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上海讀者張震來信,提出了在和平建設時期,應該對革命者怎樣要求的問題,并且申述了自己的看法,這是很值得討論的問題。在今天的情況下怎樣學習革命前輩的革命精神?為什么有些人在看了“王若飛同志在獄中”等革命故事后,只是激動一時,而不能把革命精神貫徹到自己行動中去?時代不同了,革命者的本色是不是也要改變?在今天,參加了工作,是否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革命者了?一個青年在入團時應該有些什么思想準備,才無愧于共青團員的光榮稱號?一個革命者應該把自已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無條件獻給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這一原則是否巳經(jīng)過時?在和平建設時期,一個青年應該如何加強思想修養(yǎng)和鍛煉,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弄清楚這些問題,對于我們青年樹立元產(chǎn)階級世界觀,成為一個真正的革命者,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希望讀者們踴躍參加討論。來搞內容要具體,最好能結合親身體會,聯(lián)系實際來寫,每稿集中談一個問題,以免泛論。來件在信封上注朋“問題討論”,并請自留底稿。
編輯同志:
“王若飛同志在獄中”在“中國青年”發(fā)表后,受到我們這里青年的熱烈歡迎。我們團支部建議每個同志聯(lián)系實際進行學習,把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貫徹到行動中去。若飛同志在獄中與敵人英勇斗爭的事跡,真使我佩服之至。但是如何把這些精神品質體現(xiàn)在自己的行動中,我卻感到有些茫然。自從去年開展革命傳統(tǒng)教育以后,每聽一個報告,每看一篇革命回憶錄,我都深為革命前輩的偉大精神所感動,下決心要學習他們,使自己也能象他們那樣成為革命英雄。但我往往只能激動一時,當我一回到工作和,生活中時,卻又不知從何學起。周圍的一切是那末平靜,聽不見炮火;也沒有尖銳的階級斗爭,現(xiàn)實生活里的資本家巳參加公私合營企業(yè)工作,地主也在公社里和農(nóng)民一樣地勞動;而敵人的牢獄、法庭等等更是早巳被徹底摧毀了。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去學習革命前輩那種革命精神呢?
有的同志告訴我,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行為,不是摹仿他的動作,而是學習他的革命精種,分析他產(chǎn)生這種英雄行為的思想基礎。我也這樣做了,但是卻給我?guī)砹诵碌膯栴}。我分析了不少革命先輩,如王若飛、方志敏、楊靖宇等,發(fā)現(xiàn)這些英雄人物所以能夠那樣忍受艱苦、英勇斗爭和慷溉就義,原來他們在入黨入團、參加革命的時候,在思想上早巳有了準備吃苦、犧牲以至貢獻自己生命的決心。聯(lián)系自己,我也是個共青團員,但是在入團時,卻沒有象他們那樣有吃苦受難,甚至貢獻自己生命的思想準備。我當時認為一個青年要求進步,要能夠很好的學習和工作,要得到組織的重視和信任,就應該爭取入團;入了團以后,努力完成領導上交給的任務,這就可以了。當組織批準我入團的時候,我覺得自已獲得了極大的榮譽,為能作一個共青團員感到自豪,這對我一生事業(yè)的成就將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但卻沒有要準備犧牲什么的感覺。從這一點來講,我的思想基礎的確沒有革命先烈那樣雄厚。我應該向他們學習。
但是,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一想,我又否定了我這種想法。我是這樣想的:在過去革命戰(zhàn)爭的艱苦年代里一個革命者的最主要的任務是英勇殺敵,推翻反動派的統(tǒng)治。因此,在那個時候要參加革命,要入黨入團,現(xiàn)實生活首先要求革命者有吃苦受難、英勇犧牲的思想準備。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準備,就不敢參加革命,或者參加了革命,也經(jīng)不起嚴重斗爭的考驗,當遇到生命危險時,就會成為逃兵或叛徒。但是今天情況大大大不同了國內戰(zhàn)爭沒有了,反動派已經(jīng)被打倒了,人民掌握了政權,我們從小生活在革命隊伍里,并不需要冒什么危險,自然而然地也就是革命隊伍里的一員。而且今天個人職業(yè)和革命工作又是統(tǒng)一的,參加了工作,客觀上也就是為革命服務,也就是革命者。難道還能說今天青年也必須要有前人那種自我犧牲精神,才能參加革命,當一個革命者嗎?今天一個革命者的最主要的任務是積極勞動,建設社會主義。當然階級斗爭還存在,象徐學惠、劉文學等事還會發(fā)生,但是畢竟是極少數(shù),對于絕大數(shù)人來說,已不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因此我覺導對我們這一代青年來說,在入黨入團,參加革命的時候,沒有準備吃苦受難、甚至犧牲自已生命的決心,這是容觀必然的
現(xiàn)象。存在決定意識,既然客觀形勢和任務巳不是英勇殺敵而是積極勞動,卻要革命者抱有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已生命的決心,這是不合邏輯的。要知道,今天所得到的“不需要個人付出重大的犧牲”,是前人用犧牲精神換來的,也正是象王若飛同志那樣的革命前輩犧牲奮斗所追求的?,F(xiàn)在這個目的巳經(jīng)達到了,我們應該珍惜這個革命成果。在一定情況下是正確的東西,在另一種情況下,就不一定是正確的了。我們的思想不能落后于形勢的發(fā)展。在今天和平建設的環(huán)境里,就是沒有吃苦受難、英勇犧牲的精神,只要積極勞動,努力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就是個革命戰(zhàn)士。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對社會主義作出更大的貢獻,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革命者。因為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有這種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人,正如在革命戰(zhàn)爭中最需要有如王若飛同志那樣與敵人英勇斗爭的人一樣。
