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
下面是謝老一九四二年以來所寫的一部分札記,它對青年的學習和思想修養(yǎng)很有教益。本刊特從本期起陸續(xù)發(fā)表。
學
什么是學習?學文化、學文件、看書報是學習,但這只是學習的一面;做事、檢查事,不論他人做的或自己做的,從中得出規(guī)律,和平常學的相印證,這是學的另一面——重要的一面。把學習和具體工作隔離開,學習便成為無用、應付,因而也就不容易學好。還有些同志把學習看作是別人的事,文化較低的同志的事,而自己則是教人的。不知誰也應該學,誰也應該教;不肯學的人,決不能教人。
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的在職干部,要補習:一、本業(yè)務的歷史知識;二、本業(yè)務的理論知識;三、本業(yè)務的社會知識;四、本業(yè)務的技術(shù)知識?!a習又并不難,因為我們有些實際經(jīng)驗,而且我們有駕馭萬類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初步知識。過去許多學者(包括資產(chǎn)階級學者)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nèi)ソ佑|就能分析清楚,提出辦法。補習的方法應該是:(一)求助于專門家,要他提出范圍,找書籍,或聽他講演。但書必自己讀,聽了講演必自己思考領(lǐng)會。(二)互相研究,有所得,彼此拉話。(三)到群眾中、實際中去考驗,這是更重要的。
做什么,學什么,這很重要。比如辦合作社,沒有商業(yè)和生產(chǎn)知識,不能辦好;植樹不知道如何植,自然失敗。我們干部做某種工作,不精通本職業(yè)務不行。離開實際的書本知識,沒有用,且會壞事。但解決實際問題,必須有如識。這些知識,群眾中有,要整理;書本上有,要善于運用。沒有知識與熱情的結(jié)合,光靠熱情和氣力辦事,就無法把生產(chǎn)向前推進,甚而至于把已有的基礎(chǔ)弄坍。要考驗你是否有知識,或知識是否對,那就要看你能否運用于實際,解決問題。
好問是好的。有全不知,無從思索起,從問著手;有思索之不得而后問;有思索出了頭緒,不敢自以為是而問。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使能得到正確答復,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
不學不可。因為我們負了革命的重擔,人民交給我們以非辦好不可的任務。
“沒有時間”,擠;“學不進去”,鉆。常常在會場休息的幾分鐘里,總有人掏出撲克來打,可算會擠時間了,可惜掏出的不是書。也有同志在找對象、鬧享受方面,想得出花樣,不是不會鉆,可惜不是鉆研有用的東西。
每個革命干部都應不斷地學習和充實自己的知識,具備實際工作的本領(lǐng)?!安粚W無術(shù)”是要不得的。有學問而無術(shù)的,道理雖然懂,實行起來卻常碰釘子。有不學而有術(shù)的,可以辦點事,但不能有大的成就。而不學無術(shù)者,則一事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