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秋天還是個十六歲的少女。十六歲之前,秋天從沒有走出過木犁碘,她的眼里只有木犁碘上綿綿的山,木犁碘就是她的全世界。
木犁碘沒有中學(xué),秋天只能下山了,到五十多里外的縣城去上寄宿學(xué)校
秋天第一次到縣城,滿眼好奇地打量外面的世界。人多。車多。樓房多。污濁的空氣令她喘不過氣來,雜七嘈八的聲音直刺她的耳膜,秋天腦子里第一次蹦出一個詞:混濁。整個人都快要窒息。只要學(xué)校一放假,她逃也似的回到木犁碘,如同只歸山的小獸。哪里也不愿去了。
木犁碘比任何地方都強!小時候的秋天這么想,長大了更是這么想的。隨隨便便一棵樹,只要是長在木犁碘上,沐著陽光,迎著山風(fēng),立馬就有了不一般的氣質(zhì)。外面的人上了山,只要到了木犁碘,任何東西都像沾上了仙氣般,人也成仙了。
不識字的母親給她起秋天這個名字,她挑水的時候叫“秋天來”,種菜的時候喊“秋天快”,做晚飯的時候就早早地盼咐“秋天去”..母親一口一口地叫著“秋天”,秋天一聲一聲地應(yīng)著,直到她大了,
才知道秋天對靠天吃飯的山里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秋天是母親的依靠,父親走得早,只給母親留下年邁的奶奶和襁褓里的她。秋天的母親習(xí)慣了吃苦,母親咬著牙說:“每天一睜眼,三張嘴就是要吃飯的,我不苦不行。”
村支書重重嘆了口氣,他給秋天的母親出主意,讓她把自家空出來的木頭房子收拾干凈,只要有人來木犁碘村,就帶到她家來住宿吃飯,收錢的。秋天的母親哪里知道這叫“農(nóng)家樂”,連連擺著手:“山里人誰家來客還收錢?這哪行呀?”
鄭天語是秋天家第一個上門的客人。秋天悄悄地打量這個看起來很舒服的男人,他笑起來很和葛,說話慢條斯理。秋天模糊聽到村支書說他是省城里的專家,是專門來收集徽州的歷史資料的
鄭天語也看到了她,親切地問道:“這是誰家的小姑娘呀?長得真是水靈?!鼻锾祛D時羞紅了臉,村里沒人會用水靈這個詞。
村支書替她回答了:“她叫秋天,小姑娘勤快懂事?!闭f完招了招手,示意秋天趕緊去給客人倒杯茶
秋天端了杯茶水過來,特意放上兩朵自家摘的
菊花。這是去年她在自家屋前種的,摘下來曬干,曬干的菊花像帶著香味的金幣,飄在琥珀色的茶水上,舒展地綻放開了。
鄭天語笑著接過那茶,吸了口香,由衷地說了句:“真美?!?/p>
鄭天語在木犁哄住了一個多月,他走古道找石碑,挨家串戶去尋訪。秋天就成了他的“小向?qū)А保麄z翻山走村,背著黑色的尼康相機噻個不停。鄭天語拍美景也拍秋天,像要把所有的美都裝進那小畫子里。
秋天從鄭天語那知道了什么叫田野調(diào)查,知道了徽商、徽學(xué)、新安畫派……
他們在古道上找到塊“孤墳總祭”的石碑,鄭天語興奮得滿臉通紅,對著石碑拍了許多照片。秋天覺得這人太奇怪了,對著一大塊石頭又說又笑。鄭天語對秋天說這是徽州的祭祀。
