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玩一個猜人名,哦,不對,是猜名人的游戲。我會分三部分講述這個名人的生平,每個部分都會給出線索卡,最后揭秘。同學們,開動腦筋,動用你們的知識庫,看看誰能在揭秘之前就猜出這個名人是誰!
線索卡一:放牛娃、勤奮好學
作為全村最不走心的放牛娃的爹,老王每天都覺得心好累。
這都是這個月第幾次了?隔壁鄰居又牽著牛找上門來了。
這回又是什么么蛾子?哦,牛沒人管,踩壞了人家的田……
好不容易賠禮、賠錢、賠笑臉地把鄰居送走,老王這一肚子火嘈嘈地往上冒,他把自家兒子提溜到眼前,結(jié)結(jié)實實就是一頓胖揍:三天兩頭記不住把牛牽回家,到底是你放牛還是牛放你?
放牛娃小王不是個很擅長解釋的小孩,再說,總是把牛放丟,也確實說不過去。他只好保持沉默,勇敢地直面老爹的“家暴”。
可事實上,小王放不好牛的原因是很正當、很勵志的。他總和牛失散,是因為他常常跑到學堂聽學生們讀書,一聽就是一整天,等到他想起放牛的本職工作來,牛已經(jīng)在全村溜達十八圈了。
像小王這種孩子,但凡托生在個書香世家,那都得好好栽培,畢竟這么好學的孩子可不多見。可惜他偏偏是個窮人家的娃,他的老爹只關(guān)心他能不能把牛放好。讀書?不要說學費了,燈油錢都很貴的好嗎?
然而,這并不能阻擋小王學習的步伐。家里沒有燈油不要緊,機智的他跑到了寺廟里,每天晚上就著佛像前的長明燈讀書。
夜半三更,一燈如豆這種背景,往往會讓人自動搭配一首驚悚懸疑風的背景音樂,營造出一種恐怖的氛圍。別說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了,就連大人也多半扛不住。
可小王每天晚上都在寺廟里認真讀書到天亮,根本顧不上害怕。他的內(nèi)心只有一個聲音: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
線索卡二:考運不佳、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個很有名氣的大儒聽說了這件事,覺得這孩子不一般啊,可不能讓他被放牛給耽誤了,便決定收他為徒。于是,放牛娃小王就成了大儒的弟子,幸福地徜徉在了學習的海洋之中。他長大成人后,成了遠近聞名的才子。
可是,小王的考運頗為不佳。不知道是因為他的文風和應試教育太不搭邊,還是因為他每次都發(fā)揮失常,小王參加了好多次考試,次次都名落孫山。
著名大儒傳人、本地十佳才子屢試不第,多次落榜,這就很尷尬了…
好在小王心很大,對于功名也沒什么執(zhí)念。他自嘲說:小孩子掛科多了都知道不好意思,我怎么能在這種事上糾結(jié)呢?干脆不考了吧,我要放飛自我,做自己喜歡的事!
于是,他一把火燒掉了自己所有的功業(yè)文章,雇了艘船,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一路上,他游覽名山大川,結(jié)交了很多朋友。每天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觀光,約飯,吐槽。
是的,我們的才子小王,不但學問很好,還精通一項特殊的技能:吐槽。尤其是碰到“功名利祿”這個關(guān)鍵詞。只要一聊到這個,他的技能就會自動觸發(fā),火力全開。
曾經(jīng)有人想給他介紹工作,當個府衙里的小吏,相當于官老爺?shù)闹?。他懟回去說:我有田種,有書讀,日子多么愜意,你讓我天天抱著文書站在官衙里聽人呼來喚去?你怎么想的?
