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002-0659(2025)03-0032-04
關鍵詞:薊州區(qū);山楂;種植技術中圖分類號:S661.5 文獻標識碼:B
山楂(學名Cra taeguspinnatifida Bunge)又名紅果、酸楂、山里紅,屬于薔薇科山楂屬植物,通常為落葉喬木。山楂樹形高大,樹高 3~ 8m ,樹干多分枝,樹冠多呈圓形或廣圓錐形。山楂葉片通常為三裂或五裂,葉邊有銳鋸齒?;榘咨蚍奂t色,具有刺狀的總狀花序。果實為橢圓形或球形,成熟時呈紅色或黃色,多肉質,內含果核。山楂歷來是我國的優(yōu)質果品之一,它營養(yǎng)豐富,含碳水化合物 22% 、蛋白質 9.7% 、脂肪 9.2% 。每 100g 山楂果實中含鐵2.1mg 、鈣 85mg 、維生素A 0.8mg 、維生素C89mg 。山楂鈣含量居各果品前列,維生素A含量僅次于棗,居第2位,維生素C含量僅次于棗和弼猴桃,在果品中居第3位。山楂除了鮮食,還可以制成獨特的食品,如雪花片、山楂糕、山楂醬以及罐頭、果酒、果汁、果飴、蜜餞、冰糖葫蘆等,這些制品色、香、味俱佳,營養(yǎng)價值很高,對人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山楂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起到消積化食、健脾開胃的功效。此外,山楂還有散癡止血、提神醒腦的作用,并且能夠有效預防中暑。研究顯示,山楂還具有降血壓、清膽固醇和鎮(zhèn)靜的作用,對冠心病和二尖瓣狹窄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目前,我國有50多種中藥含有山楂成分,如山楂丸、焦三仙等。
天津市山楂種植主要分布在天津市薊州區(qū)(以下簡稱“薊州區(qū)”)的官莊鎮(zhèn)和下營鎮(zhèn),在薊州區(qū)擁有上百年的種植歷史,種植面積達到733.33hm2 。薊州區(qū)山楂是天津地區(qū)的特產之一,盛產大紅星、小紅星、彎把紅、甜口等山楂品種。因受到區(qū)域獨特水文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山楂果實個大、皮薄、肉厚、口感綿軟、口味甘甜,在京津冀地區(qū)享有盛譽。由于長期沿用傳統(tǒng)的種植方式,薊州區(qū)的山楂種植技術相對落后,導致山楂產量較低,品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為此,經多年試驗示范,文章提出山楂優(yōu)質種植技術,以期為薊州區(qū)乃至周邊地區(qū)果農優(yōu)質高效種植山楂提供參考。
1苗木繁育
1.1選地
山楂樹對種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既抗寒又抗旱,平原、山區(qū)均可栽培,一般冷涼濕潤的氣候條件比較適宜。山楂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砂性土壤上生長最好,黏重土壤上生長較差。山楂種植可選擇陽光充足、土質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尤其是排水透氣良好的沙質土壤最為適宜。
1.2種子處理
由于山楂種子殼厚堅硬,不易吸水膨脹或開裂,因此,需要對山楂種子進行預先處理??蛇x擇上一年發(fā)育良好、沒有病蟲害且充分成熟的山楂果實來采集種子,將種子清洗晾干,之后將種子放在大約50℃的水中浸泡 24h ,取出后進行催芽處理,待大部分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用山楂種子培育的苗木,稱為實生砧木苗。實生砧木苗一般需要嫁接才能成為供生產栽培的山楂苗。
2栽植
山楂種植前,先對土壤進行深翻、細耙,深度約 15~20cm ,之后晾曬一段時間,以殺滅土壤中的寄生蟲和細菌。山楂栽種前一般不施底肥,以防傷根。若土壤貧瘠,每株可撒施 5kg 腐熟的農家肥,與土壤混合均勻,以促進山楂幼苗生長。一般山楂栽植密度為 40~50 株·667m-2 ,最多不超過55株·667m-2 ,行株距為4m×4m 左右??筛鶕?jù)山楂苗根部大小,適當挖坑,將樹苗放入中間,用土填滿坑穴,用腳輕輕踩實,使山楂苗根部穩(wěn)定。
3整形修剪
山楂為喜光樹種,樹冠郁閉、光照通風不良易造成果實小、果面不光潔、上色差以及病蟲害嚴重等問題。合理修剪枝權可改善山楂樹體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果實品質。山楂樹的修剪應遵循“因樹修剪、隨枝作形”的原則,根據(jù)樹齡、樹勢、品種等因素確定合適的修剪方案。修剪樹形通常以紡錘形、疏層形、開心形為主。按照修剪時間區(qū)分,山楂修剪可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
