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濟奎
談起幫助落后青年進步的問題,不少團支部的同志都感到缺乏辦法,有些苦悶。最近我們訪問了上海外國語學院德語專業(yè)三年極團支部。這是個先進的團支部,原團支部書記胡仲華同志是市的優(yōu)秀團員。二年多來,他們幫助了四、五個思想覺悟此較低的同學進步,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其中轉(zhuǎn)變最突出的是小徐。一個團支部究竟應該怎樣進行思想工作,應該用什么態(tài)度和方法對待落后青年,從小徐的轉(zhuǎn)變過程中,我們得到了一些啟發(fā)。
要全班三十個人都好
共青團要團結教育青年一代,從道理上來說,大家都是明白的。但是,具體到某一些青年身上,這個原則是否適合呢?對于小徐,這個團支部也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爭論。一九五九年秋天,小徐剛踏進外國語學院的時候,給人的印象是很不好的。他出身資產(chǎn)階級家庭,資產(chǎn)階級思想和生活方式給了他很深的影響。他睡不慣木板床,咽不下粗菜飯。對于政治,漠不關心。幾個月不看報紙,時事測驗的成績常常是全班倒數(shù)第一名。生活上自由散漫,集體活動不愿參加。學習成績雖然還好,但學習態(tài)度不刻苦,憑著自己有點小聰明而自命不凡。當同學們在教室里埋頭讀書的時候,他卻坐在寢室里聽收管機。有一次,學校里組織“八屆八中全會”文件的學習,小徐由于長期不看報,連什么叫“八屆八中全會”都弄不清楚,團支部書記胡仲華婉言勸他要抓緊政治學習,不料小徐搖搖頭,擺擺手說:“我和政治今世無緣,來世再說吧!”對這樣一個青年,究竟要不要團結幫助他呢?當時有著種種不同的議論:有的認為他出身不好,受資產(chǎn)階極思想影響很深,要改造他是困難的;有的認為不是我們不愿幫助他,是他自己不肯接受改造,好壞不能怪我們;還有的主張“不必在他身上煞費苦心,反正象他這樣的人,多一個少一個也礙不了大事?!眻F支部書記胡仲華同志對大家的思想情緒是理解的,有時自己也因為小徐的一些落后表現(xiàn)而禁不住地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但是,他想起黨支部書記的話,“要團結全班三十個同學,向又紅又專方向前進”,就壓制住自己的情感。他想,黨要求的是全班同學個個成材,怎么能說多一個少一個沒關系呢?共青團的責任就是要去團結幫助中間落后群眾,如果我們都因“看不慣”、“談不來”而不去幫助他們,那么,黨建立共青團干什么?胡仲華回想起自己的進步過程,不也是由覺悟不高到覺悟較高的嗎?不也是經(jīng)過組織的耐心的培養(yǎng)和幫助,才有了今天的進步嗎?今天,自己進步了,難道就忘記了自己是怎樣過來的,而不去幫助別人了?胡仲華想到這一切,一種強烈的政治責任感要求他進一步和小徐接近。
果然在進一步接近中,胡仲華同志對小徐有了更多的了解。原來小徐家庭生活很富裕,父母對他又異常溺愛,從小學到中學沒有過慣集體生活,受進步影響較少。但是另一方面,胡仲華同志還發(fā)現(xiàn)小徐雖然覺悟很低,但并不是毫無上進心。在政治上,小徐對黨是擁護的,也向往社會主義,愿為社會主義出力,因此,他愿意和團員、積極分子接近,也肯談自己的真實思想。胡仲華同志覺得,有了這些條件,就有了幫助他進步的基礎。雖然改造小徐的工作是艱苦的,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工作,有四年同窗共讀的時間,一定可以使他提高一步。胡仲華同志把自己的想法和支委們交換了意見,大家一致同意對小徐要積極進行幫助。
要善于啟發(fā)自覺
