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jié),莫斯科這座高緯度城市仿若被施以魔法,白晝與黑夜的界限變得模糊不清。在這近乎永恒的白晝之中,“白夜” 猶如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于城市仲夏的畫卷之上。太陽似乎對這片土地眷戀不已,只在天空留下短暫的間隙,那間隙恰似夢幻般的過渡,旋即便匆匆升起,再次為城市披上新一日的光輝。城外郊野,夕陽于晚上九點多才慵懶地沉向地平線,將天空暈染成一片絢爛的金黃。隨后,它緩緩褪去色彩,化作深邃的藍綢,與遠處的山巒、樹木在余暉中相互映襯,宛如一幅意境悠遠的水墨畫卷,在寧靜的夏夜徐徐展開。我們棲身的別墅,仿佛也被這靜謐的夜色所陶醉,靜靜地佇立在這如夢如幻的美景之中。微風輕柔地拂過,攜帶著田野間泥土的清新與草木的芬芳,為這寧靜祥和的夜晚增添了幾分詩意與浪漫。
獨自漫步在別墅庭院那條石徑小路上,我目睹著夕陽一步步沉入地平線。它的余暉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織女,輕揮織針,為大地披上一層淡紅色的輕紗,溫柔地包裹著世間萬物。而那晚霞,則恰似一位溫文爾雅的畫師,以柔和的色彩與細膩的筆觸,在天邊精心勾勒出一幅絕美的畫卷,紅、橙、黃的色調交織漸變,仿若一位身著霓裳羽衣的仙女,在夕陽的余暉中翩翩起舞。
此刻,靈感如泉水般奔涌而出,我揮毫潑墨,寫下了這首詩:
在綠樹成蔭的小路上徜徉,
清新的空氣濕潤了草木的芬芳,
呼吸間,如詩行般流淌,
書寫著大自然溫婉的華章。
那湛藍的天空吸引了我的目光,
白云就在我的身旁輕輕飄蕩,
耳邊的風聲,
像溫柔的手,輕撫我的面龐。
鶯啼鳥囀,歌聲此起彼伏,
交織成美妙的樂章,
宛如仙境降臨凡塵,
霓裳羽衣的仙樂飄蕩。
回京之后,在王罡老師的指導下,這首作品發(fā)表在中國文藝工作者聯(lián)合會的會刊《百花園地》上,讓這份獨特的體驗得以與更多人分享,也為那片土地上的美好留下了永恒的印記。在那座靜謐而雅致的別墅中,我仿佛置身于一方與世隔絕的凈土,內心深處的靈感之泉奔涌而出,那往昔混沌的思緒瞬間如撥云見日般變得澄澈分明。懷揣著滿心的熱忱與對文字的敬畏,我將這靈感肆意揮灑于紙間。散文《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此從我手中誕生,它攜帶著我的靈魂與情感,在文學的舞臺上綻放出璀璨的光芒,一舉奪得“世界華人文藝獎”一等獎。那一刻,我仿若聽到文字歡愉的低語,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力在為我歡呼。
我和孫女分處兩國,平日里難得一見。此次難得的朝夕相處,讓我得以深入走進她的世界,對她有了全新的認識。2020 年,她那充滿童趣的手繪作品《我的建設者父親》與《我們眼中的盾構機和中國叔叔》在中國新華網(wǎng)和中國鐵道建筑報上發(fā)表。當她帶著獲獎作品興奮地向我展示時,我眼前一亮。她的畫作線條流暢自然,色彩搭配明亮和諧,畫中的人物與場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讓我對她的繪畫天賦刮目相看。隨著我們互動的日益頻繁,她那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在我眼前徐徐展開。她眼中的好奇、言語里的純真、看書時的專注、手拿畫筆時的認真、面對困難時的堅韌,這些美好的品質宛如點點繁星,照亮了她稚嫩卻精彩絕倫的生命畫卷,也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點燃了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于是,筆尖飛舞,洋洋灑灑,《我的孫女》這篇散文便帶著溫度與深情躍然紙上。它承載著我們祖孫之間純粹的愛與細膩的情感,如同一只輕巧的小舟,駛入 “中華文壇名人名家風采杯” 精英大賽,在眾多佳作中脫穎而出,榮獲【卓越文學獎】的殊榮,為這段珍貴的祖孫情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充滿詩意的住所,我的思緒還沉浸于對往昔歲月的追溯與對當下生活的感悟之中,兒子的母?!赌箍拼髮W》便成為我筆下又一傾訴的對象。那一座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知識傳承的建筑,那些在校園里曾懷揣夢想、追逐知識的身影,都在我的文字里一一重現(xiàn),仿佛跨越時空與兒子的青春歲月相擁。