3.1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樹形改造和樹體的更新復壯。冬季修剪應盡可能修剪成少主枝、分層次、受光表面積最大的樹形。樹形上可采用自然疏散分層樹形,隨樹做形,全樹共培育 5~6 個主枝,分為2層,底層留3個主枝,每個主枝上留 1~2 個側枝,上層一般留2個主枝,可不留或備留 1~2 個側枝。兩個層間距約 1m ,上層主枝長度約為下層主枝長度的2/3。
冬季修剪應注意以下事項:
(1)防止內膛光禿。可通過縮剪衰弱的山楂主側枝,對弱枝重截復壯。必要時選擇適當位置的枝芽,進行小規(guī)模再生,培養(yǎng)健壯的分支群體。
(2)少短截。山楂樹進入結果期后,凡生長充實的新梢,其頂芽及其以下的 1~4 個芽均可分化為花芽,因此在山楂修剪時應少用短截的方法,以保護花芽[。
(3)復勢。山楂樹進入結果期后,多年連續(xù)結果會導致枝條下垂,生長勢逐漸減弱,骨干枝出現(xiàn)焦梢,產量下降。要及時進行枝條更新,以恢復樹勢。對多年連續(xù)結果的樹枝或其他冗長枝、下垂枝、焦梢枝、多年生徒長枝,在山楂樹修剪時,應回縮到后部強壯的分權處,利用背上枝帶頭,以增強山楂生長勢,提高山楂產量。
3.2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保果調枝葉,一般在山楂開花后至秋梢停止生長前進行,以緩和山楂樹勢和枝勢,改善山楂樹光照條件,促進山楂花芽分化。
夏季修剪方法包括以下幾項:
(1)剪去過密枝葉,開張大枝角度。夏季修剪要適度,以摘心、扭梢、調整枝條角度為主,不過多疏枝、短截和過重環(huán)剝。對骨干枝與輔養(yǎng)枝的修剪,要區(qū)別對待。
(2)疏枝。山楂樹抽生新梢能力較強,一般枝條頂端的 2~3 個側芽均能抽生為強枝。每年山楂樹冠外圍會分生出很多枝條,使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因此,要及早疏除位置不當?shù)陌l(fā)育枝。對花序下部側芽萌發(fā)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級大枝的中下部裸禿,防止山楂結果部位外移[]。
(3)拉枝。對生長旺盛且有空間的樹枝,在7月下旬山楂新梢停止生長后將樹枝拉平,緩勢促進成花,以增加山楂產量]。
(4)摘心。一般在5月上中旬進行。當樹冠內心膛枝長到 30~40cm 時,保留 20~30cm 枝長摘心,可促進山楂花芽的形成,達到控制山楂枝條生長,減少營養(yǎng)消耗的目的。
4土肥水管理
4.1果園生草覆蓋
果園生草是一項綠色、生態(tài)、健康、實用的管理措施,可起到改善土壤質量、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果品品質等作用。果園樹下種草可增加果園植被多樣化,形成天敵與害蟲相互制約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利于果樹病蟲害的綜合治理。果園生草還可以平衡果園小氣候,起到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果園生草大多數(shù)根系較淺,植株低矮,匍匐生長,草層多在50cm 以下,不會形成與果樹爭搶養(yǎng)分的現(xiàn)象。果園生草可選擇三葉草、黑麥草、鼠茅草、紫花苜蓿等草種,采用直播種植。由于生草長勢過快,一般長到 30cm 時可進行刈割,一個生長季可適時刈割 2~3 次。把刈割后的草覆蓋于果樹周圍,腐爛后可增加土壤腐殖質,提高土壤肥力。
4.2施肥
一般于9—10月根據(jù)山楂產量施肥,每667m2 施腐熟的農家肥 1000~2000kg ,或山楂成活定棵后,每株施入腐熟的農家肥豬糞25~30kg 。施肥方法為在樹冠邊緣外圍挖環(huán)形溝,深 40cm 、寬 50cm ,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后施入,澆水后覆土。
4.3追肥
根據(jù)山楂長勢進行追肥,一般分為花前追肥、幼果期追肥和果實膨大期追肥。
(1)花前追肥?;ㄇ白贩手饕缘蕿橹鳎浜线m量的磷鉀肥,以促進花芽進一步分化和開花坐果。氮肥的施用量應控制在年施用量的25% 左右,一般每株施尿素 0.1~0.5kg 或碳酸氫銨 0.3~1.3kg 。
(2)幼果期追肥。幼果期追肥應重視磷鉀肥的施用,以改善果實的營養(yǎng)條件,促進果實的早期發(fā)育??山Y合灌溉進行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幼果期追肥,一般為每株施尿素 0.1~ 0.4kg 或碳酸氫銨 0.3~1kg 。
(3)果實膨大期追肥。果實膨大期追肥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主要目的是促進果實快速發(fā)育和碳水化合物積累。一般每株可施硫酸鉀 0.25~2kg 或氯化鉀 0.25~1.5kg ,同時可追施適量的氮肥。
4.4澆水
