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口老齡化與數字包容的時代背景下,聚焦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的辟謠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借助S- O- R理論模型,基于453份有效問卷數據,運用結構方程模型(SEM)方法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的健康辟謠信息質量,主要通過老年人的情感與認知路徑,間接影響辟謠效果;社會支持也通過老年受眾的情感和認知機制,對辟謠效果產生作用;而健康辟謠信息的辟謠力度則主要通過老年人的認知路徑,影響辟謠效果。
關鍵詞: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老年人群體;辟謠效果;影響因素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 291X(2025)08- 0143- 04
數字智慧化推動信息傳播機制和生成方式向開源化變革,致使大量真假難辨的信息廣泛傳播。老年人群體因對自身健康擔憂,在瀏覽社交媒體信息時更關注疾病診療、養(yǎng)生保健等健康信息,但其在健康素養(yǎng)、認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易受虛假健康信息影響。盡管有很多針對虛假健康信息的辟謠信息,但辟謠效果不盡如人意。分析影響老年人群體健康辟謠效果的關鍵因素,對提高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老年人群體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在健康辟謠信息傳播中扮演著重要受眾角色。健康辟謠信息的本質是信息輸出方針對受眾,以合乎邏輯的證明和實證依據為支撐,運用理性論證方式來呈現(xiàn)觀點,著重凸顯證據的可靠性以及論證的合理性,進而引導受眾基于客觀事實和嚴謹邏輯來接受其所傳達的觀點。此外,辟謠主體自身所具備的公信力和專業(yè)性也是增強其陳述可信度的因素,而這一可信度的建立往往依賴輸出方的良好聲譽、扎實的專業(yè)知識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在此基礎上,觀點輸出方若能與接收方之間建立起情感聯(lián)結,則可激發(fā)受眾的情感共鳴。通過契合受眾的情感需求和價值觀,促使辟謠受眾在情感層面認同并支持其觀點。然而,社交媒體上健康辟謠信息呈現(xiàn)出多模態(tài)的特征,不同健康辟謠信息所涉及的辟謠主題、辟謠內容及情景存在差異,
這導致受眾采納意愿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情形。若健康辟謠信息具有較高的說服力,那么社交媒體上的老年人群體用戶更有可能采納該信息并做出態(tài)度上的轉變,表現(xiàn)出愿意接納所接收到的辟謠信息的傾向,此時辟謠效果較為顯著;反之,若健康辟謠信息說服力不足,則辟謠效果欠佳。在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老年人群體對于健康辟謠信息的采納意愿究竟如何?又有哪些因素在影響他們的采納意愿?深入剖析影響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采納意愿的關鍵因素,對于提升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的采納率、降低虛假健康信息所帶來的危害,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此外,本研究通過文獻調研發(fā)現(xiàn),已有研究對象多未聚焦特定人群,鮮有圍繞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這一特殊受眾群體的辟謠效果展開研究。本文借鑒S- O- R理論模型,以辟謠效果為對象,構建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辟謠效果的影響模型。
一、理論模型構建
S- O- R理論模型將人類行為抽象為刺激(S)、有機體(O)、反應(R)3個連續(xù)部分,是構建外界刺激對個體心理及行為反應的重要理論框架。該理論動態(tài)地從刺激、有機體和反應三個維度對外部環(huán)境、用戶認知與情緒及后續(xù)行為變化進行清晰描述,應用于多個學科領域。如甘
春梅等人將人際互動因素和社會支持因素作為刺激因素,引入信任作為有機體因素,探究短視頻用戶間歇性中綴意愿影響因素,發(fā)現(xiàn)倦怠和心流體驗會顯著正向影響短視頻用戶的間歇性中綴意愿。綜上,結合本研究及已有研究對S- O- R理論模型的運用,本文以S- O- R理論模型為框架,研究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的辟謠效果。
老年人群體在社交媒體平臺接收到健康辟謠信息并受到環(huán)境刺激,基于個體健康狀態(tài)以及情感和認知反應產生相應的意愿態(tài)度,進而出現(xiàn)對健康辟謠信息進行點贊、評論或轉發(fā)等信息傳播行為。因此,本文以老年人對健康辟謠信息點贊、評論、分享等傳播行為作為衡量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的辟謠效果。基于上述思路,本節(jié)將以老年人群體為對象,基于S- O- R理論模型構建健康辟謠信息的辟謠效果影響模型,依次從刺激(S)、有機體(O)、反應(R)三個方面分析研究變量之間的假設關系。
(一)健康辟謠信息質量