秋天的眼睛瞪得老大的,不可思議地叫了起來:“可是我們?yōu)槭裁匆菁拦禄旰鸵肮硌剑俊?/p>
鄭天語擺了擺手,笑著說道:“野鬼原本也是人?!闭f完哈哈笑了起來,秋天見他樂得開心,也跟著似懂非懂地笑了起來。古樹枝頭飛來兩只百靈鳥,它們親熱地鳴叫著,聲音悅耳好聽,傳出好遠。
鄭天語說,誰來了木犁哄都不想走??墒撬€是走了。走的時候,他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說明年他還要來。
十八歲的秋天出落成大姑娘了。誰見了都說這姑娘美,美得不像山里的姑娘。
高考后同學(xué)們都無憂地去旅游放風(fēng)了,秋天乖乖地回到木犁哄,她要幫母親做事,她還指望著這來木犁哄住農(nóng)家樂的人多一點,自己就能攢上上大學(xué)的費用了。奶奶的身體像座經(jīng)不住風(fēng)雨的老木屋,一天不如一天了,需要人照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要來了。
鄭天語沒有食言,年年都來木犁哄:秋天一放假他就來了,冬天他要來木犁哄看雪,夏天他會來拍木犁哄上的月亮。雖然秋天告訴過他,木犁哄的春天也很美,但鄭天語說沒有你這位可愛的小導(dǎo)游,哪里都不美了。話是笑著說的,但秋天還是羞紅了臉。
這次鄭天語是專門開著車來的。他說要走訪的村子很多,地方又隔得遠,還是自己開車方便些。秋天第一次坐在汽車的副駕駛座上,感覺自
己比山中的小鳥飛得都快
一輛車載著兩個人,馳騁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鄭天語的車技很好,那輛黑色的越野車像黑色的駿馬跑得歡快。他們駛進一個村子,爬上一座山,或走過一段古道。兩人腳步不停,從太陽初升一直跑到月亮掛在天邊。秋天的小腦袋里蹦出個詞:浪跡天涯。
木犁哄的秋天處處耀眼美艷,閃著動人的光芒,銀杏樹烏柏樹披著一樹的紅黃葉,燦爛地立著,在陽光下妖嬈迷人。車子在山間彎彎繞繞地走著“S”形,鄉(xiāng)間溫潤的風(fēng)帶著草木的清香撫過他們的臉上。秋天的心里有只小鳥在一路歌唱著。
古老村子的村口都會設(shè)有水口。水口關(guān)系著一個村子的風(fēng)水,在這里,不但有水還有古樹。古木參天,綠蔭郁。木犁哄沒有水口,高山上長大的秋天第一次見到水口,她雙眼放著光,認真地聽鄭天語講徽州故事。
鄭天語說古村子的水口一定要緊。緊指的是收攏著,關(guān)系著整個村的命運。秋天邊聽邊尋思著木犁哄就沒有水口,一村人的命運又受著什么影響呢?
兩人踩著厚厚的落葉往那片古樹林走去,周圍安靜得只聽到沙沙的聲音,秋天覺得自己像是走進了片原始大森林,陽光從葉片中灑下來。鄭天語則對著株古樹久久站立。秋天湊上前去,只見樹上掛著的牌子:楓樹,樹齡五百年……
這棵樹都已經(jīng)在這里站了五百年了?秋天吐了吐舌頭,天真地問道。這牌子釘在樹干上,它不疼嗎?寫字的人是怎么知道這棵樹五百歲了?
