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夢蛻變的美麗向往
三十多年前的那個初夏,我轉(zhuǎn)輾于新疆、青海的建筑工地,返程從格爾木出發(fā),經(jīng)柴達木盆地,翻過阿爾金山,穿越被譽為“死亡之?!钡乃死敻纱笊衬顾蘅兹负优系膸鞝柪账赣吞锝ㄔO工地,然后,拖著一身疲憊進入了夢鄉(xiāng)。
我被一場驚夢嚇醒。醒來的時候,渾身是汗。我努力回放夢中的一個卡片段,幾乎全是白天穿越“死亡之?!睍r的景象。
古絲綢路上的駝鈴聲早已遠去,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樓蘭、尼雅古城也被湮沒在這一片大漠之中。唐僧玄奘西天取經(jīng)從天竺東歸,途經(jīng)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且末古城,看到一片荒涼,曾在《大唐西域記》里驚嘆“城郭巋然,人煙斷絕”。眼前,但見肆虐的滾滾黃沙漫無邊際地隨風狂舞,昂首挺拔的胡楊樹,雖有“活著千年不死,死后千年
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英雄樹”氣概,但在滾滾黃沙面前,也默默無語。日漸衰退的胡楊樹林旁,是幾座已淪陷于滾滾黃沙中的村莊的殘墻破壁。人在這里早已絕跡,偶有野生的黃羊和野毛驢,在殘存的胡楊林中出沒。當年于“死亡之?!笔й櫟目茖W家彭加木,據(jù)說就消失在我們右前方不遠處的羅布泊。沙漠公路兩側(cè),不斷有機械清理黃沙。一臺輪式大型拖拉機不慎掉入道旁的深溝,一會兒就被彌漫的黃沙埋了半截。滾滾黃沙中每一個細微的顆粒,仿佛都暗藏著殺機,無不顯露一副欲吃人的恐怖的嘴臉。好懸——背向滾滾黃沙的大型拖拉機司機,站在道旁急呼110請求救援。這兒還是且末地段。我們走了二百多公里,卻尚未走出這個名叫鐵干里克鄉(xiāng)的地界。我們的切諾基越野車上的燃油表,忽然亮起了紅燈。而距前邊尉犁縣城還有一百多公里,我們這臺號稱“油老虎”的老美造四驅(qū)動越野車,即將拋錨于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薄?/p>
那天正值“六一”。這是鮮花一樣的孩子們怒放生命之花的最美時節(jié)。正當鮮花般的孩子們在心花怒放中歡慶自己的節(jié)日之際,我等一行卻在“死亡之?!苯?jīng)歷著一場面臨生命之花凋謝威脅的考驗。
恐怖的“死亡之?!薄粓鲶@夢,導致我那晚徹夜難眠。雖然閉著眼,心里卻在不停地想事。我時不時問自己,辛苦、奉獻了一輩子,當我們不再年輕時,是否要懂得和學會善待自己?
我曾經(jīng)夢想能在遙遠的海邊,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小屋。當我老了,可以在那里靜下心來,過一段悠然閑適的日子,安享晚年,也不枉辛苦打拼了一輩子。
夢想似乎很遙遠,有時和現(xiàn)實的距離卻又顯得那么近。這樣的距離,也仿佛青春少年和垂暮之年的距離,看似很遙遠,卻又是眨眼之間的事情。青春年少的我變成一個古稀老人,就在這一眨眼之間。
兒時,不止一次看過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我將這些故事僅僅當作童話故事而已,從未將自己的未來與海聯(lián)系起來。
只是,我對大??傆幸环N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依戀。
故鄉(xiāng)啟東地處濱江臨海的長江入???。故鄉(xiāng)的那一片海,位于毗鄰東海的黃海最南端,俗稱“南黃?!?,離我家二十多公里。而長江仿佛就在家門口,距我家僅有兩千多米。家門口那段江面浩瀚如海,兒時去江邊,總愛說到“南海灘頭”玩,這也是我兒時最開心的事。
生命中,我好像總與大海有緣。十八歲那年,我去了渤海深處的一座小島當兵。近二十度春秋的海島軍旅生涯,使這一座小島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曾想,日后若在島上擁有一間小屋,做一個島民,在這里養(yǎng)老該有多好!
