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竹做魚竿
在我的童年,填飽肚子還算容易,但能有肉吃,那簡直是奢望。一天,我心里突然冒出個想法:要是能釣幾條魚回家,讓家人改善一下伙食,那該多好!于是,天還沒亮,我就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準(zhǔn)備做根魚竿,去村口的池塘釣魚。
天邊剛泛起一絲微光,太陽還在遠(yuǎn)處的山頭上懶洋洋地不肯露頭。我迎著熹(×i)微的晨光,歡快地穿過田間小路,去后山取竹子。
我費(fèi)了好大勁,終于來到山腰的竹林。一走進(jìn)竹林,就像進(jìn)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仙境。微風(fēng)輕拂,竹葉發(fā)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樂曲;風(fēng)溫柔地?fù)崦业哪?,帶來絲絲涼爽;空氣中彌漫著竹子的清香,我忍不住深深吸了幾口氣,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我撥開層層竹葉,終于找到一根合適的竹子。它拇指粗細(xì),枝干稍稍彎曲,硬度也剛好。我揮動柴刀,“咔檫”一聲,砍倒了這根竹子。
回到家,我用小砍刀仔細(xì)削掉多余的葉片,竹子瞬間變成一根細(xì)細(xì)長長的竹竿。接著,我拿起小刀,輕輕刮去竹竿上不平整的地方。最后,我拿出砂紙,耐心打磨有毛刺的地方。我一邊磨,一邊想象著鮮美的魚湯,饞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拔毛做浮標(biāo)
魚竿的竿身做好了,還差浮標(biāo)。我來到后院的雞鴨棚,踞起腳尖行走,眼睛像探照燈一樣搜尋目標(biāo),最終鎖定了一只白白胖胖、羽毛豐厚的鴨子。鴨子似乎察覺到了危險(xiǎn),“嘎嘎叫著,拼命往前跑。我在后面緊追不舍,好幾次都快抓住了,可手剛伸過去,鴨子用力一撲騰,又逃脫了。
最后,我把鴨子逼到死角,一把揪住它的翅膀,用力拔下一根最長的羽毛。鴨子疼得拼命掙扎,“撲通”一聲掉到地上,氣呼呼地叫個不停,我趕緊拿著羽毛逃之天天…
我細(xì)心地剪掉羽毛兩邊的毛,留下中間的羽軸部分,再把羽軸剪成大小相等的五段。接著,我用穿好魚線的針,一段一段慢慢從羽軸里穿過去。這活兒可考驗(yàn)?zāi)托牧?,稍不注意就會扎到手,我不得不格外認(rèn)真。
現(xiàn)在,就差魚餌了。我拿出空鐵盒子,來到田埂捉蚯蚓我用小鏟子輕輕翻開土壤,那些小蚯蚓就像在和我捉迷藏,紛紛從土里鉆出來。我用小刀把蚯蚓切成段,放進(jìn)鐵盒子,這些可都是吸引魚兒的“秘密武器”!
大魚拉鋸戰(zhàn)
我像一個奔赴戰(zhàn)場的小戰(zhàn)士,雄起赳地跑到村口的池塘。池塘的水清澈見底,水面上時不時泛起一圈圈漣漪,我猜那是魚兒吐泡泡!我迫不及待地一屁股坐在池塘邊,開始釣魚。
剛開始,水面平靜得像面鏡子,一點(diǎn)動靜都沒有。我緊緊盯著浮標(biāo),眼晴都不敢多眨一下。突然,浮標(biāo)動了一下,我心里一喜:“肯定是魚兒上鉤啦!”我興奮地一提魚竿,卻怎么也拉不動。原來是魚線被水草纏住了,狡猾的魚兒早就溜走了。
接下來幾次也不順利,不是魚線被水草纏住,就是根本沒魚兒上鉤。正午的太陽火辣辣的,地面被曬得滾燙,蟬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令人心煩意亂。池塘的水被我攪得有些混濁,魚兒似乎都躲起來睡午覺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心里越來越急,汗水不停地從臉上流下來。
就在我以為今天要空手而歸時,浮標(biāo)突然又動了一下,緊接著,五個浮標(biāo)劇烈晃動起來。我一下子來了精神,大喊道:“上鉤了!”我猛地站起來,雙手緊緊握住魚竿,使出全身力氣往后拉?!巴?,好沉啊,肯定是條大魚!”我興奮得滿臉通紅。
此刻,我和大魚就像拔河的對手,較上了勁。大魚在水里拼命往左游,力氣大得驚人,我感覺魚線都快被拉斷了。沒辦法,我只能跟著它的方向走,一邊走一邊小心翼翼控制魚竿。好在魚鉤緊緊鉤住大魚,它怎么也掙脫不掉。
過了一會兒,大魚速度慢下來,我看準(zhǔn)時機(jī),雙手握緊魚竿,快速向后跑。大魚沒反應(yīng)過來,被拉了好幾米??伤芸旎剡^神,又開始拼命拽魚竿。我一個跟跗差點(diǎn)摔倒,但我還是咬著牙堅(jiān)持著。
這時,太陽更毒辣了,一絲風(fēng)都沒有,悶熱得讓人喘不過氣。天空中隱隱約約出現(xiàn)幾朵烏云,“轟隆隆”,傳來了幾聲悶雷。不好,要下雷陣雨了!我心急如焚,拼盡最后一絲力氣,終于把這條大魚拉出水面。哇,好大的一條魚??!它渾身銀光閃閃,肥碩的身體在池塘邊的草地上撲騰著,我估計(jì)它最少有十斤重。
我費(fèi)了好大勁才把大魚裝進(jìn)桶里,開心地往家跑。這時,天已經(jīng)完全黑下來了,狂風(fēng)呼呼刮著,烏云翻滾,雷聲越來越響。不一會兒,雨就下起來了,道路泥濘不堪,我每走一步,鞋子都像被粘住一樣。但我一點(diǎn)都不在乎,滿心都是釣到大魚的喜悅。
回到家,我把大魚交給爸媽。他們高興極了,立刻做了一大鍋香噴噴的魚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鮮美的魚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注:文中的“我”系作者的父親。](指導(dǎo)教師:王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