鄭天語笑了,他的臉上漾起了些許皺紋,十分慈愛地說道:“愛都是互相的。纏綿,陪伴,就像這繞村的溪水、護村的青牛白象山,彼此纏綿,相伴千年。”
秋天認真地聽著,細細地想著,像窺探到了什么,心虛地抬頭循著樹干往上望,她發(fā)現(xiàn)自己面前是株千年的老銀杏樹,于是歡叫起來:“我們木犁哄的銀杏樹,奶奶說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公孫樹?!?/p>
鄭天語笑著點點頭,說道:“公孫樹可是爺爺種樹孫子得果,它們不緊不慢地生長著,一棵樹一站就是千年,確實是不易?!?/p>
鄭天語緩緩抬起頭,像看透了什么般,半晌又悠悠地說道:“慢是種幸福,看著它慢慢地長高,陪著它慢慢地長葉生果,走完四季……”此刻
的秋天多想自己就是株銀杏樹,讓時光能慢下來,停下來。
晨起的陽光從銀杏樹扇形葉片的間隙中灑下來,光線如同條條縷絲般穿透著整個林子,空氣中似有若無的漂浮物夢幻般地拉開一張網(wǎng),也拉慢了時間,讓人恍如隔世離空,從心底生出些不真實的幸福感來。
多年以后,那個午后的美好時刻,一直留在秋天的記憶深處,那片古樹林,滿身滄桑的男人,在她的記憶深處永遠地定格。
秋天在志愿表上義無反顧地寫下了考古系,她的成績足可以進入所很好的師范學(xué)院。母親默默地擦眼淚,她不知道一向懂事的秋天為什么會不顧家了。
秋天如愿去了省城。本科四年,繼續(xù)讀研,畢業(yè)后她成了鄭天語的學(xué)生。
秋天上大學(xué)后,木犁研就回去的極少了,她走后,母親就更加忙碌了,只有在空下來的時候才長嘆一口氣對村里人說
秋天畢業(yè)后留在省城,工作和學(xué)習(xí)把每天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一晃十年過去了,從少女轉(zhuǎn)眼到了大齡“剩女”。她習(xí)慣了空氣里混雜的味道,習(xí)慣了喝有漂白粉的水,習(xí)慣了忍耐高低不同的大小聲音,還要習(xí)慣著每天寫不完的報告,唯一讓她心安的是可以天天見到鄭天語。
鄭天語已從副教授轉(zhuǎn)到正教授,除了頭發(fā)少了幾根,他還是十年前的樣子,根本就沒變化。對于一個事業(yè)成功的男人,對于一個知名學(xué)院里的正教授,沒有變化就是最大的變化。
學(xué)院每年要申報的課題研究是件最令人頭疼的事,既要有新意,又要真正能挖掘出歷史來,還必須具有代表性。鄭天語苦思冥想好幾天,連每天堅持的八百米游泳都不游了,閉門謝客,專心地在找新課題。
秋天當(dāng)然知道鄭天語想要什么。于是一個午后,在鄭天語的工作室里,她遞上一杯美式咖啡,故作無心地問道:“您還記得我們拍過徽州孤墳總祭的碑,那照片還在嗎?找給我有用。”
鄭天語瞬間靈光一閃,連連說道:“對,對,太好了。我們的課題就是徽州碑刻的研究,這個課題太有意思了?!?/p>
要完成一件重分量的學(xué)術(shù)報告可不是件易
事,要有足夠的資料做支撐,需要大量的田野調(diào)查。秋天當(dāng)然是他最得力的助手,準(zhǔn)備資料,聯(lián)系,對接,打點好一切,兩人終于出發(fā)了。當(dāng)黑色的車駛出省城的市區(qū),秋天立刻覺得渾身輕快起來,她臉上漾起久久不見的笑容,像是輪明月掛回了天空
鄭天語的學(xué)術(shù)研究一向是以嚴謹出名,他收集大量的文字和圖片,必須是真實一手的,還專門拓下碑刻留下來作佐證。秋天當(dāng)然知道,他是擔(dān)心拍下的石碑就再也找不到了,這樣的事他們碰到太多太多。
石川村是個偏僻的小山村,車子開了半天,兩人又走了十幾里的山路,終于在村口找到那塊石碑。史書記載上有這塊清代的石碑,碑文上篆刻著古時禁殺耕牛的律例,它對徽州地方歷史研究有價值。第二天他們又去補些資料時,昨天還好好立在村口的那塊碑就不翼而飛了。
是有人看見他們昨天對著這塊石碑又是擦又是拍的,樣子像找到了寶貝,立了多年的石碑夜里就沒了影,像是從來沒有立過一樣,只留下一個深深的土坑,張著黑乎乎的口。
