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edingof a NewNational Approved High Protein Soybean Variety Zhechundou 2018
YU Xiaomin,F(xiàn)U Xujun, YANG Qinghua,JIN Hangxia,ZHU Longming (InstituteofCropandNuclearTechnologyUtilization,Zhejia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angzhou30021
浙江省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四季分明、氣溫適中、光照充足、雨量豐沛,全省地形地貌多變,耕作形式多樣,形成了繁多的作物種類和豐富的種質資源[1]。大豆品種豐富、類型多樣,根據(jù)其用途可以分為兩大類:鮮食(菜用)和籽粒(加工),是近10年浙江省內種植面積較為穩(wěn)定的主要旱糧作物之一[2]。大豆加工業(yè)在國家政策持續(xù)扶持、補貼增加、大豆銷售價格穩(wěn)步上漲的形勢下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浙江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明顯增強;同時,種植大豆(尤其是籽粒大豆)的綜合優(yōu)勢也相當突出,在浙江省新墾造耕地和“非糧化”整治耕地中發(fā)展?jié)摿薮蟆?/p>
無論是育成品種,還是地方品種,在浙江大面積種植的籽粒型大豆品種中,普遍以高蛋白類型為主,以其作為原料加工而成的大豆制品產量高、品質好,深受當?shù)叵M者的歡迎[3。但浙江地區(qū)近幾年育成的高蛋白大豆品種比較缺乏,生產上應用廣泛的高蛋白春大豆品種更是鳳毛麟角,在提升蛋白含量的同時兼顧豐產性、穩(wěn)產性是高蛋白育種的關鍵所在[4。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大豆育種與栽培研究室(暨杭州國家大豆改良分中心)在浙江省農業(yè)(旱糧新品種選育)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豆類新品種選育課題)的持續(xù)資助下,通過有性雜交的常規(guī)育種方法,選育出了長江流域春大豆高蛋白型新品種浙春豆2018。該品種生育期適宜、底莢較高、抗逆性強、豐產穩(wěn)產性好、籽粒較大、種子商品外觀好、蛋白質含量高,綜合性狀優(yōu)良,于2024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豆20241018。
1選育過程
2013年秋季以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選育出的中間品系35002(由浙春2010和浙H0431配置的雜交后代,經(jīng)多代篩選而成的純合品系)為母本,以高蛋白品種長江春1號(審定編號:渝審豆2010001)為父本配置雜交組合。收獲后的雜交種子 F0 于2013年冬季在海南陵水南繁基地進行加代繁殖(種子混收)。收獲的 F2 群體于2014年春季在院本部試驗農場(杭州)種植,根據(jù)熟期、產量等性狀并結合品質選擇優(yōu)良單株,于當年秋季(杭州本部農場)冬季(海南陵水基地)連續(xù)2代繁殖。收獲的 F5 株系于2015年春季繼續(xù)在院本部試驗農場(杭州)種植,根據(jù)產量、品質等性狀篩選得到目標株系,于當年秋季(杭州)冬季(海南)繼續(xù)加代繁殖。收獲的 F8 株系于2016年春季在院本部試驗農場(杭州)種植,并獲得穩(wěn)定的優(yōu)良品系。于2017年春季參加單位組織的新品系比較試驗,2018-2019年參加長江流域春大豆組聯(lián)合鑒定試驗,2021-2022年連續(xù)2年參加長江流域春大豆組區(qū)域試驗,2022年同步參加生產試驗(表1)。2024年12月29日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豆20241018。
2 品種特征特性
2.1農藝性狀根據(jù)2021-2022年長江流域春大豆組區(qū)域試驗結果,浙春豆2018生育期(從出苗當日至成熟時的天數(shù))平均97d,比對照天隆一號晚熟1d。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株高達 57.1cm ,底莢高 10.4cm ,單株有效莢數(shù)29.4個;植株主莖節(jié)數(shù)10.9節(jié),有效分枝數(shù)2.4個;單株粒數(shù)60.4粒,單株粒重14.2g ,百粒重 23.9g (表2);橢圓葉片,棕色茸毛,白色花瓣;籽粒橢圓形,種臍淡褐色,種皮黃色、微光。
2.2品質特性根據(jù)農業(yè)農村部谷物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測,2021-2022年浙春豆2018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別為 45.28% 和 46.28% ,粗脂肪含量分別為 18.20% 和 17.06%;2 年平均粗蛋白含量為 45.78% ,粗脂肪含量為 17.63% 。