健康辟謠信息質量是指健康辟謠信息內容中所陳述的論點及證據的完整性和邏輯性。當信息受眾接收到高質量健康辟謠信息時,其所帶來的影響顯著高于低質量的健康辟謠信息。同時,健康辟謠信息質量是用戶信息采納行為發(fā)生的基礎,影響著老年人群體對辟謠信息的感知可信度和感知可用性。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la:健康辟謠信息質量對用戶健康焦慮具有顯著影響;
Hlb:健康辟謠信息質量對用戶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影響;
Hlc:健康辟謠信息質量對用戶感知可信度具有顯著影響。
(二)辟謠力度
辟謠力度是指對謠言否定的強烈程度,其中主張力度的變化會影響受眾對信息有用和可信的感知程度。情緒社會信息理論認為情緒化的內容也會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對信息主體判斷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同的辟謠力度所蘊含的態(tài)度變化不僅會影響辟謠信息在辟謠傳播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還會影響辟謠受眾對辟謠信息的情感態(tài)度。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a:主張力度對用戶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影響;H2b:主張力度對用戶感知可信度具有顯著影響;H3a:態(tài)度力度對用戶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影響;
H3b:態(tài)度力度對用戶感知可信度具有顯著影響
社交媒體作為健康辟謠信息的傳播媒介,以發(fā)言人等級、媒介覆蓋度等特征為代表的行動力度也會對辟謠效果產生一定影響。例如,政府部門利用政務微博等官方認證類社交媒體進行輿論發(fā)聲時,此類辟謠主體往往投入更多精力和資源,對謠言信息進行事實核查和科學驗證,具備更高的權威性與可信度。故本文進一步提出以下假設:
H4a:行動力度對用戶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影響;H4b:行動力度對用戶感知可信度具有顯著影響
(三)社會支持
老年人群體對健康辟謠信息的理解、采納不僅依賴其自身的觀點,也受到其所處社會網絡的影響,對辟謠信息的有用性感知產生影響。同時,類似經歷或安慰性話語也能為其提供情感支持,增強老年人群體對健康辟謠信息的信任,緩解焦慮。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5a:社會支持對用戶健康焦慮具有顯著影響;H5b:社會支持對用戶感知有用性具有顯著影響;H5c:社會支持對用戶感知可信度具有顯著影響
(四)健康信息辟謠效果
健康焦慮是指個體在查找、加工和使用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過程中,因自身健康狀況感知到健康威脅和過度擔憂,進而影響用戶行為。王琳等人發(fā)現(xiàn)與交流對象分享有關健康焦慮的生活經驗和情緒方面的信息,有助于社交媒體健康焦慮患者緩解焦慮情緒。感知有用性是主體信息需求和信息價值的匹配。在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研究者借助信息采納模型、技術接受模型等經典理論闡釋了感知有用性對個體態(tài)度和行為產生的影響。感知可信度是指信息主體對于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內容或信息發(fā)布者的信任程度。對于患有相似疾病的人所傳播的健康辟謠信息,老年人群體可能選擇更加積極的采信行為。故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6:健康焦慮對健康信息辟謠效果具有顯著影響;
H7:感知有用性對健康信息辟謠效果具有顯著影響;
H8:感知可信度對健康信息辟謠效果具有顯著影響
基于上述分析,系統(tǒng)梳理影響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辟謠效果的影響因素。本文以社交媒體中的老年群體為研究對象,結合S- O- R理論模型,從刺激(S)、有機體(O)、反應(R)三個維度構建了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辟謠效果影響因素模型。
二、實證檢驗
本節(jié)以社交媒體老年人群體為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收集數據,采用結構方程模型方法對圖1中的理論模型進行參數估計和模型驗證,以實證檢驗分析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辟謠效果的影響因素及路徑。
(一)數據收集
本問卷在文獻調研和專家咨詢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問卷內容主要分為用戶基本信息和健康辟謠信息辟謠效果的影響因素兩大模塊內容。本研究正式調查問卷,共有題目34項。最終回收問卷495份,從中排除答題時間過短、極端答題等無效問卷,共保留有效問卷453份。
