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緒宗
理想和志愿推動著人們前進
人都是向往著未來的?!拔覍硪魇裁??”這是每個人從孩童時代起,都在考慮的問題。一個懂得事情的小孩子,看到汽車“嘟、嘟、嘟”地敏捷地開過去,他會羨慕開車的司機,愿意將來當一個汽車的駕駛員;當他看到路口的交通警威嚴地指揮著來往的車輛和行人時,他會想:將來當一個警察該多好。等到進了學校,他明白社會分工是很復雜的,到底將來作個什么樣的人?這時他的考慮就更多了??梢?,對于未來的幻想和志愿,是每一個青年都要有的,而且也是應該有的。
一定的理想和志愿,是人類生活的一定目標,是把人的生活引向前進的力量。一個人有了理想和志愿,生活就有了方向,生活的目的性就明確起來了,就會使他朝著既定的理想和志愿一步步前進。因此,我們是極力贊成青年有自己的理想和志愿的。
但也不能說,一切的理想和志愿都是可以把人引向生活的高度的。如果一個人只想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庭,過一輩子溫飽安逸的生活,并不想對國家對人民有什么貢獻;那么,他的這種理想和志愿顯然是沒有什么價值的,這種人的靈魂顯然也是很渺小的。另外一些人也想作一番大事業(yè),但是,他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別人的痛苦上,借別人的勞動和血汗來養(yǎng)活自己;那么這種理想和志愿,就是非常丑惡的卑鄙的。像歷史上的一切暴君,像賣國賊胡適之流,就是這樣的人。他們雖然曾在歷史上顯赫一時,但他們終不免為萬人所唾罵,成為遺臭萬年的歷史上的罪人。
我們提倡青年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志愿,但不是那種只圖個人安逸享受,或是把個人的成就寄托在犧牲別人利益的基礎上的理想和志愿,而是那種把個人的力量和智慧用來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為國家為人民謀福利的理想和志愿,是盡量為國家為人民做一番大事業(yè)的宏偉的理想和志愿。這是一種十分寶貴高尚的理想和志愿。有了這種遠大、高尚、宏偉的理想和志愿。一個人就能變得更加勇敢和有力量,就能不斷奮發(fā)有為地向前猛進,就能把自己變成為一個堅強有力和十分高尚的人,就能推動我們?nèi)プ饕环幸嬗趪液腿嗣竦膫ゴ笫聵I(yè)。
加里寧說:“無論哪個時代,青年的特點總是懷抱著各種理想和幻想。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種寶貴品質。凡是一個意志熱烈和思想健全的人,決不能沒有幻想?!奔永飳幩f的理想和志愿,就是指那些要求變革現(xiàn)實生活和作一番大事的抱負。我們今天處在一個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時代,未來對于我們更加富有魅力,青年人對于未來自然抱著更加熱烈的理想和志愿。而且也正是這些熱烈的理想和志愿,才使今日的青年具有從來沒有的蓬蓬勃勃的朝氣和勇猛前進的力量。我們是歌頌這種遠大的理想和志愿的,我們也是十分同情和熱望青年有這種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的。
學生時代是長知識的時代,是摸索個人道路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如果能夠有著個人的理想和志愿,那就不僅使他有一個長遠的奮斗目標,即對眼前的學習也會起積極的影響和作用。他的學習就會不是單純被動地向老師承受課業(yè),而是有著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就會更加積極和主動,就會增強獨立思考和刻苦鉆研的精神。這樣,他就自然會比旁人要學得更好一些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明確了自己的理想和志愿以后,學習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確了。這個時候的學習,就會更加成為自覺的了。我們常說,要為祖國而學習,這是很必要的;但是只有這樣一個籠統(tǒng)的目的性還不夠。如果能夠明確自己將來要作一個什么樣的人,用什么樣的勞動去為祖國服務;那么學習就會不同,就會有更高的學習責任感和學習興趣,就會不僅在課堂上更專心地聽課,有興趣地鉆研學科,而且在課堂以外,在課余時間,也會去閱讀自己關心的書報雜志,獲得課堂上所不能得到的知識。我們且不說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是這樣學習的,只舉眼前極普通的學生為例吧:河北北京中學有一個優(yōu)秀學生,他在初中三年級時看了一本小冊子,談到原子能將給科學開辟
廣闊的前途。加上這以前他父親的影響和教育,他就立志將來學原子物理,用科學為國家服務。這幾年來,他除了注意基礎課的學習外,對理工科非常注意,課外也關心閱讀這方面的書籍,以致他的學習成績非常突出。這是說明遠大的理想和志愿對于空前學習的推動作用的一個例子。像這樣的同學是很多的。偉大的目的,產(chǎn)生偉大的毅力。每個學生是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志愿的。青年團組織、學校教師,也應該啟發(fā)誘導幫助學生很好地確定自己的理想和志愿。
這樣抹煞學生的志愿對嗎?
