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7-1737(2025)21-0031-03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生的寫作能力評價工作亟待變革與創(chuàng)新?!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倡導綜合素質教育,強調(diào)學生在寫作中不僅要展現(xiàn)語言運用能力,還要體現(xiàn)出深度思維、真實情感并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這種全新的評價視角,促使教師重新審視并構建適應時代需求的評價體系。
在這一背景下,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評價不再局限于對語法、結構和詞匯運用的正確性考查,而是要綜合考慮學生在表達個人觀點、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等方面的表現(xiàn)。如何在評價中體現(xiàn)這些新的要求,并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一、初中生寫作能力評價現(xiàn)狀
(一)偏重甄別和選拔功能,忽視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在初中階段,傳統(tǒng)的寫作評價體系主要側重于甄別和選拔功能,核心目標是通過標準化的測試和評分體系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篩選。這種評價方式通常圍繞規(guī)范化的寫作標準和考試要求展開,旨在通過明確的評分標準和評判依據(jù)來辨別學生的寫作水平。雖然這種方法能夠為學校和教師提供一種相對客觀的評價手段,但其局限性在于未能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多樣性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對于在傳統(tǒng)寫作測試中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單純的甄別和選拔機制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寫作能力被過于狹隘的標準所束縛,而他們的創(chuàng)意、情感表達和個人獨特的寫作風格被忽略,從而不能有效促進其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偏重教師一元化評價,忽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傳統(tǒng)的寫作評價模式以教師為主導,教師根據(jù)預設的標準和評分細則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判,從而形成了以教師為中心的評價體系。雖然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在評價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過度依賴教師的單一評價視角,可能會導致對學生的寫作評價結果過于片面。教師的評價標準和個人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對學生的寫作成績產(chǎn)生影響。然而,這種帶有主觀性的評價方式難以全面反映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潛力常受單一的評價角度限制,這削弱了寫作評價的全面性和公正性[1]。
二、初中生寫作能力評價的價值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終身發(fā)展
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全面評價能夠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優(yōu)點與不足,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提升意識。與傳統(tǒng)的單一評判標準不同,寫作能力評價更注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主動參與和自我反思,能促使學生在寫作中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定期進行寫作評價,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思維方式,這不僅有助于他們未來在學術領域取得進步,還為他們?nèi)蘸筮M入社會、面對職場挑戰(zhàn)提供了必要的技能支持。寫作能力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還對學生的職業(yè)生涯和個人成長起著關鍵作用。有效的寫作能力評價能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發(fā)展批判性思維,并提升學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在評價中加入對創(chuàng)造性表達、邏輯組織和情感表達的考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更全面的思維模式[2]。
(二)提供對學生寫作進步的客觀評價依據(jù)
在新課標背景下,對初中生寫作能力的評價為學生寫作進步提供了客觀的依據(jù)。這種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寫作能力的基本要素,如語法、詞匯運用和結構安排,還強調(diào)其作文的創(chuàng)意、邏輯性和語言表達的精準度。通過系統(tǒng)的評價,教師能獲得關于學生在寫作技巧、文體選擇、內(nèi)容組織等方面的具體反饋,從而精準識別學生的強項和有待提升之處。這種基于客觀評價的反饋有助于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寫作發(fā)展狀況,并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制訂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此外,客觀評價也能為學生提供明確的成長目標和進步方向,使他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促進自我提升。
(三)有利于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實施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往往過于關注寫作技巧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和實際寫作能力的提升?!墩n程標準》中涉及的寫作能力評價則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強調(diào)通過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全面了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這種評價方法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融入日常教學,強調(diào)寫作不僅是技巧的練習,還是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
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評價精準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需求,進而調(diào)整教學策略,以更有效地支持學生的發(fā)展。同時,教師還可以分析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反思和自評,了解學生在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和情感表達方面的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改進,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墩n程標準》所倡導的寫作能力評價體系不僅包括對學生作品的評價,還注重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鼓勵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持續(xù)的交流和反饋。通過布置定期的寫作任務和提供即時的反饋,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寫作進展和問題,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指導和支持。而學生也能在這種反饋機制中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寫作策略,逐步提升寫作能力。如此,初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將得到提升。
三、新課標背景下初中生寫作能力評價策略