山楂喜歡環(huán)境濕潤,生長季需要遵循適時澆水的原則。一般情況下,山楂一年大約需要澆4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切不可過量澆水,以免山楂根系受損。可在春季山楂萌芽開花前隨施肥澆1次透水,促進山楂樹對養(yǎng)分的吸收;開花后結合追肥澆水,有利于減少山楂落花落果;果實著色后澆1次水,以加速果實膨大;入冬后及時澆凍水,以利于山楂樹體安全越冬。
5病蟲害防治
山楂常見病蟲害主要有紅蜘蛛、桃小食心蟲、白粉病等。
5.1紅蜘蛛
(1)農業(yè)防治。早春刮除山楂樹上的老皮、翹皮進行集中處理,以消滅越冬成蟲,減少蟲源基數(shù)。(2)生物防治。紅蜘蛛發(fā)生初期,用0.36% 苦參堿水劑800倍液,或 5% 天然除蟲菊素乳油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3)化學防治。紅蜘蛛產卵期或若螨期優(yōu)先選用 24% 聯(lián)苯肼酯懸浮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在葉片發(fā)生紅蜘蛛初期未擴散之前及時防治,可用 1.8% 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 73% 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 5% 噻螨酮(尼索朗)乳油 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5.2桃小食心蟲
(1)農業(yè)防治。土壤結凍前,翻開距山楂樹干約 50cm 、深 10cm 的表土,使桃小食心蟲蟲繭受凍而死亡;或者在桃小食心蟲幼蟲出土前于樹冠下挖撿越冬蟲繭,集中殺死;或者撿拾蛀蟲落果,將其深埋或煮熟作飼料。(2)物理防治。在桃小食心蟲成蟲產卵之前可用殺蟲燈進行誘殺。(3)生物防治。在桃小食心蟲低齡幼蟲期用 0.36% 苦參堿水劑800倍液,或 1.1% 煙堿乳油1000倍液,或 2.5% 多殺霉素懸浮劑1500倍液,或 6% 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2000倍液噴霧防治。視蟲情把握防治次數(shù),一般7d防治1次。規(guī)?;纳介N植基地可用性誘劑于雄蟲交配之前進行誘殺,或用迷向絲(性誘劑迷向散發(fā)器)干擾其交配,連續(xù)使用效果較為明顯。(4)化學防治。可在桃小食心蟲卵孵化期、幼蟲未鉆蛀之前及時噴藥,優(yōu)先選用 5% 氟啶脲乳油或 25% 滅幼脲懸浮劑2500倍液,或 25% 除蟲脲懸浮劑3000倍液噴霧,還可用 20% 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00倍液,或 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
5.3白粉病
(1)農業(yè)防治。清潔果園,清除病枝、病葉、病果,進行集中處理;不偏施氮肥,合理疏花、疏葉。(2)生物防治。山楂樹臨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 1% 蛇床子素微乳劑500倍液噴霧,或用 4% 農抗120水劑300倍液噴霧或灌根。(3)化學防治。白粉病發(fā)生后,可用 12.5% 腈菌唑可濕性粉劑150倍液,或 40% 醚菌酯·乙嘧酚( 25% 乙嘧酚 +15% 醚菌酯)懸浮劑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視白粉病病情一般 7~10d 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次左右。
山楂栽植后, 2~4 年即可開花結果,3年左右單株產量可達 20~30kg 。隨著山楂樹冠的擴大,山楂產量快速提高,一般 5~7 年左右進入結果盛期,單株產量可達 50~100kg 。15年以上生長健壯的大樹,一般單株產量可達 100~ 150kg ,高產樹單株產量可達 250~300kg 。如果加強管理, 60~70 年的山楂樹仍有很強的結果能力。近年來山楂價格不斷上漲,2023年市場平均價格為 5~6 元·kg-1",如每棵山楂樹產量為 150kg ,則年收益可達750元·棵-1左右。2022年在薊州區(qū)官莊鎮(zhèn)梁后莊村周志方果園進行優(yōu)質山楂種植與管理技術示范,面積為2.67hm2",結果表明,2023年 2.67hm2"山楂年增產25% ,經濟和生態(tài)效益顯著。薊州區(qū)一半以上的土地為山地,適宜山楂種植,因此,在薊州區(qū)及周邊地區(qū)推廣優(yōu)質山楂種植技術可實現(xiàn)果農收益大幅度增加。
參考文獻:
[1]司志勇,劉延輝,王海煒,等.“豫北紅”山楂豐產栽培技術].種業(yè)導刊,2012(10):27-28.
[2]徐章平.果園生草種植[].云南農業(yè),2019(7):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