在捕捉靈感的旅程中,《伏特加》吸引著我深入探尋。從品嘗那醇厚而獨特的口感,到探尋其背后復雜精湛的釀造工藝,以及在俄羅斯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精神象征,我沉浸其中,難以自拔。那番深入的經(jīng)歷化作文字,流淌在文章里。而漫步于《阿爾巴特大街》時,古樸的建筑、熱鬧的人群、沿街的藝人和普希金的故居,無一不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故事。它們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卷,隨著我的筆觸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
當這些文章如同帶著希冀的使者,投向《世界經(jīng)典文學薈萃》時,它們得到了認可與厚愛,順利發(fā)表。更讓我驚喜的是,刊物為我開設了【孟志成散文專欄】,仿佛為我搭建了一個專屬的舞臺,讓我的文字有了更廣闊的空間去遨游,去觸動更多熱愛文學的靈魂。而我在這創(chuàng)作與收獲的旅程中,宛如手捧寶藏的行者,滿心歡喜又期待著下一段與文字相伴的奇遇。
說起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作品發(fā)表,我心中油然浮現(xiàn)出一個高大人物的形象—— 王罡老師(筆名老王、王子揚)。
我認識的許多文藝工作者和文藝愛好者,提及大型綜合性文藝媒體《百花園地》時,都不得不談及著名的“園主” 王罡老師。在我眼中,王罡老師是一位廣受歡迎,交口稱譽的智慧長者,他對我來說更是良師益友。作為博士生導師,他在我國社會的多個領域享有著名評論家的美譽。退休后,他在傳媒領域仍然身兼多種專業(yè)職務,扮演著中國文藝工作者聯(lián)合會會長的重要角色,更是《百花園地》會刊上刊作品質量把關和水平提升的終審人物。
在我文學之路的漫長旅途中,王罡老師宛如那高懸天際的啟明星,為我照亮前行的方向,成為我文學征程中的關鍵領航者。他悉心指導我創(chuàng)作出許多在某種意義上具有一定價值、分量和可讀性的詩歌、散文并將其成功推向具有一定權威性的媒體平臺得以發(fā)表。每當我手捧熠熠生輝的榮譽證書向親朋好友講述獲獎經(jīng)歷時,背后似乎都在回響著王罡老師那滿含深情與智慧的諄諄教誨,仿若都能窺見他為我循循善誘時的神情和專注目光。毫不夸張地說,沒有王罡老師的悉心指導與傾力相助,便不會有我今日在文學道路上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他在我的文學成長歷程中,在我的心靈深處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頁,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正當我即將為這篇文章畫上句號之際,一封來自中國散文學會的信件悄然而至,里面裝著我的會員證。我有幸成為 2025 年第一批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在山西省的 29 位入選者中,我的名字赫然在列。輕輕拿起那張承載著榮譽的會員證,沉甸甸的分量瞬間涌入心田,化作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這不僅是對我過往文學創(chuàng)作的深情認可,更是對我未來創(chuàng)作之路的殷切期許。我深知,“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唯有秉持這份堅定的信念,無畏艱難險阻,沿著文學的崎嶇小路奮勇攀登,才有可能在那遙遠的山頂,擁抱那屬于我的光輝。
作者簡介:孟志成,山西朔州懷仁市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詞研究會會員,朔州市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顧問,山西省品牌協(xié)會朔州品牌建設專委會副會長,朔州市醫(yī)師協(xié)會副會長。山西朔州桑干河文學總社九州文聯(lián)分社主席兼社長,青年文學家桑干河文學社社長,黃果樹文學朔州分社社長兼總編。作品發(fā)表于國內刊物并多次獲獎《我的母親》獲第三屆“茅盾文學杯”全國大賽金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榮獲【世界華人文藝獎】一等獎?!段业耐鈱O》榮獲第四屆“遼河源杯”征文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