給他。八個春夏秋冬過去了,他看守的羊群,已從二百多只發(fā)展到了四百六十九只。他的歲數(shù)已由60歲長到68歲。當(dāng)年提耬下籽,打碾揚場,樣樣拿得起,放得下,是一個農(nóng)家的好把式;如今須發(fā)全白了,老年性哮喘,開始糾纏了他,日常生活難以自理,成了隊里的五保戶。全民文明禮貌月活動中,團(tuán)支部提出要固定一個人來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此事剛一傳開,曹占奎所在的石坡生產(chǎn)隊就有十幾名男女青年報了名。鄰近的生產(chǎn)隊,許多青年也趕來,爭著做老人的“兒女”。這下倒難住了大隊的干部,為了“公平”起見,只好決定由曹占奎老人自己當(dāng)眾挑選。
二
“曹占奎要選兒子啦!”這消息象一陣風(fēng)似的,很快傳遍了隴東高原上這個偏僻的小山寨。
世上兒女任人挑選——初聞此事的人們感到新鮮,就是那些子孫滿堂、飽經(jīng)世故的老年人,也連搖頭道:“奇事!”當(dāng)有人將選“兒”一事告知曹占奎本人時,老人還只懷疑自己耳聾眼花聽差了呢!
1982年3月16日傍晚,石坡生產(chǎn)隊召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大會,鄰隊的一些青年也匆匆趕來參加。當(dāng)隊干部陪著曹占奎老人走進(jìn)會場時,歡鬧的人群頓時安靜了下來。
懸掛的汽燈下,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在朝著他微笑;一些年輕后生們也在用期待的目光望著他。此時此刻,歷盡人間滄桑的老人,難以按捺自己的感情了。是啊,全隊31戶人家,一百五十多口人,為了照顧這個無兒無女的孤獨老人,家家伸出過溫暖的手。逢年過節(jié),東家拉,西家叫,他自己的小灶是從來不冒煙的。他身上穿的,炕上鋪的,凡是針線活全是左鄰右舍的媳婦們幫他做的。想起這些,他抑制不住感激的淚水。
三
隊長宣布,由五保戶曹占奎老人當(dāng)眾挑選“兒子”。曹占奎老人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他顫悠悠地走到眾人前,話音未出口,老淚縱橫。
他眼前這個年輕人叫梁玉。幾年來,為曹占奎老人推磨碾米;曹占奎老人抹了一把被淚水模糊的雙眼,看到鄰居趙義壽正含笑向他點頭招呼,曹大爺七十壽辰時,是他叫兒子特意送來壽面。那天,僅壽面就有四家送上門來。曹大爺望著眼前一雙雙熱切的目光,有這么多甘當(dāng)自己“兒女”的好青年??!這時,曹大爺?shù)哪抗馔T谝粋€名叫趙勤的年輕人身上。多年來,總是他為曹大爺擔(dān)水、送菜和劈柴。有一次,曹大爺病了,趙勤將自己的鋪蓋搬到老人的家里,一連五天為曹大爺做飯煎藥,端屎倒尿,精心料理曹大爺,比親兒子還親。在眾人的再三催促下,曹占奎老人只是用手指了指趙勤,嘴唇嚅動著喃喃說:“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鄉(xiāng)親們!”
四
讓曹大爺處處感到親人的溫暖。趙勤騰出了自家的一孔窯,將老人接到家里來住。每天,趙勤將可口的飯菜端到老人面前。曹占奎老人平日愛喝黏茶,趙勤經(jīng)常把茶熬得濃濃的遞到老人手中。八月,城關(guān)公社唱大戲,趙勤用架子車?yán)先?,往返七八里,看了三晚上戲。趙勤有一身打鐵的好手藝,過去農(nóng)閑外出搞副業(yè),每年能掙二三百元。自打被曹占奎選為“兒子”后,當(dāng)別人又約他外出打鐵賺錢時,他謝絕了,說:“我家中有年邁的老人,離不開?!?/p>
轉(zhuǎn)眼半年時間過去了,老人深感到社會主義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曹占奎老人第一次享受到了“兒女”們所給予他的天倫之樂。
王根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