有了良好的愿望,還要有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方法又往往和正確的態(tài)度分不開的。當時有些同志對幫助小徐有急躁情緒,對小徐的不問政治的傾向很著急。在一次政治學習討論會上,宣傳委員實在忍不住發(fā)起火來了,當場批評小徐說:“你在走‘白專道路?!毙⌒炻犃耸治X得自己并沒有那樣壞,氣得眼眶也濕潤了,連聲說:“你把我看得這樣壞,算了,我不來這里讀書了?!薄拔沂菫槟愫茫悴灰貌粊碜x書嚇唬人,在原則問題上我決不能向你讓步?!眱蓚€人頂起來了。胡仲華同志感到氣氛不對,在會議休息中間就請小徐出來一起散散步,隨便聊聊。一方面對他說,今天的批評可能尖銳了一些,也有些批評不妥當;另一方面,又誠懇地指出他不來讀書的想法是不對的,并希望他今后多注意政治學習。小徐聽完這席話,愕住了,他原以為團支部書記也會照樣批評他一頓,想不到他卻那樣誠懇虛心,小徐滿肚子委屈情緒消除了,第二天照常來上課。
但是小徐還是不關心政治。這使團支委的同志們感到困惑,大家都在苦苦思索,尋找辦法。胡仲華想起黨常常教導的話:群眾的思想問題,要靠群眾自己解決,別人是代替不了的。過去的作法所以無效,不正是沒有注意啟發(fā)小徐的自覺嗎?小徐自己并不感到有關心政治的必要和需要,我們著急有什么用呢?團支部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以后,就注意從他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啟發(fā)他的自覺。
一次時事測驗,小徐得了個45分,是全班最差的,他毫不在意,照樣有說有笑??墒?,在一次課堂上,小徐沒有回答出老師的提問,卻一整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連稱“沙特”(德語,意思是難過)。團支部抓住了這個機會,誠懇地問他:“同樣是成績不好,為什么你的情緒卻是不同的呢?”小徐說:“我覺得我這個人不是搞政治的,學習政治沒有什么用處?”團支部摸清了他不關心政治的原因,就注意引導他認識要搞好學習,也必須懂得政治的道理。又一次,老師在課堂上要小徐用德語講一講十月革命的意義,他結結巴巴的講不大出來,團支部又問他:“為什么有一些平時功課比你差,德語通話水平不如你的同學都講得出來,你卻講不出呢?是業(yè)務水平不夠呢?還是政治水平問題呢?”經(jīng)過團支部的幾次啟發(fā),小徐逐漸認識到不認真學習政治,業(yè)務是學不好的。他開始看一些政治書籍了,每隔二三天也要看一下報紙。小徐越注意政治學習,越嘗到學習政治的甜頭,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過去寫政治性的東西,好象不是我心里想的,只好到處東抄西摘,化了時間,質(zhì)量還不高,現(xiàn)在寫的東西,也是自己心里想的東西,不但寫起來流利,質(zhì)量也比過去高多了?!边@時,學習政治逐漸成為小徐的自覺要求了。
小徐的開始轉(zhuǎn)變,給了團支部工作很大的啟發(fā)。他們感到一個人的進步,好比一部汽車的開動,如果汽車的內(nèi)燃機不發(fā)動,光靠外力的推動是無濟于事的。然而小徐當時的關心政治,還僅僅是為了搞好學習,與他個人學習無關的事情,他仍然不大關心。生產(chǎn)勞動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也常常遲到早退。就拿打掃飯廳來說,高興時參加幾次,不高興時,吃過飯夾本書就揚長而去。同時小徐這時對自己政治上能否進步還很缺乏自信,常常問人:“我究竟能不能進步?”團支部分析了小徐的情況,感到他目前正處在一種矛盾狀況下:想進步,但基礎差,思想毛病常常暴露;想克服缺點,但動力又不大。在這種情況下,團支部認為要特別注意發(fā)揚他的長處,肯定和鼓勵他的點滴進步,幫助他樹立自信心,不要在一些枝節(jié)問題上多加批評,使他喪失信心。如果他自暴自棄了,別人再幫忙也沒有用。于是團支部根據(jù)他的特長,推薦他擔任文娛工作,后來又推薦他擔任德語黑板報的編輯,通過工作鍛煉,逐步培養(yǎng)他關心集體的觀念。
