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
自然之美
漫步自然,萬物皆有靈。一泓江水、一池荷花、一場夏雨…都是大地寫就的詩行。當我們以童真的眼凝望山水,用細膩的心聆聽草木,便能從四季輪轉(zhuǎn)中觸摸生命的溫度。讓我們以文字為舟,在碧水青山間徜徉,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吧
(本期策劃 符敬)
在信中,我這樣敘說:“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我在海洋上遠航過,我在天空中飛行過,但在我們的母親河流長江上,第一次,為這樣一種大自然的偉力所吸引了?!?/p>
蒙朧中聽見廣播到奉節(jié)。停泊時天已微明。起來看了一下,峰巒剛剛從黑夜中顯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輪廓。起碇續(xù)行,我來到休息室里,只見前邊兩面懸崖絕壁,中間一條狹狹的江面,已進入瞿塘峽了。江隨壁轉(zhuǎn),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陽光,像橫著一條金帶,其余天空各處還是云海茫茫。瞿塘峽口上,為三峽最險處,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為三峽鎮(zhèn),瞿塘險過百牢關(guān)?!惫艜r歌謠說:“滟瀕大如馬,瞿塘不可下;滟瀕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瀕大如龜,瞿塘不可回;滟瀕大如象,瞿塘不可上?!?/p>
這“滟瀕”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對準峽口。萬水奔騰一沖進峽口,便直奔巨礁而來。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萬鈞,船如離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會撞得個粉碎?,F(xiàn)在,這巨礁,早已炸掉。不過,瞿塘峽中,激流澎湃,濤如雷鳴,江面形成無數(shù)漩渦,船從漩渦中沖過,只聽得一片嘩啦啦的水聲。過了八公里的瞿塘峽,烏沉沉的云霧,突然隱去,峽頂上一道藍天,浮著幾小片金色浮云,一柱陽光像閃電樣落在左邊峭壁上。右面峰頂上一片白云像白銀片樣發(fā)亮了,但陽光還沒有降臨。這時,遠遠前方,無數(shù)重巒疊嶂之上,迷蒙云霧之中,忽然出現(xiàn)一團紅霧,你看,絳紫色的山峰,襯托著這一團霧,真美極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反射出紅色寶石的閃光,令人仿佛進入了神話世界。這時,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繽紛:兩面巨巖,倒影如墨;中間曲曲折折,卻像有一條閃光的道路,上面蕩著細碎的波光;近處山巒,則碧綠如翡翠。時間一分鐘一分鐘過去,前面那團紅霧更紅、更亮了。船越駛越近,漸漸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筆立于紅霧之中,漸漸看清那紅霧原來是千萬道強烈的陽光。八點二十分,我們來到這一片晴朗的金黃色朝陽之中。
抬頭望處,已到巫山。上面陽光垂照下來,下面濃霧滾涌上去,云蒸霞蔚,頗為壯觀。剛從遠處看到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人們告訴我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它仿佛在招呼上游來的客人說:“你看,這就是巫山巫峽了?!薄敖颉碧柧o貼山腳,進入峽口。紅通通的陽光恰在此時射進玻璃廳中,照在我的臉上。峽中,強烈的陽光與乳白色的云霧交織在一起,數(shù)步之隔,這邊是陽光,那邊是云霧,真是神妙莫測。幾只木船從下游上來,帆篷給陽光照得像透明的白色羽翼。山峽越來越狹,前面兩山對峙,看去連一扇大門那么寬也沒有,而門外,完全是白霧。
八點五十分,滿船人都在仰頭觀望。我也跑到甲板上來,看到萬仞高峰之巔,有一細石聳立,如一人對江而望,那就是有著神奇?zhèn)髡f的美女峰了。據(jù)說一個漁人在江中打魚,突遇狂風暴雨,船覆滅頂,他的妻子抱了小孩從峰頂眺望,盼他回來。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他終未回來,而她卻依然不顧晨昏,不顧風雨,站在那兒等候著他一一至今還在那兒等著他呢!