2.3抗病性浙春豆2018大豆花葉病毒(SMV)流行株系SC3和SC7在幼苗階段分別經(jīng)南京國家大豆改良中心防蟲網(wǎng)室人工接種鑒定,該品種2021-2022年2年對2個SMV株系均表現(xiàn)為中抗;大豆炭疽病菌在始莢期經(jīng)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三明基地網(wǎng)室噴霧接菌鑒定,2021-2022年2年分別表現(xiàn)為中抗和中感(表3)。
3產量表現(xiàn)
3.1區(qū)域試驗2021-2022年參加長江流域春大豆組區(qū)域試驗,每個試驗點一般選擇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試驗田四周設置保護行,田間管理措施同當?shù)厣a水平。小區(qū)分布隨機排列,3次重復。2021年區(qū)域試驗第一年,浙春豆2018每 667m2 平均產量為 192.3kg ,比對照品種天隆一號增產 3.0% ,增產點率 53.8% ;2022年區(qū)域試驗第二年,該品種平均產量為 185.5kg ,比對照品種天隆一號增產3.3% ,增產點率 76.9%;2 年平均產量為 188.9kg ,比對照品種天隆一號增產 3.2% ,平均增產點率 65.4% (表4)。
3.2生產試驗2022年同步參加長江流域春大豆組生產試驗,種植密度與區(qū)域試驗的布置密度相同,結合各試點當?shù)厣a種植習慣,并且按照當?shù)厣a水平采取田間管理措施。小區(qū)分布隨機排列,2次重復。生產試驗浙春豆2018平均產量為183.8kg/667m2 ,比對照品種天隆一號增產 3.9% ,增產點率 80.0% (表4)。
4栽培技術要點
南方地區(qū)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選擇雨后晴好天氣及時下種,播種后建議覆蓋地膜保溫保濕。種植密度控制在1.67萬株 /667m2 以內,要求高畦、深溝,確保排灌水通暢。播種3d后及時噴施除草劑進行雜草防治,出苗后1周內及時進行查苗補缺,開花結莢期后需保證水肥供給[5-6]。
5 推廣應用前景
長江中下游流域的新墾造耕地一般存在耕層土壤熟化程度低、總體地力較差、灌溉保證率偏低等問題,而“非糧化”整治耕地通常存在耕地質量欠缺、基礎設施不足等問題,短時間內難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而大豆種植過程中產生的根瘤菌可以通過固定空氣當中的氮元素持續(xù)供給大豆的生長發(fā)育需要;且大豆秸稈徹底粉碎后還田耕作,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肥力[]。浙春豆2018集高蛋白、豐產、耐旱、耐貧瘠等優(yōu)良特性于一身,能夠滿足當前大豆生產全面發(fā)展、大豆產能顯著提升的迫切需求,是2023年12月《國家級大豆品種審定標準》修訂實施后通過審定的高蛋白南方春大豆新品種。該品種適宜在浙江、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和湖南北部,江蘇和安徽沿江地區(qū)春播種植,目前已在浙江省內及周邊地區(qū)示范推廣,有望為進一步滿足我國南方地區(qū)對高蛋白食用大豆的需求作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慧,懷燕,周偉軍,馮玥,王月星.浙江省大豆油料產業(yè)現(xiàn)狀及未來展望.浙江大學學報:農業(yè)與生命科學版,2023,49(4):454-462
[2]DongDK,F(xiàn)uXJ,YuanFJ,ChenPY,ZhuSL,LiBQ,YangQH,Yu XM,ZhuD H.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vegetablesoybean(Glycinemax(L.)Merr.)inChinaasrevealedbySSR markers.Genetic Resourcesand Crop Evolution,2014,61:173-183
[3]YuXM,F(xiàn)uXJ,YangQH,JinHX,ZhuLM,YuanFJ.Geneticandphenotypiccharacterizationofsoybeanlandracescollected from theZhejiangprovince inChina.Plants,2024,13:353
[4]李曉英,傅旭軍,袁鳳杰,楊清華,郁曉敏,金杭霞.大豆浙秋5號的選育與栽培技術.浙江農業(yè)科學,2022,63(7):1415-1418
[5]楊守臻,陳懷珠,唐向民,孫祖東,曾維英,賴振光.優(yōu)質春大豆新品種桂春豆111的選育.中國種業(yè),2022(3):109-111
[6]屈玉科,曹基秋,屈彪,劉圣鋒,岳鵬.國審大豆新品種圣豆102的選育.中國種業(yè),2023(6):119-121
[7]杜維廣,蓋鈞鎰.大豆超高產育種研究進展的討論.土壤與作物,2014,3(3):81-92
(收稿日期:202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