然而,小島地處高寒地帶,冬季很冷很冷。這兒只適合夏日小住,避暑度假。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掀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一波“海南熱”,千軍萬馬奔向剛剛建省的海南。其中,有我所在建設系統(tǒng)數(shù)以萬計的建設者。其間,許多信息通過各種渠道,讓我獲知這座寶島的許多好來——“綠色大氧吧”“高負離子含量”“四
季瓜果飄香、溫暖如春”等等,頗具誘惑力的新名詞,漸次進入我的中樞神經(jīng)。一些同事,開始琢磨起退休后在那里安享晚年計劃,有的甚至開始付諸行動。面對那些誘惑,曾經(jīng)藏匿于心靈深處的那個夢想,也不斷推波助瀾。于是,我對此也不由得有些心動了。
驚夢之后蛻變的美麗憧憬,在我心靈深處蘊藏多年。那一刻的怦然心動,仿佛是一波長長的涌浪,碰到了突兀的礁巖,迸發(fā)出的一束美麗浪花
打算在南海邊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度假小屋,當南黃海邊的故鄉(xiāng)一入冬,我便可和從教師崗位退休的老伴一起,到那里過冬度假。試探性地征求兒子和兒媳意見,他們異口同聲連連稱好。這在我意料之中。是啊,父母晚年生活安逸幸福,對兒女來說無疑也是一件幸事。
曾經(jīng)遙遠的夢想,在時光的流轉(zhuǎn)中疾步如飛,說到就到。當我和它傾情相擁時,或許還有些尚無心理準備似的一種慌亂。當我們拿起鑰匙,打開南海邊屬于自己的那間度假小屋的時候,恍若仍在夢中。
冬去春歸作候鳥
因了南海邊的那間度假小屋,我和老伴便成了一對與眾不同的冬去春歸的候鳥。
三十多年前,我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后從事的職業(yè),就是候鳥型的建筑行業(yè),那就是一座四季露天大工廠,一二線員工都是春去冬歸的候鳥型員工。其間,我曾去過新疆、青海、內(nèi)蒙古、大慶、北京、沈陽等地的工地。其中,新疆青海工地三年多,北京工地四年。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我不再為職業(yè)的需要而春去冬歸地那樣辛苦,而是開始優(yōu)哉游哉,過起了別有一番情趣的候鳥生活。
這不,當南黃海邊的故鄉(xiāng)一進入初冬,帶著浸骨寒意的西北風驟然而起,我便開始惦記起南海邊的那間小屋。而南海邊的那間度假小屋,仿佛也開始惦記我了。
小區(qū)近萬戶南腔北調(diào),來自全國各地。有的寧愿放著都市里的大套特大套甚至豪華別墅棄之不住,大冬天也要蝸居于南海邊那些火柴盒式的度假小屋。生活好像就是個愛捉弄人的魔術師,
那些老人就這么心甘情愿地被南海邊的這些小屋牽著鼻子走。為了一個共同的生活目標,走到一起過冬來了。原本幾乎空巢的一幢幢樓宇,入冬后,入夜的燈火,燦若繁星。那一盞盞燈火,仿佛是候鳥們在這兒點亮的一束束希冀的生活之光。
我總喜歡傾聽和欣賞,來自遠山幽幽山谷中傳來的,久久回蕩于耳畔的詩意美妙回聲。有時,人們會忽略這種詩意美妙回聲的源頭。
小區(qū)的樓盤,恍若開發(fā)商栽了一棵樹,而入住的候鳥們便是這棵樹上繁茂閃亮的枝葉。候鳥們的南腔北調(diào)里,充盈著來自神州大地天南海北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入住小區(qū)的候鳥老人中,有作家、詩人、書畫家、音樂人、名校博導……小區(qū)辦有老年大學、候鳥藝術團,有業(yè)主們自己編導獻演的“春晚”。入住這里的“火柴盒”度假小屋,候鳥們便時時咀嚼生活的美味之感——或許,這正是人世間那種詩意的美妙回聲的源頭。
南海邊的那間度假小屋,仿佛是我們老兩口在南海邊美麗童話中的一座美麗城堡。它曾經(jīng)是一座孤寂的空城堡,我們卻魔幻般地讓這座空城堡,很快蛻變成了能夠正常過日子的一個溫馨之家。現(xiàn)代的空調(diào)冰箱、寬帶網(wǎng)絡、數(shù)字電視,傳統(tǒng)的針頭線腦、牙簽和水果刀,防曬和擋雨用的花陽傘,還有好看的小說、散文期刊等等,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所需均已到位。
