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論文編號:1674—2117(2025)14—0109—04
2023年12月15日,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在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大會上表示:“高等教育數(shù)字化要‘開辟新賽道,尋求新突破'。高等教育智慧階段要實現(xiàn)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的整體性變革,賦能學習者全面發(fā)展,形成教育全新生態(tài)?!敝腔劢逃切畔⒓夹g與教育的融合,利用信息化技術拓展和提升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助力學生全面掌握專業(yè)綜合知識,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皵?shù)據結構”課程主要內容為基本數(shù)據結構及常用算法。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要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筆者所在學校自2005年開設該課程以來,每學期定期開展“教-學-評”活動,并且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反映出傳統(tǒng)教學的三個“痛點”問題: ① 知識點多,基本運算多; ② 內容抽象,算法難度大; ③ 基本運算、基本算法難以運用。因此,在“智慧教育+”環(huán)境下,筆者優(yōu)化BOPPPS模型,重構教學流程,探索多元化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構建了線上線下BOPPPS智慧教學的新模式,以期有效解決“痛點”問題。
改良式BOPPPS智慧教學體系設計
筆者針對課程“痛點”問題,結合該課程理論性強、系統(tǒng)性強、應用性強的特點,及行業(yè)對新工科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以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構造生師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理念。BOPPPS教學模型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設有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導人(Bridge,B)、目標(Objective,O)、前測(Pre—assessment,P)、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Learning,P)、后測(Post—assessment,P)和總結(Summary,S)。筆者依據教學實踐對BOPPPS模式的六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調整,增加了在線學習(OnlineLearning,O)環(huán)節(jié),采用“課前-課中-課后”智慧聯(lián)動教學的方式重構教學流程,梳理課堂思政,探索多元化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構建了OBOPPPS線上線下智慧教學模式,如下頁圖所示。
OBOPPPS智慧教學模式實施
筆者將OBOPPPS智慧教學模式在學校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醫(yī)學信息工程、物聯(lián)網工程三個專業(yè)的課程中實施。下面,以“數(shù)據結構”課程中的《排序算法》一課為例,介紹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s]
1.學習通助力課前學習
課前學習主要包括在線學習、導入、目標、前測。學生在課前通過學習通平臺了解學習任務,進行在線學習、課前測試;教師通過后臺數(shù)據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目標達成度、學習需求以及偏好,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進行精準教學。
(1)在線學習
課前,教師在學習通平臺發(fā)布學習任務,推送精品慕課、公眾號文章等多種數(shù)字學習資源,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各種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
(2)導入
在上課的前一周,教師發(fā)布與課堂主題相關的討論“網購時商品的排列順序是怎么形成的?”,借助案例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同時發(fā)布算法發(fā)明者的生平事跡,讓學生體會算法的魅力。
(3)目標
教師通過學習通發(fā)布學習目標(如下頁表),讓學生明確學習排序算法的意義,明確應掌握的基本知識點,明確利用所學知識能完成的實踐任務,并有意識地提升個人素養(yǎng)
(4)前測
在開始線下課堂之前,教師在學習通平臺發(fā)布測試題(全部為客觀題,題目難度較低,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的算法思想的掌握程度),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以了解學生在線學習中的困惑,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2.雨課堂融入課中教學
線下課堂強調深度,教師通過“串項鏈”講授課堂重難點,通過雨課堂進行提問、彈幕、投票、測驗等課堂活動。學生如有疑問可以進行標記,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從而避免了“教”與“學”的分離,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形式單一,課堂平淡、沉悶的問題。線下課堂活動主要包括參與式學習、雨課堂后測、課堂總結。
(1)參與式學習
參與式學習是教與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才能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參與式學習主要在線下課堂進行,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完成?!杜判蛩惴ā芬徽n采用“半翻轉式”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課堂中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如頭腦風暴、分組討論、小組競賽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
例如,在課堂中,教師請四個小組各派一名成員講解插入排序、希爾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接著進行生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最后教師解答學生的疑惑。教師通過雨課堂的投票功能,結合綜合講解和回答問題兩個方面,選出最優(yōu)組別。
又如,在課堂中,師生共同分析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并且采用了多種教學手段。首先,利用雨課堂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希爾排序算法為什么是不穩(wěn)定的?”,然后通過舉例的方式與直接插入排序相比較,讓學生感受希爾排序與直接插入排序時間復雜度的差異。學生將演算過程寫在紙上,并拍照上傳到雨課堂,然后教師公布正確的答案。其次,進行頭腦風暴,教師設置問題,如“希爾排序先進行分組,組內采用效率更低的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為什么它的時間復雜度還更低呢?”,并通過雨課堂隨機挑選學生作答。學生回答如有不足,教師則進行補充。再次,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并指出“在冒泡排序算法已經正序的情況下,算法仍要繼續(xù)進行,如何解決該問題?”。最后,教師通過提問“快速排序和冒泡排序最壞時間復雜度相同,為什么快速排序更好?”啟發(fā)學生進行深度思考。
(2)雨課堂后測