有的同志不同意我的看法,認為在和平建設時期的革命者,即使不要他隨時準備貢獻自己的生命,但在思想上必須樹立超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革命利益,當革命利益與個人利益發(fā)生矛盾時,要毫不勉強地服從革命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感到愉快。從原則上來說,這當然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我認為,任何原則都不是抽象的,都是和時間、地點、條件相聯(lián)系的。離開了當前的實際環(huán)境,生搬硬套是不能解決具體問題的,而且有時還會把問題弄得很糟。
在一般的個人利益無條件服從革命利益的問題上,今天也要具體分析。在過去革命戰(zhàn)爭歲月里,大敵當前,全黨全民的任務是拿起槍桿子打敵人,一切服從于戰(zhàn)爭。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個人利益,如個人的志愿興趣愛好家庭等等,都沒有條件給予照顧。因此,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這些個人利益應無條件地服從革命利益,這是毫無疑問的事。但是今天情況不同了,革命勝利了,我們巳經(jīng)有條件來滿足個人利益。今天祖國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是革命工作。因此今天不論到那里,做什么工作,都是為人民服務,都是在為社會主義大廈增添磚瓦。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學生志愿當科學家,就應該充分滿足他上學的愿望,沒有必要動員他去當農(nóng)民。這樣做既不損害革命利益,而且對革命事業(yè)更有利,因為個人的利益得到充分滿足,就能充分發(fā)揮他的積極作用,對社會主義作出最大的貢獻?,F(xiàn)在不是要以黨的總路線精神來衡量一切工作嗎?我認為總路線的最基本精神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人是建設社會主義中一切積極因素中最決定性的因素。只要把人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其他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今天已經(jīng)有條件滿足個人利益,仍不顧客觀情況大講無條件服從,這不僅對個人積極性的發(fā)揮有影響,而且對革命事業(yè)也不利。
有的同志說:一個革命者,應該象王若飛同志那樣,處處吃苦在前,得利在后,有舍已為人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我認為對“吃苦在前,得利在后”的問題,今天也要進行具體分析。在革命勝利以前,提倡吃苦在前是完全必要的。今天,情況大不同了,人民掌握了政權,正在為創(chuàng)造新生活而進行斗爭,整個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貢獻大的人(不論是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還是一般群眾)就可以享受較高的待遇,這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鼓勵人們積極勞動的一條重要原則。在這種情況下提出還要“吃苦在前,得利在后”,那又怎么能夠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呢?又怎么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相協(xié)調呢?如果說對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只能是要求他們更加積極的勞動,為多勞多得樹立一個榜樣。共產(chǎn)黨員、共青團員的先進作用,應該首先表現(xiàn)在勞動在前。如果在今天有條件提高生活的時侯,還一味要求吃苦在前,那我們革命的目的又是為了什么呢?
當然,我說了上面一系列的理由,并不是反對一個革命者應該為了革命事業(yè)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一個革命者的個人利益要無條件的服從革命利益,一個革命者應該有吃苦在前,得利在后,發(fā)揚舍已為人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不是的,我絕對不反對,對于具有這種精神的人還應該大加表揚。我只是說因為條件不同了,沒有必要把這些作為對和平建設時期革命者的普遍要求。
編輯同志,在最近一次團組織生活中,我把我的問題談了出來,引起了很大爭論。有些同志同意我的意見,認為在和平建設時期的條件不一樣了,就是不能以革命戰(zhàn)爭時期革命者的條件來要求我們。但也有很多同志不同意我的意見,認為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質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而且對我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參加革命和社會就業(yè)有什么區(qū)別?一個真正的革命者和掙錢吃飯的雇員有什么區(qū)別?我聽了很驚奇。我認為我是個共青團員,而且巳經(jīng)參加了革命工作,幾年來,我的工作雖然不算很好,但也不太壞。我是一個革命者,難道還有什么懷疑?難道在今天我們的國家里革命工作和社會職業(yè)還能有區(qū)別嗎?難道為社會主義積極勞動還不是革命者嗎?難道只做工作不拿錢或少拿錢才是革命者嗎?請您告訴我。
敬禮
上海讀者
張震19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