如同南飛的大雁,離開北方起飛之前,心里或許有一種仿佛服用了興奮劑似的躁動不安。當我們預訂好了飛往海之南的機票,心里便開始一天天數(shù)數(shù)似的念叨著,還有幾天,還有幾天就將出發(fā)了。一天天地數(shù)數(shù),哈,讓人覺得多么幼稚可笑!正朝著古稀之年奔的這老兩口,簡直就像兩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孩子。
躁動不安的心,那些天總在傻乎乎地蠢蠢欲動。從早到晚,稍有點空閑,或者想起了什么,就忙乎整理行李箱。仿佛,只要不到出發(fā)那一天,幾只行李箱永遠也整理不完。
每年離開南海邊那間小屋時,總會留下些什么。上了年紀容易忘事。去年返程時,老伴明明將一件剛買的新款式紫紅色連衣裙存放在那兒了。可這次出發(fā)前,她翻箱倒柜地找,可怎么也找不到。我說沒帶回來,放在海南了。她卻硬說帶回來了,只是忘了放在哪兒了。結(jié)果,當我們飛到
海南,回到那間小屋,發(fā)現(xiàn)她那件心愛的連衫裙,正妥妥地在那間小屋的衣柜里掛著。她便朝我傻笑。曾以為那間小屋里什么都有了,當發(fā)現(xiàn)立冬后這兒正午的太陽依然那么熾烈,便覺得,似乎也需要一張涼席。當天下午,老伴就讓她表姐在老家采購快遞了一張彩色的百分百再生纖維素纖維涼席。
冬去春歸的兩只候鳥,每次前往南海邊的那間小屋,總想帶點故鄉(xiāng)的特產(chǎn)去。老家的芥菜干脆燒豆瓣(蠶豆瓣)特好吃,也好攜帶。我就提前讓小弟從老宅上送了一些蠶豆,并在出發(fā)前在菜市場上買了些芥菜干脆。妻弟家的小花生松脆可口,臨出發(fā)前用兩個晚上邊看電視邊剝了四五斤,一并帶上。家里速凍的糯米糕每年都要帶一點的,到了海南早晨起來熬粥時,可以往里頭放兩條。看著大規(guī)格的行李箱里還有一點空間,老伴說帶幾斤雞毛菜去,到了海南可以用它包餛飩或餃子。海南沒有老家那種雞毛菜。我說,那就買點帶上吧。臨走,發(fā)現(xiàn)冰箱里還有一把剛從農(nóng)批市場買的米蔥,雖然只值塊把錢,但扔了可惜。我說,那就讓這把米蔥也跟我們來一次空中旅行吧。
住進南海邊的那間小屋,好像什么都不缺,又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么。當老兩口坐在陽臺上邊看海景,邊吃著產(chǎn)自南海的海鮮和原汁原味的家鄉(xiāng)菜,感覺心里頭有點空空的那個軟軟的地方,仿佛于一瞬間被填滿而變得硬實了。
返程時的心情與臨出發(fā)時明顯不同,不僅沒有一絲歸程似箭的那種迫切感,倒是有那么一點點絲絲縷縷、依依不舍的眷戀。仿佛,這一間小屋里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哪怕一盞臺燈、一只燒水壺、一把椅子,都舍不得我們離開。這并不是我們自作多情。它們在對主人的存在感、依存感和幸福感中,享有一種被主人觸摸過的難得的人性溫度和尊嚴。
對南海邊的那間小屋無論怎樣眷戀,老家,畢竟是要回的。故鄉(xiāng)是我們的根。如同春歸北飛的大雁,歸巢回家,天經(jīng)地義。
小屋跟前那片海
南海邊那間小屋并不起眼,它僅僅是一個龐
大的住宅小區(qū)中的一個小小“火柴盒”。那間小屋能夠令我心動,就在于小屋跟前便是浩瀚無垠、蒼茫無際的南中國海。
在我們那間小屋的陽臺上能看到的那片海,溜達過去也不過十來分鐘光景。綠樹隱掩的小區(qū)道路與“詩和遠方路”相接。邁過“詩和遠方路”便是南海邊上的高隆灣海濱。
遠方,往往意味著一種魅力和誘惑。南海邊——曾經(jīng)的遠方,如今于我,已夢幻般地化為近在咫尺。
陽光、沙灘、海浪、椰林,還有從早到晚綿延不絕的游人,其中不乏我等這一些候鳥,構(gòu)成了高隆灣海濱一道詩畫般的美麗風景。于我曾經(jīng)的遠方,這兒竟天然地蘊含著多么豐沛的詩意!