鄭天語被氣到無語,他焦急地對著圍過來的村民們苦口婆心地勸說。自己愿意出高價錢把石碑給買回來,只要那石碑可以立回原地,就是保留下來了。
看熱鬧的人來了一批又一批,都只是搖頭,他們咧著嘴在笑,那神情像是在看個紅著臉的傻子。
秋天也不解,問他為什么要買回石碑
鄭天語說道:“這塊石碑的使命就是立在這,搬走了就是斷了根,不把它立回原地,它就沒了生命。”鄭天語說這話的時候像位哲人,秋天久久地望著他,若有所思
鄭天語特別痛恨那些文物販子,他說好好的徽州就是被這些人給搬空了。連老祖宗的東西都賣,真的是只認錢了。
石碑找不到了。鄭天語回程的時候急得嘴上冒泡,連連怪自己,昨天為了抄碑文,他不應(yīng)該用刷子把石碑仔仔細細地洗了一遍,那些文物販子看到,以為這塊碑能值大價錢了……秋天覺得眼前這個老男人有時純真得就像個孩子。
田野調(diào)查是學(xué)術(shù)研究里最基礎(chǔ)的調(diào)查,就是像造座房子的地基,當(dāng)然越牢固越好。需要的一手資料很多,涉及的歷史年代久遠,涉及面也很
廣。他們到處尋訪,不肯放過一絲一毫的線索,可是效果并不好,大家的眼睛都盯著有價值的東西,沒有人會在意什么石碑。當(dāng)打聽到歙縣的燕窩村里有塊孝子碑,鄭天語當(dāng)然是喜不自禁,他們趕忙驅(qū)車循著去了。
燕窩村是木犁哄北邊的一座高山村,因交通不便,村子里的人都搬空了,早就成了當(dāng)?shù)氐目招拇?。它孤獨地立著,從空中俯拍,像極了一只展翅的燕子。孝子碑就在燕窩村口的涼亭里。碑體淺雕,碑文是清代翰林許承堯所書,記載著古時割肉救母的孝子故事。
鄭天語打量著這塊保存完好的石碑,激動地雙手顫抖,他小心翼翼地擦拭掉石碑上布滿的青苔,如同對待嬰兒一樣,他先是用抹布去擦,而后又用小刷子細細地刷。秋天見水壺里的水不多了,于是拿過水壺去打水。
陽光懶懶地照著這個小山村,仿佛述說著無人的私語般沉醉。秋天東瞧瞧西看看,這個高山村跟木犁哄有著太多相像的地方,沒了人群的居住,倒像是還原了一片清凈世界,多了份寧靜美好的感覺。秋天腳步輕快,根本沒有留意不遠處有雙眼睛正望著自己。
秋天在村子中間的位置找到兩個石頭的大池子。一上一下,一大一小,順坡而建,砌得方方正正的??梢钥闯錾厦娴某刈邮枪┐謇锶巳∷秤玫?,而下面那座大些的池子應(yīng)該是專門用來清洗物品的。在這樣高的地方建大水池,秋天想到了鄭天語說過的水口,難道這座高山村是有水口的嗎?
在池子不遠處,就立著兩株高大的銀杏樹,它們并排立著,樹干筆直。在這樣秋天的時節(jié)里,滿樹的葉子都是金黃,一身燦爛地立著。
秋天仔細地打量起四周,她邊看邊驚嘆,這座無人村的設(shè)計精巧,古人的智慧可見一斑??扇缃裥燎谀芨傻拇迕駛兌疾辉诹耍涣粝潞煤玫囊蛔遄?,在原地立著。
突然,秋天發(fā)現(xiàn)水池的臺階上有條通體金黃的“帶子”,那耀眼的黃“帶子”很長,橫在臺階上,一邊還垂下池沿。她好奇地順著“帶子”看上去,居然是條巨大的金蛇,它正支棱著三角腦袋斜著眼睛望著自己了。
秋天頓時嚇得臉色蒼白,雖然是山里的孩子,可她哪里見過這么大的蛇,頓時驚得腿腳發(fā)軟,愣
在原地,半天不敢動一下
那條金黃色的巨蛇像是極有耐心,也一動不動,保持著姿勢,靜靜地看著她
一人一蛇對峙著,不知道過了多久,秋天聽到鄭天語在遠處叫她,那聲音把她拉了回來,她得想辦法脫身。秋天不敢開口回答,只是慢慢地把腳往后退。一步,兩步……像踩在棉花里,急不得,也慢不得,如此退出一米多遠,她見大蛇還是靜立不動,就趕緊轉(zhuǎn)頭就跑,一身冷汗,根本不敢往后望。
秋天一口氣跑了回來,她氣喘吁吁地把看到大蛇的事講給鄭天語聽,聲音明顯變了腔,可鄭天語居然笑了起來,他以為秋天在跟自己開玩笑,他還在有條不紊地給剛剛貼上的宣紙撲水。
拓碑是個細致活,每一步都急不得慢不得。先清理碑面,再把宣紙鋪好,灑上水再用毛棕細細地左右拍平,等稍干些才能上墨,趁著點空隙,鄭大語站起身來說道:“走,我們再去看看。”
秋天咬了咬嘴唇,她可不想再去了。鄭天語卻呵呵一笑,說自己是鷹,蛇會怕他的。說完就顧自大步在前面走,秋天只得硬著頭皮跟在他后面,走近那方大池子,她遠遠聽到鄭天語在前面大聲地喊:“在哪里?蛇在哪呀?”
