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鐸
在今年二月號的《讀書》上,我寫了一篇《一部值得一讀的歷史小說》,對即將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重印問世的《續(xù)孽?;ā罚髁藗€初步的介紹。
這書第三十三回中,戴勝佛(譚嗣同)告訴梁超如(梁啟超):“這兩三天,本京傳說陶然亭左近出了件怪事,說是地中常聞有吼哮的聲音,好似牛鳴”。為了說明這話言之非謬,作者張鴻(燕谷老人),特在書中注明:“此事作者于陶然亭畔親聞之”。這事確實不假,當時頗負盛名的《春冰室野乘》中的《南下洼水怪》便是專談這事的。
出名的“甲午之戰(zhàn)”那年(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三月間,陶然亭畔的葦潭中,有怪聲如牛鳴,大家都弄不清這怪聲從何而來。于是出現(xiàn)種種說法,有的說地下有蛟龍,有的說下面是盜窟,愈說愈奇。到后來,有人總其成給這“怪”取了名字叫作“大老妖”?!踔廉嫵隽怂膱D像。
關(guān)于“大老妖”,又有許多傳說,其中有一說是:它專吃洋人,善于投機取巧的,將想象出來的《大老妖圖》,大量印刷。這一本來只出現(xiàn)于北京的怪事,幾乎傳遍全國,大江南北不必說,甚至遠到新疆,“大老妖”也喧騰人口。一時,不僅僅鬧得滿城風雨,而且?guī)缀跞珖鵀橹话?,不知道到底是何怪物和要出什么怪事?/p>
負責北京治安的滿清地方官也曾派兵搜索,但毫無結(jié)果。于是封建迷信,適逢其會,大大熱鬧起來,滿清的內(nèi)務府特地請來一大批和尚、道士,設壇誦經(jīng),想以這種手段來禳災祈福。
當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怕“大老妖”,有一位張其淦便在他的《夢痕仙館詩抄》中,留下一首長詩,專詠此事。這詩的結(jié)尾兩句是:“何至妖異喧神京,無乃小怪作大驚!”
這次足足鬧了幾個月,才逐漸平息??墒?,二十二年后(一九一六,民國五年),這怪聲再次出現(xiàn),這次出現(xiàn)的時間是夏初,地點仍是原處,這一來,又哄動了北京城,一時,陶然亭畔,萬頭攢動,“大老妖”幾乎又要卷土重來,不過,畢竟已經(jīng)過了二十多年,迷信不似清末那樣有市場。當時的警察局派出許多警員,來一個徹底搜查,一方面將蘆葦?shù)劝喂猓环矫鎸⑺嚫?,結(jié)果在葦叢中發(fā)現(xiàn)了鳥窠,窠中還有鳥,這鳥正想飛去,給警察一槍擊中,后來制成了標本,在中央公園公開陳列。
這兩度擾嚷北京,弄得謠言四起的“大老妖”原來便是鳥在作怪。
附圖便是當年陳列于中央公園的錄制標本??上М斈甏蟾艣]有經(jīng)過鳥類學家鑒定,未注明其學名,只標明“妖鳥”,從這名稱也可以看出當時的科學水平,不過,和《大老妖圖》之類比起來,總算有了進步。
“大老妖”的故事說明,凡是有怪事出現(xiàn)的地方,總可找得出個原因。如果下決心徹底追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