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慶
嶺下大隊小學(xué)里,擠得水泄不通,有的人站在凳子上,有的爬到桌子上,一些小孩子鉆到人縫里,踮起腳尖……大家在爭著看什么?原來是程仙榮在這里舉行婚禮呢!
程仙榮生長在貧農(nóng)家庭,父親名叫啟招,是一個從小就扛長活的老雇工。公社化以來,仙榮家生活過得挺不錯,去年蓋了新房,啟招老漢還當(dāng)上了生產(chǎn)隊長。仙榮也參加了共青團,擔(dān)任團支部委員。如今,仙榮要成親了,這可是一件大喜事。好久以來,啟招老漢就在盤算:到底怎么來辦這場喜事呢?他想:這兩年生產(chǎn)搞得不壞,糧食豐足,又是大兒子娶親,總得熱鬧一番才是。可是,啟招老漢畢竟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又是生產(chǎn)隊的領(lǐng)頭人,也覺著講排場,比闊氣不是本分,采用老式的拜堂也不像樣。但是,老漢又總覺得兒子娶親如果搞得太冷清了,人家會不會說閑話?而采用新式的一套結(jié)婚辦法呢,自己又一竅不通,怕鬧笑話。
啟招老漢心里的疙瘩是怎么解開的呢?還是團支部的同志幫了大忙。
廢除舊的婚禮儀式,這不僅要與舊的思想作斗爭,而且還要用新的形式來代替。團支部為這事曾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商討,并且號召團員、青年一定要當(dāng)一名移風(fēng)易俗、破舊立新的尖兵。團支部還組織了一支義務(wù)鼓樂隊和婚姻法宣傳隊,幫助青年舉行新式婚禮,并趁這個機會,大力宣傳婚姻法,宣傳勤儉辦婚事的好處。仙榮是個團支部委員,自然積極響應(yīng)了團支部的號召。并且還把團支部研究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向父親說了。這一來,啟招老漢可樂了。
十一月一日,仙榮結(jié)婚的日子到了。團支部書記齊國連同志跑到公社中心小學(xué)去借來了手鼓、留聲機、國旗等,還招呼了幾個青年,幫助仙榮把禮堂和新房打掃得干干凈凈,布置得整整齊齊。禮堂正面墻上掛著毛主席像和國旗,還貼上了大紅喜字,兩邊貼起了新對聯(lián)。團支部又叫團員葉新巖擔(dān)任婚禮司儀,幾個青年自愿組成了一支義務(wù)的鼓樂隊,吹吹打打,悅耳中聽。就這樣,仙榮又節(jié)約又熱鬧地舉行了婚禮。
聽說仙榮結(jié)婚采用什么新辦法,全村男女老少都爭著來看。在婚禮上黨支部書記齊仙富同志還講了話。他希望仙榮小倆口互敬互愛、熱愛集體、積極勞動、尊敬長輩、勤儉持家……他的話剛一落音,人們就議論開了。
“我活到六七十歲了,還沒見過這樣又熱鬧又省錢,就辦了親事的?!比~純心老大爺說。
“過去只有財主家才用樂隊,窮人哪里用得起。”齊永仙老漢也說。
“過去當(dāng)新娘,真是活受罪?,F(xiàn)在姑娘們才享福哩,有說有笑,自由自在。我如果晚生二十年,現(xiàn)在做新娘,那可好了?!币晃淮髬痫L(fēng)趣地說。
看來老一輩人也覺得新婚禮好,年輕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們說:“等我將來結(jié)婚時,也要照仙榮這樣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