哪里還有那只大蛇的影子?石階上干凈得像被人仔細地掃過,什么東西都沒有。秋天使勁地揉了揉眼睛,心還在怦怦跳得厲害。
回程的車上,他們倆都沒說話,車子一路地開,路的雜草拍打著車輪,聲音特別刺耳。鄭天語清了清嗓子,試圖打破沉默,笑著問道:“你這么膽小,還是山里長大的孩子,一條蛇就把你嚇成這樣了?!?/p>
秋天這次并沒有笑,以往只要鄭天語說笑了,她也會跟著笑,可這次隱隱有種很奇怪的感覺,秋天覺得心口堵得厲害。鄭天語感到無趣,也就閉了嘴,專心開著車,顧自想起自己的事去了。
收集資料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十分順利,秋天和鄭天語覺得一路雖然累,但努力還是值得的。鄭天語的老同學(xué)不知道怎么知道了他到徽州的消息,打電話硬要約他們吃飯,說一定要盡盡地主之誼。這樣的宴請,秋天知道鄭天語都是一概回絕的,他不喜歡那種杯觥交錯的場面,而且他是糖尿病患者,不能喝酒,還要限制飲食。鄭天語說請他吃飯就是讓他減壽,叫他喝酒就是要他的老命。
可約他的人是鄭天語大學(xué)時的同學(xué),省內(nèi)知名的徽學(xué)專家,最重要的是,鄭天語要找的一手資料還要讓他指路。
秋天是穿著沖鋒衣和鄭天語一起去赴宴的。老同學(xué)訂的是當(dāng)?shù)刈罡邫n的徽味樓,徽派白墻黑瓦的包間,精美的雕刻,處處透出的是高雅的格調(diào)。秋天知道這些年徽州元素的流行,可總覺得跟自己的徽州生活差得很遠。鄭天語的老同學(xué)熱情隆重地迎接他們,身邊站著位婷立嬌艷的美女秘書長,穿著青花瓷圖案的旗袍,臉上的粉堆得厚,根本看不出年齡。老同學(xué)著肚子,很有排場地介紹著,美女秘書長是正宗的徽州女人,國家一級歌唱家。秋天心里思付著,從來沒見母親和奶奶們穿過旗袍,更別提還是青花瓷圖案的。
那美女秘書長鳳眼高挑,像兩個探照燈把他們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自來熟地說道,如此有緣,必須加上微信了。她邊說邊熱情地拿出手機,打開二維碼要加好友。秋天跟著鄭天語后也掃了一下,只見上面是個青花瓷的頭像,可她加好友的消息發(fā)過去了,好半天并沒通過。美女秘書長笑著說信號不好,忙著出去張羅倒酒起菜了。
鄭天語一副學(xué)院教授的派頭,和老同學(xué)寒暄著,彼此夸贊著。秋天已經(jīng)好久沒有聽過鄭天語用這樣的語氣去說話了,除了坐在主席臺上發(fā)言。美女秘書長像只花蝴蝶滿場飛著,倒酒和勸酒都是行云流水般流暢,就連一向不沾杯的鄭天語居然破天荒地喝上了,現(xiàn)場的氣氛很是融洽。
突然鄭天語側(cè)過身來,對低頭認真吃菜的秋天說道:“你們都是徽州女人,很像呀?!鼻锾煺A讼卵劬?,一副不明白的表情。她當(dāng)然知道鄭天語說的是那美女秘書長,可她并沒有馬上回答,心里想,臉上的粉這么厚,哪里看得出來呢?可是她是秋天,這樣的話是說不出口的。
美女秘書長不僅酒量好而且歌喉很美,酒過三巡,她大方地站起身來要獻歌助興,鄭天語帶頭鼓掌。美女秘書長笑盈盈地說,自己唱的徽州民歌上過央視,還拿了全國的大獎。鄭天語鼓得更歡了。美女秘書長站立起來,一雙美目向著前方,她雙手向前伸開,張開嘴從丹田流出,繞著包間里回蕩,讓秋天有種在劇院里聽高音女歌唱家的表演,如此徽州的民歌真的很讓人驚艷。秋天可是從小就沒有聽過這樣的徽州民歌,她真不知道自