(一)設計反映個人情感的寫作任務,進行情感表達評估
寫作任務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結構組織,還應重視學生對情感的真實表達,通過情感的體現(xiàn)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同時,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認知與表達能力而設計具體的寫作任務,可以引導學生探索內(nèi)心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個人經(jīng)歷和情感,并將這些真實情感融入寫作[3]。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系列反映個人情感的寫作任務。該課文中,魯迅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動描寫展示了自己童年時期的生活趣味以及對教育束縛的反思。對此,教師可要求學生對照課文寫一篇以“生活片段”為主題的文章,題目可以是《我的童年樂園》,也可以是《成長中的變化》。在《我的童年樂園》中,學生可以回憶自己生活中的樂趣與美好時光,描述自己在某個特定場景中的愉悅感受。這一任務旨在讓學生回憶并表達自己對生活中美好時光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其對寫作的興趣和情感投入。而在《成長中的變化》中,學生需描述自身在成長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變化及所感受到的不同,這要求學生不僅關注外在變化,還要深刻剖析自身情感的轉變及自己的適應過程。這種寫作任務鼓勵學生將個人情感和生活體驗融入文章,從而使文章更具真實性和感染力。
在進行情感表達評估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來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感表達水平。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設置詳細的評價標準,包括情感的真實性、表達的細膩度以及文字的感染力。通過評估學生在寫作任務中對個人情感的挖掘和表達,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情感的理解及其在寫作中的運用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和同伴互評,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寫作進行反思,并從同伴的反饋中獲得新的見解。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個別學生談話來進一步了解其在寫作中表現(xiàn)出的真實情感以及對任務的個人理解。這種個性化的評價方式,有助于教師更準確地把握每個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并有針對性地提供改進建議,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綜合考慮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合理評價
在新課標背景下,對初中生寫作能力進行評價時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確保評價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結合課文《孔乙己》,教師可設計一個專注于情感表達的日志寫作任務,評價的關注點在于學生如何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在任務設計中,教師要求學生在閱讀《孔乙己》的過程中,記錄對孔乙己這一角色及其悲慘境遇的情感反應。具體而言,學生應從同情、憤怒、無奈等角度出發(fā),詳細描述自己對孔乙己命運的感受,并運用課文中的具體情節(jié)來支撐自己的情感反應。評價標準可以包括學生是否能準確捕捉和表達人物情感、語言表達是否生動且有感染力、是否能合理運用文本中的細節(jié)來增強情感的表達。教師可通過這些細節(jié)來判斷學生對課文情感的理解深度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水平。
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寫作進行整體把握,不僅要評估語言的準確性,還要考查學生情感表達的真摯性和深刻性。學生的情感日志應展現(xiàn)出對孔乙己悲慘命運的真實反應與內(nèi)心感受。教師在評價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學生是否能夠準確理解課文中孔乙己的情感狀態(tài);二是學生的情感表達是否有具體的文本支持和合理的分析;三是學生是否能夠通過豐富的語言和生動的描繪將自己的情感傳達給讀者[4。通過這樣的評價策略,教師不僅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人物情感,從而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化他們的情感共鳴,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語言應用能力,使其在寫作中更加自如地表達復雜的情感體驗。
(三)培養(yǎng)學生寫作思維,注重評價細節(jié)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開展練習,并注重評價細節(jié)。以《皇帝的新裝》為例,教師可以設計寫作任務,讓學生從“如果我是皇帝”或“如果我是旁觀者”的視角出發(fā),描述自己對故事的感受。這個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展現(xiàn)對皇帝愚蠢行為和臣民虛偽態(tài)度的情感反應,并結合自己對故事中孩子勇敢揭穿謊言這一行為的看法進行闡述。學生需在文章中分析皇帝因盲目自信而表現(xiàn)出的愚蠢,以及臣民為了自身利益而展現(xiàn)出的虛偽,同時表達對勇敢揭穿謊言行為的贊賞與敬佩之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準確的情感描述等來展示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寫作水平。
在評價學生的寫作成果時,教師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評價學生是否能夠從所選視角出發(fā),真實且深刻地表達對皇帝新裝事件的感受,關鍵是要看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地運用文本中的細節(jié)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并在描述中展示出深層的思考和情感。第二,教師要評價學生對事件的分析是否全面,是否能夠從不同角色(如皇帝、臣民、旁觀者的視角)角度出發(fā)進行合理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見解。第三,教師應關注學生寫作的邏輯性和條理性,評價學生是否能夠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并有效地組織文章結構。通過這些細致的評價,教師能夠全面把握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他們在思維深度、情感表達和語言組織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5]。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生寫作能力評價需突破傳統(tǒng)評價觀念的束縛,強調(diào)評價的全面性和多樣性。這一轉變不僅回應了教育改革的要求,還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科學的評估依據(jù)。因此,設計更具情感性的寫作任務可以更準確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寫作能力和思維深度,這些創(chuàng)新措施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在表達自我、理解他人方面的能力,還推動了《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
參考文獻
[1]何源敏.初中英語寫作評價表設計的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4(3):52-57.
[2]袁一鳴.NAEP框架下初中語文議論文寫作評價量表的設計與實施[J].漢字文化,2023(S1):219-221.
[3]劉蜀黔,陳家堯.初中語文發(fā)展型學習任務群寫作評價框架設計[J].語文教學通訊,2023(26):69-71.
[4]劉文華.寫作評價量表設計的誤區(qū)及對策:以統(tǒng)編初中語文七下“文從字順”量表設計為例[J].語文學習,2023(5):68-72.
[5]宋宴賓.新課標視野下初中生寫作素養(yǎng)評價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黃漢基(1977.12-),男,福建泉州人,任教于福建省晉江市紫華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