學生應不應該有自己的理想和志愿,似乎沒有什么爭論,但實際上這種爭論是存在的,實際上不贊成學生有志愿的人也還是有的。有些人雖然表面上并不反對學生有志愿,但碰到具體討論升學志愿時,就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比如在對學生進行升學教育時,有些人把考工科和著名大學看作是“好高鶩遠”、“個人名利思想”,把想考工科,看作是“趕浪頭”,想考師范,又說是“假裝進步”;……一個人選擇了個人志愿,不是被人說“脫離實際”,就是被人說“個人主義”。這實際上是否定學生個人志愿,是變相地反對個人志愿。
由于存在這種現(xiàn)象,便在學生中造成一種壓力,使好多學生不敢公開地談志愿,很多人干脆就不想志愿問題了,他們抱著消極的態(tài)度,不管學什么,只要考上一個大學就算了。顯然,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xiàn)象,這樣就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上進心,這究際上是取消了學生選擇志愿的自由,是對學生個人和國家都沒有好處的。
存在上述錯誤現(xiàn)象,僅僅是一部分教師和學生觀點的錯誤嗎?不是的。追本溯源,我們應該看到這是幾年來在升學志愿指導上一種錯誤思想的影響。我們還記得,在去年的有些報刊上,就曾有過和上述錯誤觀點一樣的宣傳。這種宣傳把學生的正當愿望都說成是資產(chǎn)階級個人“名譽”“地位”觀念,說什么想考工科、愿意進本科、想上著名大學、愿到首都上學等,都是資產(chǎn)階級個人主義的思想。這種論調(diào)是十分錯誤的。為了扭轉這種錯誤宣傳的影響,為了鼓勱學生正確地選擇個人志愿,為了幫助教師們正確地指導學生選擇升學志愿,有必要公開批判這種錯誤的宣傳。
既然學生可以有個人的理想志愿,正當?shù)睦硐牒椭驹缚梢约訌妼W生的學習熱情,推動他們更好地前進,那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在升學問題上,就不應該否定他們有志愿。一般的中學生各方面都還幼稚,他們自然不可能很確切具休地知道祖國的需要,每一專業(yè)的重要意義,選擇什么志愿更適合自己。因此,他們在升學志愿等問題上,即使有些不正確的看法,也是不足怪的??梢杂谜娼逃霓k法,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不應當不加分析,隨便扣大帽子,甚而抹煞他們合理的想法。
我們國家正在開展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建設,特別是社會主義工業(yè)建設,因此很多青年希望自己能夠參加國家社公主義工業(yè)建設,希望學習工科,也是一種正常的趨勢,而且是應當被鼓勵的。當然,適應我國各項建設需要的各科系都是很重要的,如師范的招生任務在歷年都是很大的,這就說明培養(yǎng)師資也是當前學校教育的迫切任務。我們在幫助學生選擇志愿時,也應加以強調(diào)。為了照顧國家全面建設的需要,還要對其他如財經(jīng)、政法、農(nóng)林、俄文、休育等科系的重要性,也作必要的教育。也就是說,要使學生認識工科重要,其他各科也重要,學任何科系同樣可以在將來對國家有所貢獻,不能認為除了工科以外其他科系都值不得學。那些想考工科的學生,如果因為某些原因而達不到學工的目的,就座該學旁的科系。但這是很明顯的,學生志愿投考工科不能算錯誤,正像學生投考師范或其他科系不能算是錯誤一樣。
專修科和本科都是為國家培養(yǎng)建設人材,因此都要求招收質量較高的學生。如果有人輕視專修科那是不對的。但是本科學習的期限較長,如果學生愿意多學習一點知識面志愿投考本科,這決不能算什么錯誤,也正如學生因為愿意早些參加國家建設工作面志愿投考專修科不能算是錯誤一樣。