己是不是徽州人了。可鄭天語卻興趣很高,一曲唱完,還站起來唱了段黃梅戲與她相和,像是遇到知音。秋天沒見鄭天語學(xué)過黃梅戲,只知道他喜歡開車的時候聽,這個時候拿出來唱,看樣子他今天喝了不少。
老同學(xué)第二天沒空,就讓美女秘書長帶路去甲路。第二天一大清早,美女秘書長穿著件大紅色的連衣裙,戴著方框墨鏡,大大的防曬帽,臉上還蒙著真絲的防曬面罩,全副武裝的樣子。她不等鄭天語開口,率先跳上了副駕駛的位子,嬌滴滴地說自己會暈車,坐后面很不舒服。秋天看了看鄭天語,見他不說話,也就一言不發(fā)地上了車。第一次坐在后座的秋天真的是不舒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暈車了。
甲路是個古老的鎮(zhèn)子,鎮(zhèn)上有家油紙傘老作坊。這是很有歷史年代的老油紙傘,雖然不在資料收集的范圍內(nèi),但鄭天語卻極有興趣,堅持說要進去看看,說自己在刊物上看到過,這家油紙傘的造傘技藝已經(jīng)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
秋天平時很喜歡探究非遺手工藝品,這個地方是她早就想來的,既然時間充裕,就剛好參觀一下。
這座破敗的老廠都是些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了,一看就有些年頭了。廠區(qū)里的雜草恣意地生長著,堆得老高;斑駁的墻上雜七雜八地貼著油紙傘的歷史介紹,但都已經(jīng)模糊不清了。
油紙傘廠長是位胖胖的中年男人,他穿著中山服,像接見國家領(lǐng)導(dǎo)人一樣大步迎了出來,一番自我介紹后,他用十分熱情的話語客套地歡迎著省城的專家來自己廠里參觀
胖廠長帶著位廠里手藝最好的制傘師傅。師傅姓黃,瘦瘦高高的,話不多,一副老實木訥的樣子。胖廠長熱情地在前面帶路,讓黃師傅現(xiàn)場演示制傘的流程給他們看。廠長陪著鄭天語走在前面,美女秘書長緊跟其后,秋天要看黃師傅的演示,被甩到了最后。
秋天一向都很喜歡新奇的東西,她被油傘制作過程吸引住了。這些制傘的工藝,她以前只是在雜志上看到過,真正到現(xiàn)場看實物,她就想著多看一眼,要多拍一點,留著做資料用。
秋天問得仔細,邊看邊說。木訥的黃師傅受了引導(dǎo),像是打開了話匣子,一一耐心地向她講解著。古老的油紙傘廠已經(jīng)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古時的工匠一輩子就做一件事,他們專心致志地把工藝做到了極點。從選材到制作,給油紙傘上色上油……黃師傅技藝嫻熟地演示著。
油傘被加入了各類文化,滲透其中,油紙傘面上也多了很多元素,這更加讓秋天愛不釋手,她挑了把已經(jīng)做好的金黃色油紙傘拿在手上。竹制的傘骨握著很有質(zhì)感,秋天輕輕一動,金黃色的油紙傘在手上輕巧地轉(zhuǎn)動起來,像朵向日葵的花頓時盛開了,煞是好看。
等秋天終于看好了拍好了,她再想去找鄭天語,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走出很遠了,早就沒了人影。秋天順著路,循著聲音往前面走。美女秘書長立在路中間,像朵盛開的大麗花,艷麗張揚。她頗有意味地看了看秋天,用很不屑的口氣說了句:“他怎么也不等你呀?”