總想去小屋跟前的那一片海灣。它仿佛是我家門口全天候開放的“海濱公園”。晴天、陰天、雨天,有風、有霧的日子,清晨、午后和傍晚,小屋跟前的那片海,總會給人以一幅不一樣色彩、意境和風格的迷人風景。在它跟前駐足良久,便有一種被勾掉魂魄、心馳神往的感覺。
天氣放晴無風的日子,那是一處色彩湛藍、性格溫柔、氣質(zhì)文靜的海灣。遠方的海面上,一條條白色浪花翻騰卷起的銀飄帶,在湛藍的海面上浮動、奔涌。而灣畔近岸,溫柔的海水輕輕地涌來涌去,仿佛在含情脈脈地摩挲著沙灘白嫩嫩的肌膚。但有微風飄蕩,海上的浪花便隨風而起。這便應了我們的先人創(chuàng)造的“興風作浪”這一個成語。輕輕海風拂動原本平靜的海面,海上涌動起的一波波白亮亮的浪花,不停地忽悠著一個個游人的眼睛。時而騰起,時而又沒人湛藍的海里。陰天,灰暗的天空下,抑或時而飄落幾縷雨絲,海面上便會呈現(xiàn)一片迷迷蒙蒙的奇幻色彩。藍色的天幕不見了,金色的陽光不見了,連白色的云朵也被鉛灰魔掌擋住了。這時,曾經(jīng)湛藍的海面變得灰暗起來,海面上翱翔的鷗鳥的翅膀也變得暗淡起來。然而,這時會有一把把五彩的雨傘,給這片被陰沉的天色籠罩的海濱帶來幾多煽情的亮色。即便是陰天,只要有點風,海灘上總有奔跑著放飛風箏的。風箏的線牽在大人手里,當五彩的風箏飛到一定的高度,孩子們就嚷嚷著給他玩。而當發(fā)現(xiàn)有玩無人機的,定會吸引許多游人圍觀,眾
人的目光里有新奇,有羨慕。有的使勁盯著空中的飛行器,有的則在那個玩家手中的遙控器上尋思這玩意怎么這么神,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也許正在其心頭萌發(fā)。
走進小屋跟前的那一片海灣,總會有嘩嘩嘩嘩有節(jié)奏的潮汐的聲響向你涌來。那一種富有節(jié)律的聲響,仿佛是大海發(fā)出的生命的顫音,又仿佛是歡迎你我的一陣陣熱情的掌聲。日月輪回中的漲潮、退潮,潮起、潮落,潮水的轟鳴聲總是那樣富有激情。它總是那樣前呼后擁,此起彼伏。一波推著一波,一浪涌著一浪。浪尖與浪谷,相互交替與切換。你欲高歌猛進,我即低音回轉(zhuǎn)。涌向沙灘的一波波涌浪勾勒的美麗曲線,恍若南海樂章五線譜上跳動的美麗音符。它雖是一次次一波波簡單的重復,卻永遠富有悠揚而浪漫、激越而奔放的音樂韻律,百聽而不厭。
每天清晨,小屋跟前那片平緩的海灘上,昨日曾被游人踩踏的那些腳印,疾馳的電動游覽車留下的那些車轍,一夜之間全被奔騰不息的波浪給抹平了,然后又留下一條條曲線優(yōu)美的波浪的印跡。這是天賜的歲月流動的印跡,任誰也抹不掉的。海浪可以無情地抹掉昨天人們留下的印跡,可它在永不停歇的忙碌中,又不斷制造出歲月流動的新的印跡。
伴隨周而復始的潮起潮落,清晨,那一片平坦細軟又光滑的海灘上,總會呈現(xiàn)一組組珍珠般銀灰色沙粒組成的蝴蝶狀、風箏狀或牡丹花瓣狀的奇異圖案。有人說它是魚蟲的卵,有人說這是某種魚蟲子夜間鉆出來活動時留下的印跡。一日,見一對老夫婦在小洞穴里挖出了黃豆粒大的腿腳靈活的小螃蟹,才恍然大悟。這些小精靈往沙灘深處藏匿時,刨出的那些圓圓的沙粒,竟然那么神奇,那么富有規(guī)律性和藝術性,令人嘆為觀止。
清晨、午后,或者傍晚,總有一些穿著彩色泳裝、戴著彩色泳帽上了歲數(shù)的男男女女出沒在海上。彩色的泳帽在波峰浪谷間時隱時現(xiàn),仿佛綻放在南海之上的一枚枚青春的花朵。許多年輕的父母或者年邁的老人,喜歡牽著天使般的孩子們嫩嘟嘟的小手,在海邊踏浪、嬉水、拾貝,或拎著彩色的塑料和塑料桶,在沙灘上挖沙堆壘夢幻中的美麗城堡。當潮水涌來,不堪一擊的城堡危在旦夕,孩子們便漲紅了小臉,或急出一幅哭喪臉,