(二)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27.0對問卷樣本進行因子分析,利用Cronbach’s" 系數與組合信度(CR)值及因子載荷進行信效度檢驗。根據分析結果數據顯示,KMO值為0.937,Cronbach’s" 系數均在" 之間,量表顯示出良好信度,Bartlett球形檢驗X2值達到顯著性水平0.000,表明整體數據適合采用因子分析。同時,表中各變量AVE值均在" 區(qū)間范圍內,大于0.50臨界值,因子載荷全部大于0.70,說明本研究量表具有良好收斂效度。同時,本研究所有變量的AVE平方根值均為" 區(qū)間且大于所對應的潛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表明此量表所有潛變量之間區(qū)分效度優(yōu)良。
(三)模型檢驗與修正
本文采用結構方程模型驗證理論模型的有效性,并使用極大似然法對參數進行估計,以AMOS24.0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同時導入數據對模型進行驗證計算。本研究以" 為顯著性閾值。分析結果顯示,健康辟謠信息質量顯著影響健康焦慮(0.347)、感知有用性(0.253)和感知可信度(0.253),主張力度影響感知有用性(0.185)和感知可信度(0.202)。態(tài)度力度影響感知有用性(0.223)和感知可信度(0.253)。行動力度影響感知有用性(0.187)和感知可信度(0.147)。社會支持顯著影響健康焦慮(0.339)、有用性(0.152)、感知有用性(0.133)。健康焦慮(0.239)、感知有用性(0.277)、感知可信度(0.240)影響健康信息辟謠效果。隨后經過模型調整和數據計算,構建了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影響的模型,所有路徑系數均得到驗證根據模型適配度檢驗結果可知,模型擬合系數CMIN/DF、RMSEA、GFI、IFI、TLI、NFI數值分別為1.214、0.022、0.928、0.988、0.986、0.934。將本模型擬合系數與最優(yōu)標準值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具有較高的模型擬合度,路徑系數得到樣本數據支持。
三、結果分析與對策建議
根據對前文檢驗結果分析可知,本文所構建的社交媒體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的辟謠效果影響因素模型中,所假設路徑均得到數據樣本支持。結合本文所使用的S- O- R理論模型所劃分的刺激(S)、有機體(O)、反應(R)三個維度對實證研究結果進行分析討論
(一)結果分析
健康信息辟謠效果影響關系分析由路徑系數可知,健康焦慮、感知有用性、感知可信度都顯著影響健康信息辟謠效果,且感知有用性(0.277)的影響要大于感知可信度(0.240)和健康焦慮(0.239),是影響健康信息辟謠效果的關鍵影響因素。同時,感知可信度對健康信息辟謠效果的影響略高于健康焦慮。在焦慮情緒和對健康辟謠信息的有用性及可信度的感知下,老年人群體傾向于通過社交媒體分享這些信息。
2.健康焦慮影響關系分析
健康辟謠信息質量顯著影響健康焦慮(0.347)、社會支持顯著影響健康焦慮(0.339),且健康辟謠信息質量對健康焦慮的作用緩解略高于社會支持。結合調查問卷可知,近八成的老年人群體自評身體狀況一般或較差,他們在面對健康問題時依賴高質量辟謠信息,也傾向于尋求外界的情感支持以緩解焦慮。
3.感知有用性影響關系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健康辟謠信息質量(0.253)對感知有用性的影響高于態(tài)度力度(0.223)、主張力度(0.185)、行動力度(0.187)和社會支持(0.152)的影響效應,成為影響感知有用性的關鍵因素。根據上述影響關系和數值可知,健康辟謠信息質量顯著影響感知有用性,作為和自身健康密切相關且可能用于健康決策的信息,老年人群體更加在意健康辟謠信息能夠為其提供的信息實用價值。
4.感知可信度影響關系分析
由路徑系數可知,健康辟謠信息質量(0.253)對感知可信度的影響高于主張力度(0.202)、態(tài)度力度(0.253)、行動力度(0.147)、社會支持(0.133)對感知可信度的影響。根據上述的影響關系和數值可知,老年人群體有效做出健康決策以其感知到的辟謠信息質量高低
為基礎。辟謠力度所包含的主張力度、態(tài)度力度和行動力度會影響老年人群體對健康辟謠信息可信度的感知。社會支持對感知可信度具有正向的影響,表明老年人群體同質化社交和電子健康素養(yǎng)水平較低,導致其更容易對同一社群或家人所提供的健康辟謠信息采信。
(二)對策與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本文給出以下建議:
析精剖微,提高健康辟謠信息質量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健康辟謠信息質量是影響老年人群體辟謠效果的關鍵。在內容上,應重視生活需求且契合社會熱點的健康謠言信息。在呈現(xiàn)形式方面,應關注健康辟謠信息發(fā)布的媒介豐富度和及時性,提供可靠的信息來源和專家信息。
培育“主動健康”理念,落實“數字反哺”理念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群體的健康素養(yǎng)不高,導致辟謠效果難以實現(xiàn)。因此,應通過傳統(tǒng)媒介和新興社交媒體等多種渠道,向老年人群體普及正確的辟謠知識和健康信息,以多種形式的反哺措施,提高老年人群體的健康素養(yǎng)和數字素養(yǎng)。
四、結束語
本研究通過對社交媒體中健康辟謠信息對老年人群體辟謠效果的深入探討,實證分析驗證了理論模型的適用性。研究揭示了老年人群體在辟謠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辟謠平臺和輿情治理部門提供了實踐指導。然而,本研究仍存在局限性,未來研究中可采用實驗法加以改進和完善。
[責任編輯 郝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