空氣中有股酸味,秋天本能地回答道:“我自己要看看,不需要人等的?!闭f完她有禮貌地笑了笑,朝著前面大步走了過去,身后傳來咬牙齒的聲音。
當(dāng)秋天終于從油紙傘廠出來時,她看見鄭天語早就等在車子旁了,手上居然多了把油紙傘。原來他走得快,是要到前面去買傘。
秋天覺得奇怪,開口問道:“你買這油紙傘干嗎?”
她拿過來一看,正是自己剛才拿在手上那把金黃色的油紙傘,她沒想到他會選了這把傘。
鄭天語笑了笑,簡單地蹦出兩個字:“送人。”
她更加奇怪了,追問道:“買傘送給誰?”
他的聲音不大,只吐了一個字:“你。”
她愣了一下,馬上說道:“我可不要?!?/p>
這回輪到他奇怪了,說道:“送給你的,你怎么能不要呢?”
她更生氣了,漲紅了臉,說道:“哪有給人送傘的呀?”
鄭天語十分不解,奇怪地望了望她一眼,也不再說話了,而是發(fā)動車,汽車載著無語的兩人駛向回程的路上。
秋天面無表情,心里一直憤憤地。她小時候就聽母親說過傘就是散的意思,送人傘就是分手的意思,她當(dāng)然是不能要的。
鄭天語的手機微信提示音響了一下,是那個青花瓷圖案的頭像在屏幕上快速地閃過。鄭天語一手把著方向盤,一手自然地把手機面朝下。
秋天轉(zhuǎn)過頭望向車外,突然有種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走出木犁研的頭暈?zāi)垦?。她極力地忍著,覺得五臟六腑里翻江倒海地難受,想吐出來。
結(jié)束全部資料的搜集,秋天的計劃是要回一趟木犁研的,可她沒想到的是,奶奶居然走了,距離她九十大壽還有五天的時候走了。
奶奶走得很平靜。她坐在門口小板凳上,曬著太陽,打盹睡著了,只不過再也沒睜眼。
十年前秋天執(zhí)意要下山,她跟奶奶約好了,十年后會帶著另一半回來。她是一個人來送奶奶的。她到的時候,奶奶已經(jīng)入土了。沒有見上奶奶最后一面,成了秋天最大的遺憾。她坐在自家門口,坐在奶奶常坐的小板凳上,定定地坐了一整天,從日出到日落。那個小板凳是秋天小時候坐的,她走了以后,奶奶就經(jīng)常坐在上面,小板凳早就磨掉了漆,露出手把處木質(zhì)的光滑。秋天安安靜靜地坐在上面,從日出到日落,看云涌起再慢慢退下去。
秋天已經(jīng)記不清自己有多少時間沒有坐下來好好看云了,她小時候可是最喜歡一個人看云的。木犁研的山高,看云就根本不需要抬頭,只需托著下巴定定地看,這樣的姿勢最適合人發(fā)呆。
奶奶的墓碑是秋天去做的,她執(zhí)意要青石的,一塊大大的青石,不能有一絲雜質(zhì),多貴都沒關(guān)系??棠贡臅r候,秋天才知道奶奶叫黃大妹,這個名字像是從來沒用過。秋天一直奶奶奶奶地叫著,別人一直秋天奶奶這么叫著。看著碑上的那三個字,才像是看到了一個完整的奶奶。有名有姓,像一本書有了開頭也有了結(jié)尾般。秋天想要刻許多字,要把奶奶這一生刻下來。最終她決定只刻三個字。就是奶奶的名字。
作者簡介
塵世伊語,本名:沈燕。有小說在《中國鐵路文藝》《作家天地》《海燕》《當(dāng)代人》《黃山》《神劍》等刊物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