如果說瞿塘峽像一道閘門,那么巫峽簡直像江上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船隨山勢左一彎,右一轉(zhuǎn),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開一幅絕好的風景畫。兩岸山勢奇絕,連綿不斷,巫山十二峰,各峰有各峰的姿態(tài),人們給它們以很高的美的評價和命名,顯然使我們的江山增加了詩意,而詩意又是變化無窮的。突然是深灰色石巖從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個巨大的驚嘆號;突然是綠茸茸草坡,像一支充滿幽情的樂曲;特別好看的是懸崖上那一堆堆給秋霜染得紅艷艷的野草,簡直像是滿山杜鵑了。峽急江陡,江面布滿大大小小的漩渦,船只能緩緩行進,像一個在崇山峻嶺之間慢步前行的旅人。但這正好使遠方來的人,有充裕的時間欣賞這莽莽蒼蒼、浩浩蕩蕩的大自然之壯美。蒼鷹在高峽上盤旋,江濤追隨著山巒激蕩,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織成一片。
十點,江面漸趨廣闊,急流穩(wěn)渡,穿過了巫峽十點十五分至巴東,已入湖北境。十點半到??冢藳坝?,船被推在浪頭上,搖擺著前進。江流剛奔出巫峽,還沒來得及喘息,卻又沖入第三峽一一西陵峽了。
西陵峽比較寬闊,但是江流至此變得特別兇惡,處處是急流,處處是險灘。船一下像流星隨著怒濤沖去,一下又繞著險灘遷回浮進。最著名的三個險灘是:泄灘、青灘和崆嶺灘。初下泄灘,你看著那萬馬奔騰的江水會突然感到江水簡直是在旋轉(zhuǎn)不前,一千個、一萬個漩渦,使得“江津”號劇烈震動起來。這一節(jié)江流雖險,卻流傳著無數(shù)優(yōu)美的傳說。十一點十五分到秭歸。據(jù)袁崧《宜都山川記》載:秭歸是屈原故鄉(xiāng),是楚子熊絳建國之地。后來屈原被流放到汨羅江,死在那里。民間流傳著:屈大夫死日,有人在汨羅江畔,看見他峨冠博帶,美髯白皙,騎一匹白馬飄然而去。又傳說:屈原死后,被一大魚馱回秭歸,最終從流放之地回歸楚國。這一切初聽起來過于神奇怪誕,卻反映了人們對屈原的無限懷念之情
秭歸正面有一大片鐵青色礁石,森然聳立江面,經(jīng)過很長一段急流繞過泄灘。在最急峻的地方,“江津”號用盡全副精力,戰(zhàn)抖著,震顫著前進。急流剛剛滾過,看見前面有一奇峰突起,江身沿著這山峰右面駛?cè)ィ椒遄竺鎱s又出現(xiàn)一道河流,原來這里就是王昭君的誕生地香溪。它一下就令人記起杜甫的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蔽覀冞b望了一下香溪,船便沿著山峰進入一道無比險峻的長峽一兵書寶劍峽。這兒完全是一條窄巷,我到船頭上,仰頭向上望,只見黃石碧巖,高與天齊,再行駛一段就到了青灘。江面陡然下降,波濤洶涌,浪花四濺,你還沒來得及仔細觀看,船已像箭一樣迅速飛下,巨浪為船頭劈開,旋卷著,合在一起,一下又激蕩開去。江水像滾沸了一樣,到處是泡沫,到處是浪花。船上的同志指著巖上一片鄉(xiāng)鎮(zhèn)告訴我:“長江航船上很多領(lǐng)航人都出生在這兒…每只木船要想渡過青灘,都得請這兒的人引領(lǐng)過去?!边@時我正注視著一只逆流而上的木船,看到這青灘的聲勢十分嚇人,但人從洶涌浪濤中掌握了一條前進途徑,也就戰(zhàn)勝了大自然了。
中午,我們來到了崆嶺灘跟前,長江上的人都知道:“泄灘青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guān)?!笨梢娖鋬措U了。眼看一片灰色石礁布滿水面,“江津”號卻拋錨停泊了。原來崆嶺灘的狹窄航道只能過一只船,這時有一只江輪正在上行,我們只好等下來。誰知竟等了那么久,可見那上行的船是如何小心翼翼了。當我們駛下崆嶺灘時,果然是一片亂石林立,我們簡直不像在浩蕩的長江上,而像在蒼莽的叢林中尋找小徑跋涉前進了。
(選自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劉白羽散文》,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