手忙腳亂地進行搶險。這時,大人們有的幫著堆沙筑堤搶險,有的則在一旁樂。那天,面對眼前這一幕,不由想起六年前春節(jié)期間,我那八歲的孫子小睿在海灘上堆筑城堡的美麗往事來。小睿在城堡外很有創(chuàng)意地設置了一座吊橋,護城河旁還挖了一條直通南海的運河。運河與護城河連接處還建了一道閘。小睿的獨特創(chuàng)意,也許源自他看了許多課外讀物的結(jié)果。這時,正逢漲潮時辰,不斷涌動著上升的海水通過“運河”直逼“護城河”,一截椰樹葉做的閘門又怎能敵得住洶涌而來的海水……
小屋跟前的那一片海濱,即便是風急浪高的日子也會有人?;蛟S有人更喜歡大海發(fā)怒時的模樣——它仿佛一頭咆哮怒吼的雄獅,抑或一匹脫韁的野馬,任性地在屬于自己的王國里發(fā)威。站著海邊欣賞這一道風景,能給人以一種激情。大海仿佛和人一樣,也會人來瘋,喜歡興風作浪。一旦海上起風,海浪卷起灣畔淺水處的泥沙,騰起的浪花就改了顏色。原本白亮亮的浪花,這時變成了混沌沌的土黃色。大海的喜怒無常,賜給了海浪多重色彩。它一旦動怒,就不再含情脈脈不再溫柔。一個風浪天,我曾發(fā)現(xiàn)一位老畫家在海邊握著畫板,神情專注地遠眺,忙著寫生作畫?;蛟S,這一匹脫韁的野馬、咆哮的雄獅,賜予了老畫家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激情。
小屋跟前的那一片海濱,日出和日落總是那么隆重和豪華。那一刻,渾然一色的海天,總是被浸染成一片輝煌。海上的日出和日落,從來都是那么從從容容,纏綿纏綿。它在人們的殷殷期待中冉冉升起,又在人們的戀戀不舍中徐徐落幕。它的崇高和偉大,在于它從不吝嗇自己的每一分光和熱。它一旦從東方的海面上升起,就將它的全部能量把天際染紅,用細碎的點點金光將清晨淺淡的海面點亮,給人以滿眼喜慶的金波。海邊的落日也動人。但見夕陽西墜,余暉盡灑,晚霞如血,海天如虹。它恍若以一襲盛裝,趕赴一趟豪華晚宴。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時的隆重和豪華,總有無數(shù)游人為它捧場。夕陽的余暉,此刻為此起彼伏的海水,勾勒了一條條令人陶醉的柔美線條。那一刻,我閉上眼睛,也會沉醉其間。
海邊,經(jīng)常會有一些感人的畫面。那天夕陽
西下時分,一輪圓月高懸于東方天際。晚霞如血,月光如水。一個年輕的傷殘女子拄著雙拐,好像一位準備出征的戰(zhàn)士,披著血紅的晚霞,挺立于清淺的灣畔海水里,神情專注地凝視著遠方。在她眼里,遠方是什么,遠方有什么?或許,遠方是她的希望,有她的未來。那一刻,她恍若一位挺立于我眼前的堅強女神。也許如水的月光,賜給了她這一片詩意的生活環(huán)境;也許那一抹血紅的晚霞,賜給了她自立自強自信的精神支撐。男友陪伴左右,她卻不要男友攙扶。自己以雙拐支撐,面朝大海,亭亭玉立,頂天立地。