課堂后測是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參與式學習后,教師利用雨課堂的答題功能進行隨堂測試,發(fā)布5道選擇題。題目設置為中等難度,每題設置1\~3分鐘的答題時間。通過答題數(shù)據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的預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并對薄弱部分進行補充講解。
(3)課堂總結
在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本節(jié)知識點,并讓學生進行總結和補充,使其充分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3.大數(shù)據驅動能力提升
布置課后任務的目的是進行查缺補漏和能力提升,通過分析學生在學習平臺上的行為數(shù)據,挖掘學生的學習難點、學習興趣,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問題,并針對性地制訂干預措施。它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即學習通后測、課后總結。
(1)學習通后測
學習通后測安排在課中和課后兩個階段,課中后測難度中等,課后側重于高階知識和難點知識。教師會在學習通平臺發(fā)布兩種類型的作業(yè):一種是知識測試,包括選擇題、填空題、算法設計等類型;另一種是綜合的實踐任務,該任務以項目為主線,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務。例如,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自主完成項目的數(shù)據結構設計算法設計存儲設計代碼設計工作,完成后進行系統(tǒng)測試、運行,最后以程序和項目報告的形式提交。
(2)課后總結
教師不僅要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還需結合學生的學習數(shù)據、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針對性改進,逐步完善教學設計。學生也需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撰寫學習筆記。
教學效果
1.泛在學習模式逐漸形成
在“智慧教育 +”環(huán)境下,本課程利用智慧教學工具打造了泛在化學習空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個性化、自主化的學習。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教師推薦的學習資源了解學科前沿等,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得到提升。
2.學生學習行為逐步改善
OBOPPPS學習模型的七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線上學習,任務點的完成率達到 97% ,線上測試的及格率達到了 96% ,線下課堂的專注度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3.學生學習能力穩(wěn)步提高
在教學中,以問題為導向,將理論知識與具體案例相結合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遇到問題可以應用所學算法靈活解決。
4.多元教學評價體系日漸 完善
基于OBOPPPS智慧教學模式的評價系統(tǒng),更加重視學生的參與,形成全面動態(tài)的評估體系。評價分為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估主要涉及在線學習進度、考勤、小組活動、項目實踐、線下課堂學習,總結性評價主要是期中和期末考試。
結語
OBOPPPS線上線下智慧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習通和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營造了泛在化教學環(huán)境,利用智能技術將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有機融合,創(chuàng)設了智慧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幫助及指導。
當然,筆者在應用該模式時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 ① 智慧教學工具與線下課堂的融合,使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頻次增加,導致線下課堂時間不足; ② 教師要準備大量新穎的趣味性強的教學素材,以及一些更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學習資源,這就給教學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 ③ 教師對智能教學工具不熟悉,導致信息化教學能力不足。后續(xù),在“智慧教育 +n 的大環(huán)境下,筆者將充分地利用智能教學工具的優(yōu)勢,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根本目標,持續(xù)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吳巖.數(shù)字化是影響甚至決定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問題[J.中國教育網絡,2023(12):1-2
[2]劉雨薇,李茹.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算法設計與分析”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41(09).62—6
[3]馬英杰,楊亞濤,肖嵩,等.“五位一體”通信原理課程智慧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科學,2024,51(10).129—134.
[4]鄧潔薇,梁曉萍.雨課堂和BOPPS教學模式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以“環(huán)境保護概論”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4(08):110—113.
[5]趙倩倩,魯曉雪.基于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學探索[J.計算機教育,2024(04):188-193.
[6]趙立紅,史冬巖,楊立平,等.數(shù)字賦能“機械制造基礎”新形態(tài)課程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4,43(07):143-147.
[7]蔣峻松,喬智,羅婧瑜,等.本科“審計學”課程 ∵SPOC+ 課堂 + 虛擬仿真實驗”三混合教學模式探討——以云南大學會計學專業(yè)為例[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25(S2):41-46.
[8]趙立紅,史冬巖,楊立平,等.數(shù)字賦能“機械制造基礎”新形態(tài)課程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4,43(07).143-147.
作者簡介:陳春燕(1981—),女,安徽蚌埠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醫(yī)學信息學。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教育教學研究一般項目(2022jyxm986);安徽省教育廳傳統(tǒng)專業(yè)改造提升項目(2022zygzts068);安徽省教育廳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2021xsxxkc170);安徽省高校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重點項目(2023jyxm0632);安徽省教育廳“四新”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023sx089);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23100454611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