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
隆冬時節(jié),跟妻回娘家。
一到家,妻便忙碌開了,每次都是如此:屋里屋外掃一遍,燒水抹桌,搶過岳母手中的竹籃,去擇菜清洗,然后再生火做飯……受妻的影響,我也沒閑著,給她打打下手。
“回來一路辛苦,你倆都歇會兒,別搶著干活。”岳父母過意不去,插不上手的他們,在一旁不停地勸說。妻子笑笑,手里的活依然不停。
搶著干活,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對懂事孩子的最好評價,勝過贊揚其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表明孩子勤勞,有自覺自發(fā)的勞動意識。這樣的孩子,生在誰家,父母都會感到欣慰和驕傲。
這樣的孩子,他們眼里有活,懂得心疼親人。搶著干的活,雖然都是些小活,如掃地、洗碗、挑水、打豬草、放牛羊,但卻能有效地分擔家庭多而雜的事務,讓大人能集中精力干重要的事,也讓自己養(yǎng)成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影響一生。
我大姐就是這樣的孩子,她不僅自家的活搶著干,到親戚家也是如此。兒時,我跟她去四個舅舅家拜年,每到一家,大姐都絕不會閑著,而是搶著幫著舅媽洗衣燒火、盛飯端菜,吃完后還幫著刷鍋洗碗、倒垃圾……我悄悄地問她,你是舅舅家的客人,為何還搶著干活呢?大姐說,可能是習慣了吧,看到就想干。舅舅、舅媽們呢,對大姐贊不絕口:“閨女真懂事,將來一定有出息?!?/p>
走上工作崗位后,大姐依然遇事愛搶著干,先后獲得過很多榮譽,成為單位和家族的驕傲,實現(xiàn)了當年舅舅、舅媽對她的美好期許。
有搶著干活的,就有懶得干活的,四體不勤者,大有人在。一位老者曾氣呼呼地跟我抱怨他懶手懶腳的孫子:“站在那兒就像個樹樁,坐在那兒就像個老佛爺,回家像就進飯店、賓館,坐等別人的服務,父母親人就是他免費的服務員。”
這樣的孩子,我也是見過的,辦公室曾來過一名實習生。可是,他每天只坐在電腦前瀏覽網頁,分內分外事一概懶得去做,就連去開水間灌個水,也不愿去干,誰會真心愿意教這樣的實習生呢?
每年春節(jié),子女回家過年,往往會忙壞父母,原因在于,子女不會搶著干活?;貋砗?,眼不離機、身不離牌,哪還有心思去搶著幫父母干活?父母心里有沒有不滿呢?當然有,只是因他們足夠寬容,笑而不語罷了。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勞動教育,首先要培養(yǎng)勞動意識,做到眼里有活,且樂意去搶著干,而不是視而不見,或觀望、徘徊甚至是躲避,更不是應付一下了事。
擼起袖子,搶著干活,是心中有愛、有責任者,敢于擔當、敢于付出者的高尚品性,這樣的品性很美。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在家庭、單位和社會中搶著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