學生愿意報考著名大學,也不能算作錯誤。著名大學不是捧出來的,這與無聊的有閑階級捧名角不同,而是由它本身各方面的條件和歷史上的成就得到的。歷史較長,基礎較好的學校就得到社會上較多的信任,這是自然的趨勢,是無可非議的。想考著名大學,以便得益更多一些,這又有什么不好呢?自然,我們應當使學生認識,如果考不上著名大學,就應該到其他學校安心學習,因為其他學校同樣是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的。但不能因此認為想考著名大學就是資產(chǎn)階級思想。蘇聯(lián)著名的莫斯科大學每年投考的學生都大大超過蘇聯(lián)國內(nèi)其他大學,難道說那么多的投考莫斯科大學的學生,也都是“好高騖遠”、有資產(chǎn)階級的“名利觀點”、“個人主義思想”嗎?
同樣,青年學生愿到全國政治、文化的中心——首都來上學,更是一種好的現(xiàn)象,絕不是什么錯誤。我們大概還沒有忘記,過去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南京,那里雖然也有大學,但是很多學生都不愿到南京去讀書,大家討厭它,因為那里有國民黨的罪惡統(tǒng)治。這是反映了國民黨的不得人心。今天青年們都愿意到北京來上學,這正表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政府深得人心,全國青年向往中央,這是很好的事情。自然,如果所有青年學生都要到首都上學,那末首都的高等學校也無法容納得下。但正確的辦法也不是不恰當?shù)胤磳W生投考首都高等學校的正確志愿,而是要全面地向他們解釋,在考不進首都或其他大城市的高等學校時就應愉快地進入其他地方的高等學校學習;因為這同樣可以學到知識,為祖國服務。
總之,在升學問題上我們只是主張,當個人志愿與國家需要矛盾的時候,青年學生成該放棄個人志愿,自覺地適應國家的需要。絕不應該去反對學生選擇自己所希望的地點、學校和科系;如果擔心投考志愿太集中,因而對學生正當?shù)耐犊贾驹讣右云娴呐u,實際的結果,就會是:接受“批評”而積極響應號召的,主要將是學生中的黨團員和思想進步的積極分子,他們才肯帶頭不考工科,不考首都的學校,不念本科等等。這實際上就是動員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從比較重要的學習崗位上撤退下來,而讓位給思想和業(yè)務都較差的學生。只要
我們認真地思索一下,就不難認識到,這將無形中給國家培養(yǎng)建設干部的事業(yè)造成多么大的損失。
我們馬克思主義者,并不排斥個人利益、而是主張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相結合,主張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有利于或不妨礙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完全是可以有個人的利益的。學生選擇志愿,如果在客觀上不違背國家的利益,并且有助于他去發(fā)展國家利益;那就不僅不算什么錯誤,而且是非常正確的。就是學生選擇個人志愿時,沒有很好地照顧國家的需要。因而產(chǎn)生與國家需要相違背之處,那也不應該加以打擊和諷刺,而是要明確地指出什么地方不對,耐心地向他們進行教育,幫助他們適應國家的需要。
有人害怕學生選擇了升學志愿后,將來在志愿未遂時,會不安心于專業(yè)學習,于是就不愿學生有自己的志愿。這實際上是“因噎廢食”的作法。我們承認,學生的志愿與國家的需要并不是沒有絲毫的矛盾的。這種矛盾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學校的招生是按國家建設的需要有計劃地安排的,而學生選擇自己的志愿是自發(fā)的,是不可能作統(tǒng)一的計劃的。