還有個朋友覺得他適合在史館里供職,想推薦他做官,他也沒跟人家客氣,說你推薦的這個地方,不出十年就變成狐貍跟兔子出沒的荒野了,你還做什么官,早點兒洗洗睡吧。
小王之所以對做官這么排斥,倒不是因為自己沒考上進士,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而是因為他出身貧寒,自小見多了達官貴人欺壓百姓的不平之事。在游歷中,他也看透了當時政治黑暗、亂世即將到來的真相。他有那么多的雄心
和抱負,可他沒辦法在這樣的現(xiàn)實里去實現(xiàn)
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官場這么黑,我想說拜拜
線索卡三:隱居、畫家、梅花
小王干脆利落地放棄了做官這條路,找了一片美美的山林,帶著妻子和娃,開始了避世隱居的生活。
他蓋起了三間小茅屋,自己開墾田地,種糧食,種蔬菜,種果樹,挖魚塘,每天人口之物都確保是純天然綠色無污染,每天放眼之處都是美好養(yǎng)眼的山水風光,日子簡直不要太愜意。
小王給自己起了個號,叫煮石山農(nóng)
他覺得這個號很應景。當年的放牛娃是那樣渴望成為一名讀書郎,等到真的成了讀書郎,卻又這么快離開了儒生仕途。人生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繞了一大圈,如今又回到了退隱種田這條路上。
好在山農(nóng)小王并不會抱怨命運弄人,他總能在各種境地之下找到方法自得其樂。他在居住的地方種了上千株美麗的梅花,連房子都題名為梅花屋,因為梅花是小王的最愛,甚至愛到了癡狂的地步。他喜歡梅花高潔孤清的氣質(zhì),崇尚梅花在冰雪中傲然盛開的堅韌。他還有個得意的技能,那就是畫梅。
小王畫的梅花和一般人不同,他只畫長在山中的野梅,不畫大宅門里養(yǎng)的官梅。因為宅院里種出的官梅,總免不了被人為地彎曲枝干,以逢迎人的喜好。而長于自然山水之間的梅花,枝干都是挺拔勁直的,有他心中向往的那種自由恣意的風致。
他最擅長的是墨梅,不用任何艷麗的顏料,只靠濃淡有致的墨色,也能把梅花畫得生動而富有神韻。他筆下的梅花繁茂勁健,格外有風骨,一掃纖弱嬌柔之感,讓人耳目一新,心生振奮。
對于墨梅,小王也有自己的解讀,他曾經(jīng)寫過一首梅詩: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個意思很明白了:我和我畫的梅花都是不走尋常路的,花里胡哨不是我的風格,高潔清正才是。
生活雖然很拮據(jù),但小王從來沒有為隱居這個選擇后悔過。曾經(jīng)他與一位很敬重的師長小聚,師長看他穿著破舊的衣服,鞋子破了個大口子,腳趾都露在外面,很心疼。說像你這樣的人,明明可以靠才華謀個一官半職,為什么偏偏要和自己較勁呢?于是師長送了他一雙草鞋,勸他去做官。
小王笑而不語,很快就告辭離開了別說做官了,他連那雙鞋也沒拿,
人生如畫,畫如人生。小王性格特立獨行,就像一株在山野間盛開的梅花,肆意生長。
有人見過他在大雪天赤腳爬上山峰,在白茫茫的天地間喜悅地高呼,贊嘆這澄澈的冰雪,使他內(nèi)心寧靜祥和。
有人見過他頭戴高帽,身披蓑衣,腳踏木屐,在城鎮(zhèn)中提劍高歌,視旁人的指點哄笑如無物。
有人罵他為狂生,有人詬病他性情怪異,但小王始終還是那個小王,不管是放牛娃小王,還是才子小王,抑或是山農(nóng)小王,他始終保持著鮮明的個性,固執(zhí)地堅持著自己選擇的路。
他是個我行我素的人,從內(nèi)到外都同樣的率真。唯一與他的風格相左的,可能只有他的名字。
答案揭曉
他叫王冕。
雖然一輩子遠離官場,與功名冠冕無緣,但王冕留下的詩文與墨梅卻流傳千古。他是元代文壇、畫壇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他的傳奇
人生,也讓無數(shù)后人稱頌和贊嘆。
猜對了的同學,一 幅王冕的《梅花圖》送 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