南海邊的小屋跟前,幾乎每天都有《老人與?!返墓适掳l(fā)生。晴天或下著微雨,海邊總有不少垂釣者,也有在淺水里捻海子,在礁盤上挖海紅、生蠔的。清瀾港堤岸外,支有一張碩大的漁網(wǎng)。那天清晨,難得一見老漁人在那兒起網(wǎng)。我踩著顫悠悠的小木橋,上前看個究竟。哈,碩大的漁網(wǎng)里網(wǎng)上的全是小雜魚。老漁人緩緩放下漁網(wǎng),將那些活蹦亂跳的小魚兒全部放歸大海。哦,老漁人并不是個見魚眼開、竭澤而漁之人,此舉令我感動。另見一個用泡沫塑料筏子的老漁人,收獲頗豐。對蝦、梭子蟹、大小不等的各種雜魚兒,被一個來自重慶的候鳥大媽打包買斷。大媽高興,老漁人也高興。來自河北保定年已古稀的劉老先生,經(jīng)常隨著潮汐的漲落在海邊撒網(wǎng)。他說從十二三歲起就跟著父親在孫犁筆下的沱河邊撒網(wǎng)捕魚了。劉老先生每次下網(wǎng),或多或少總有收獲。他心態(tài)平和,不管收獲多少總是樂乎乎的。他說,在海邊撒上幾網(wǎng),就會出一身汗。收獲的魚蝦,正好改善伙食。拎著裝魚蝦的塑料桶的老伴,仿佛是他的影子。
屋后有片原始森林
我一頭撞進那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舉目四顧,頓感被這一片濃濃的綠色重重地包圍了。我似乎喜歡這種被包圍。都說綠色的原始森林是高濃度負離子生產(chǎn)工廠,那么,我正被這種寶貴的高濃度負離子幸福地包圍著。我沒有一絲手足無措的慌張。
南海邊我那間度假小屋后邊,是一片原始森林。那天,我穿過那片原始森林前往清瀾鎮(zhèn),然
而,當我往回走的時候,竟然迷路了。
而,當我往回走的時候,竟然迷路了。各種各樣高大的低矮的叫得出名和叫不上名的樹,在森林里聚集。樹們肩膀肩、手搭手地擠在一起,無序也有序。它們的高低錯落,是上天的安排,為天合之作。它們各有各的生存空間和生存姿態(tài)。高大挺拔的大王棕、霸王棕、芒果樹、木棉樹、椰子樹、重陽木,枝繁葉茂的榕樹、百香果樹、蓮霧樹、釋迦果樹,玲瓏秀氣的檳榔樹、鳳凰木、鳳尾竹、斐濟櫚、木瓜樹,其貌不揚的油棕、香蕉樹、菠蘿蜜樹、楊桃樹、中東海棗,草本的芭蕉、海芋、野牡丹,還有無數(shù)花花草草、枝枝蔓蔓,它們無一不在肆意妄為地張狂著。能向上發(fā)展的,決不愿低人一等;能向外舒展的,決不愿放棄自己的空間。在這片寂靜的原始森林里,樹們仿佛組成一個和諧相處的大家庭。出沒其間的小松鼠快樂地在樹上爬上爬下、跳來跳去,好像這兒就是它們的樂園。鳥兒們則以為這一片森林是它翱翔的天地,它們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在這一片森林里飛來飛去,覓食、嬉戲、鳴唱。它們嘰嘰喳喳地鳴唱,是在為自己的自由飛翔而歌,在為這一片森林充滿詩意的綠色、永遠勃發(fā)的繁盛而唱。
這一片原始森林,就是一個綠色的果園,里頭生長著椰子、芒果、香蕉、菠蘿、釋迦、木瓜、蓮霧、楊梅、菠蘿蜜、百香果等數(shù)不勝數(shù)的熱帶水果。第一次見到木瓜的生長狀態(tài),我驚嘆它們抱團的模樣,竟像親兄弟那樣親密無間。菠蘿蜜有點兒像菠蘿,我拍了張照片讓微友們?nèi)ゲ拢聦Φ奈⒑跗湮?。沒見過西瓜長在樹上,然而,這片原始森林里的鐵西瓜還真是在樹上掛著呢!椰子懸于二三十米高的椰子樹的樹冠上,怎么弄下來的?一天,我終于像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似的,解開了這個謎——原來它是由專業(yè)人員收割的。他們借助電工爬桿用的腳蹬,像猴子爬樹似的一轉(zhuǎn)眼就爬到了樹冠位置,用安全帶將自己攔好,然后將成熟的椰子一個個砍下,再用小巧的滑輪陸續(xù)將椰子一個個滑落至地上。那天看他們收割椰子,仿佛是在免費欣賞一場馬戲團的精彩演出。