這樣就可能產(chǎn)生這樣一種情況:有些專業(yè)投考的人數(shù)超過了需要,另外一些專業(yè)招不足需要的學生;再加上,我們今天高中畢業(yè)的學生數(shù)量、質量,還不能完全滿足大專學校招生的需要;這樣,就不能不使學生的志愿和國家的需要,發(fā)生一定的矛盾,這樣,就不能不使一些學生在升入大學時,必須改變他們的志愿,而適合全國的需要。但這個道理并非不可以使學生們信服,只要有關方面經(jīng)常注意向學生進行升學指導的教育,到必要的時候,學生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原來志愿,以適應國家的需要的。我們決不能因為學生的志愿將來可能與國家的需要發(fā)生矛盾,現(xiàn)在就不讓學生有什么志愿。這樣做,顯然是不合理的。
總之,對于學生的志愿,應該善于啟發(fā)誘導,而不要亂加干涉;應該多做教育工作,而不要強迫命令。今天的學生比過去大有進步,從前兩年統(tǒng)一分配的情況看來,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自覺自愿地服從了國家的統(tǒng)一分配的。因此,應該有充分的自信,相信今天的學生是會循著國家需要的軌道前進的。
要正確地幫助學生確定志愿
學生確立自己的志愿,是長期教育的結果;并不是一進學校就可以確定的。學生在長期學習中,對于某一學科有了特別突出的興趣,于是就有了終身愿意從事使用這門科學去工作的志愿。志愿和理想的確定,既然是長期教育的結果,因此就不能只是根據(jù)一時口頭愿望來考察,而應根據(jù)一個學生長期的興趣和學業(yè)成績來考察;有的母校,為了幫助畢業(yè)生考大學,不足采用細致的實事求是的做法,而是簡單地只用大會動員、學生之間互柏激動的心法來幫助學生選擇志愿,這是很容易出岔子的。在畢業(yè)前夕,好好地幫助學生們確定志愿是必要的,但仍必須耐心地細致地去做,實事求是地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沉去幫助他們,這樣才可能使學生們選定的志愿真正適合他們自己的要求和實際情況。
鑒于學生的理想、志愿對于學生的未來、以及現(xiàn)在的學習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同時為了使學生的理想志愿更切合國家需要,就不能把幫助學生培養(yǎng)志愿的工作當作一件臨時的工作,等到學生畢業(yè)時才進行宣傳教育,而是應該把它當做一件經(jīng)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來做,要經(jīng)常向學生全面介紹國家需要,經(jīng)常通過課堂教學以及課外的研究參現(xiàn)等活動來幫助學生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和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愿。我國的許多學校就是這樣幫助學生的。例如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女子中學,就成立了許多課外研究小組(如數(shù)學、化學、文學、地質、航空模型、無線電等)。這些小組經(jīng)常通過研究、訪問科學家和作家,進行科學實驗等有趣的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慢慢就幫助學生們更深刻地了解和愛好某種科學,因而樹立了自己的理想和志愿。這些經(jīng)驗是值得發(fā)揚的。
確定了理想和志愿,就確定了學生的一生的努力方向。這是學生自己的事,也是學校教師、青年團組織的事;為了把每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為有遠大理想和志愿的人,讓我們認真地把這個工作做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