一年級下學期,班內(nèi)舉行了一次德語講演比賽。講演的題目是:談談當前國際形勢。小徐在準備比賽中表現(xiàn)得很積極,翻閱了許多有關的德文、中文報刊雜志,建星期天也不休息,整整花了兩天半時間,寫出了七大張講演稿,背得滾瓜爛熟。胡仲華也參加了這次比賽。講演完畢,胡仲華和小徐的成績最好,而且得分相同,這可難住了幾位教師,第一名究竟給誰呢?胡仲華得知這個情況后,就想:小徐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學習上比以前刻苦認真多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應該對他進行鼓勵。于是,胡仲華懇切地請求黨支部和教師把第一名評給小徐。教師們同意
了。小徐得了第一名又是感激又是慚愧。原來,小徐和小胡都是班上功課較好的。小胡是紹興人,有時發(fā)音不準,常常去請教小徐。小徐把小胡看成是自己的“對手”,怕他趕過自己,有時就不告訴他。對于這些事情,小胡毫不放在心上。為了幫助小徐進步,他總是那樣耐心、誠懇?,F(xiàn)在,居然又主動地把第一名讓給了小徐。小徐傾愧地說:“胡仲華待我百般好,我卻那么自私,只考慮自己?!币院?,他對胡仲華同志更加尊重、佩服,決心向他學習,希望自己也成為又紅又專的人。
逐步地引導,從根本上提高
經(jīng)過了一年多的幫助,小徐有了不少進步。但是,進步的基礎不穩(wěn)固,情緒時高時低,忽冷忽熱,團支部經(jīng)過分析,認為需要從根本上來幫助他提高階級覺悟,清除資產(chǎn)階級思想影響。
一九六0年九月,學校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增產(chǎn)節(jié)約運動,“身居鬧市十年,一塵不沾”的“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zhàn)士來校做報告,給了小徐很大的教育:“人家十年如一日,長袖破了改短袖,一個月只化五角錢,我為什么生活上那樣奢侈呢?”小徐決心要學習他們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生活上也儉樸多了。當時,黨支部為了鼓勵他的進步,讓他在全年級的增產(chǎn)節(jié)的運動思結大會上談收獲。不料小徐在談到家庭生活的時候,不自覺地流露出一種欣賞的情緒。會后,同學們議論紛紛,有幾個團員同志就直接對小徐提出了意見?!盀槭裁磩e人聽了都覺得有問題,而我自己卻沒有這個感覺呢?”小徐的思想開始斗爭了。團支部在黨支部的指示下,就抓住了這個機會對小徐進行工作。經(jīng)過了解,原來小徐對于家庭只是從道理上承認它是資產(chǎn)階級,思想深處卻覺得父親和一般資本家不同,出身學徒,解放前不打罵工人,解放后又表現(xiàn)積極,要求進步。為了幫助小徐提高認識,劃清界限,黨支部書記親日找小徐談了話,從道理上開導他,并借給他“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等書籍,讓他自己聯(lián)系實際進行學習。團支部的同志又到他家,幫助他通過具體事實進行分析。經(jīng)過多方面的啟發(fā)、誘導,小徐對家庭的剝削本質(zhì)有了認識。接著,團支部又啟發(fā)他認識資產(chǎn)階級家庭帶來的思想影響,這時小徐才開始自覺到自己所受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影響是很深的。比如他在家庭的影響下,存在著濃厚的名利思想。他是抱著將來交交外國朋友、當個大學教授、或者弄個駐外國大使的差使當當?shù)南敕?,走進外國語學院的?!拔覟槭裁粗活欁约簩W習好,不肯幫助別人,不愿關心政治,關心集體,不就是這個資產(chǎn)階級個人名利思想在作怪嗎?”小徐找到了錯誤思想的階級根源,思想覺悟大大地提高了一步,政治上要求進步的心情情更加迫切了。他鄭重地向組織提出了入團的申請。
