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北地區(qū),山西方言顯得比較獨特,語言學(xué)上將它從北方方言里分出來,單立了一支“晉方言”,這其實和當?shù)氐牡乩項l件有一定關(guān)系。地理上看,太行山、黃河,以及山西南部的太岳山脈、中條山脈是天然屏障,阻礙了人口的大規(guī)模流動,也阻擋了中原官話的北上和北京官話的西進。這樣一來,導(dǎo)致山西方言保存了一些古代文獻上記載過、但現(xiàn)在北方其他地區(qū)已經(jīng)不再使用的詞匯。
“沒亂”便是其中之一。
一般來說,“沒”有否定的意思,從字面看,“沒亂”似乎說的是平穩(wěn)、太平的樣子。但山西方言里的用法恰恰相反,本來,“沒亂”是個形容詞,有緊張、忙碌之意,后來詞義發(fā)生引申,指的是一個人思緒煩亂的狀態(tài),以及憂愁、苦悶、著急、驚慌等心情。
從古代文獻記載來看,“沒亂”這個詞估計有七、八百年歷史。元代雜劇里,這個詞用得相當頻繁:王實甫的《崔鶯鶯待月西廂記》里就有一句:“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睏罹百t的《西游記》里也有:“風(fēng)神王冷氣酸,雨師雷伯兩意歡,電母施威,水神沒亂,這功勞都一般?!睆倪@兩段戲文里的情節(jié)看,如果按“沒有”來解釋“沒亂”這個詞,就有些說不通。其實明代初期,“沒亂”這個詞很流行。湯顯祖寫《牡丹亭》,其中大名鼎鼎的《驚夢》里就提到:“沒亂里春情難遣,驀地里懷人幽怨?!边@里的“沒亂”也是心神不定、驚慌苦悶的意思。有學(xué)者認為,這里的“沒”其實是個音近替代字,“沒亂”就是“悶亂”的音轉(zhuǎn),“悶”有“煩”的意思,“煩亂”的含義容易理解,這樣一解釋,看似莫名其妙的“沒亂”就說得通了。
到了清代,文獻記載里的“沒亂”不多見,就算還有這兩個字,意思也變得不一樣了。小說《紅樓夢》120 回本刊行之后,風(fēng)行全國。一些讀者對書中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位主人公的悲劇結(jié)局不滿意,于是產(chǎn)生了不少狗尾續(xù)貂之作。清代歸鋤子的《紅樓夢補》是其中最早的一部,里面就有一句:“你只管放開手,閉上兩眼隨著他去,再沒亂兒?!绷硗庖槐尽都t樓夢影》里也說,“就像今日罷,奶奶這么賞臉,妹妹們拿我當個姐姐似的,就是多喝點兒也沒亂兒?!边@兩部紅樓續(xù)書里的“沒亂”,變回了字面本來的意思,與和明戲文里的“沒亂”(悶亂),意思恰好顛倒。
在現(xiàn)代的山西方言里,至今仍然沿用元明時期“沒亂”的原意,指的是神志不清、煩悶愁悶、心煩意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