這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也許有年數(shù)了。有資料說海南島和雷州半島在第四紀以前(大約二百五十萬年前)還是一個整體。后來由于火山活
動,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發(fā)生了斷陷,從而形成了一道瓊州海峽,使海南島與大陸分開。也許,這一片原始森林它曾見證了海南島形成的滄桑歷史。迷路中,我走進了這片原始森林的深處,但見一些高大、蒼老的椰子樹橫七豎八地倒下了,已經(jīng)著地的椰子樹的軀干上,有的已經(jīng)長出了厚厚的青苔,青苔上甚至寄生出了蓬勃的小草,而象征它頭顱的樹冠,依然在那兒保持著一種生機勃發(fā)的向上的姿態(tài)。更讓我感到驚嘆的是,它那昂揚的樹冠上,依然掛著象征它的尊嚴而令它引以為傲的圓鼓鼓的椰子,張揚著它生生不息的無窮生命力。
這一片古老的原始森林,又充滿青春的氣息和活力。當一棵棵歷經(jīng)滄桑的樹漸漸老去,一個個新的生命又在這片土地上孕育、衍生。這片原始森林地處熱帶地區(qū)北緣,具有熱帶雨林的許多特點。充沛的雨量,溫潤的氣候,為這片原始森林生生不息的世代交融創(chuàng)造了條件。我曾去過五指山的熱帶雨林。今天,我忽然發(fā)現(xiàn),五指山那片熱帶雨林里擁有的許多物種,這兒基本都有。這塊濕潤的土地要多肥有多肥,且都是有機肥。一片片飄落凋謝的樹葉,一枚枚掉落的野生果子,還有來來往往成群的鳥兒的糞便,成了這片原始森林源源不絕的綠色肥料。都說樹有多高根就有多深,樹冠有多大根須就有多長。汲取了豐富養(yǎng)料的樹們,不這么瘋長也難。它們一棵棵長得那么美,那么壯實、豐滿。椰子樹的葉子仿佛美麗的孔雀倒掛的美麗羽毛。老榕樹滿樹掛著的長長的胡須好看吧,而它那些長長的美須,也是它汲取營養(yǎng)的“氣生根”。這些美須一旦與肥沃的泥土接觸,便成了大榕樹汲取生命營養(yǎng)的第二通道。
其實,這一片原始森林,是我午飯后“百步走”的常去之地。只是,從未像今天如此這般“深入”。森林里頭有我熟知的溪田丁家、羅家、符家等幾個自然村落。原住居民雖已為數(shù)寥寥,但森林小道全是水泥路,還接通了水、電和寬帶網(wǎng)絡。未承想,今天我卻找不著曾經(jīng)熟悉的那條森林小道了。走近后崗陳村、后崗周村等深藏于這片原始森林中的這些陌生村落,開始用手機搜尋自己的位置。這一刻,我樂了——這里距我海邊那間度假屋僅兩千米。
哦,這片古老的曾經(jīng)蒼莽浩瀚的原始森林,正在被長勢兇猛的水泥森林重重地包圍著。在有著強大支撐的堅硬的水泥森林面前,眼前這一片原始森林仿佛顯得十分無助,它面對不怎么樂觀的現(xiàn)狀,似乎已經(jīng)沒了當年的自信。我想,如若前推十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一旦在里頭迷了路,沒有定位導航設備,恐怕一時三刻走不出來。
作者簡介:
陸漢洲,筆名北沙,江蘇啟東人。中國作協(xié)會員,啟東市作協(xié)名譽主席。曾是海防某部“老海島”,轉(zhuǎn)業(yè)后供職于建筑業(yè),已退休。五十多年來共創(chuàng)作發(fā)表各類文學作品近五百萬字,著有長篇小說《沙暴》、中短篇小說集《歲月》、長篇散文《長島歲月》和散文集、詩歌、報告文學集等1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