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夫
湖北荊州中學高二(4)班學生特別喜歡聽班主任葉老師講的“小課”。
所謂“小課”就是利用課前課后三五分鐘,向同學們講一條成語或典故。有的介紹做人的道理,有的介紹治學的經驗。簡短活潑,形式新穎。
有的同學不大注意文明禮貌,在教室里打打鬧鬧,“小課”的題目就定為“文質彬彬”。葉老師說:“文質彬彬”一詞出自《論語·雍也》篇。所謂“文”,是指文采;所謂“質”是指質地;所謂“彬彬”,是指文和質配合得很好。所以有“文質彬彬,而后君子”之說??磥?,從孔子那個時代就開始講文明了。入情入理的分析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象這樣的小課接長不短。有的同學不善思考,不愿發(fā)問。小課的題目就定為“不恥下問,學富五車”。有的同學學習馬馬虎虎,漫不經心。小課的題目就定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一個成語,一個典故象春風化雨,點滴滲透。說學習,講友誼,論文明,談道德。提倡什么,反對什么,繼承什么,揚棄什么,了了分明,實實在在。
同學們對葉老師的“小課”產生了特殊的感情:有的熱心向老師提供事例,有的把講過的成語記在小本上。大家說,別輕視這些小課,它是我們前進路上豎起的一個個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