小徐要求入團了,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團支部并沒有因此放松對他進行工作?!盀槭裁匆雸F?”一次,團員厲聲斐同志問小徐。“我不能再象過去那樣做人了,我要做個正正派派的好青年,在各方面都不落人后,要給人留下個好印象。入團能使我做個好青年?!毙⌒爝@樣回答。“你有沒有想過,假如當個好青年只是為了給別人留個好印綴,這還是為了自己,那么天下的革命事業(yè)誰來干呢?”這可把小徐問住了,他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回答不出來。他反問厲聲斐同志:“那么你說入團是為什么?”厲聲斐同志把入團要有明確的生活目的和為共產(chǎn)主義理想奮斗的道理向他說了一遍。小徐細細的咀嚼著思索著,這一番大道理他過去也聽人說過,但他不能理解,總感到很抽象,摸不著邊際?,F(xiàn)在這個問題很現(xiàn)實的擺在他的面前,他開始有些領悟,也很想懂得這一人生的真理。小徐的思想在一個新的領域里活動了。
為了加速小徐的思想斗爭,幫助他探索革命的真理。團員陳韻秋借給他“什么是青年的幸福”等有關革命人生觀的書籍,班長呂誠德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幫助他端正入團動機,團支部又讓他去看電影“以革命的名義”,參觀“上海學生運動史”展覽會,給他機會聽報告,使他從各方面吸收養(yǎng)料。
學校里舉行學習積極分子大會,小徐也去參加了。會上,外貿(mào)系一黨支部書記以激動的聲調(diào)介紹了他的生平,談起了他如何從解放前的乞丐變成今天的大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把新舊社會作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聽完這個報告以后,正如小徐自己在一篇思結中所寫的:“他的報告彷佛一把鑰匙,打開了我那老不能解開的繼:革命是為了什么?原來革命先輩拋頭顱、灑鮮血,為的正是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了共產(chǎn)主義!這種報告以前也聽過,但自己不注意,感觸不大,今天正當渴望共產(chǎn)主義真理時,聽了這樣一個現(xiàn)身說法的動人報告,感觸特別大。使自己聯(lián)想起以往聽到、看到的類似的許多事例,黃繼光、羅盛教,以及班上熱情地進行工作的干部,他們究竟是為了什么?這時我才覺得只為一個人生活是沒有意義的。要大家生活好,就要革命,要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為共產(chǎn)主義理想奮斗!”小徐開始體會到曾經(jīng)講過千百遍的“革命”二字的含義,共產(chǎn)主義對于小徐已不是抽象的東西了,他意識到在他的周圍有千百萬同志正在為這個理想日夜奮斗著。小徐開始有了明確的生活目的,他開始懂得了人生的真正樂趣。
一九六一年六月,小徐入團了。小徐的進步,給了我們多少啟發(fā)??!要從人生觀世界觀上去改造一個人,這是我們思想工作的最終目的。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即使象小徐這樣僅僅向正確的人生觀邁進了一步,也決不是靠開一次會,談一次話就能奏效的,它需要我們做許多艱巨、細致、深入、踏實的工作。人的進步總是有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也總免不了有斗爭、有波浪、有反復、有曲折。德專三年級團支部在實際工作中漸漸懂得了這個道理,他們在工作中,既不離開小徐的實際水平,提出過高過急的要求,又能不失時機堅持不懈地引導他逐步前進。而這決不僅僅是個方法問題。德專三年級團支部之所以能夠這樣做,主要是因為這個團支部的干部,接受了黨的教育,在工作中對黨對人民負責,能夠以同志的態(tài)度,滿腔熱情地對思想上還比較落后的同學進行循循善誘,不厭其煩的說服教育工作,啟發(fā)本人要求進步的思想自覺,如果說,德專三年級團支部工作有什么奧妙的話,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