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不忘危,身安國保
《群書治要·周易》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①。是故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兑住吩唬骸渫銎渫?,系于苞桑②?!?/p>
【注釋】
① “危者,安其位者也”幾句:這是說明“?!薄巴觥薄皝y”,均來自昔日自恃其“安”“存”“治”?!吨芤渍x》:“‘危者,安其位者也’,言所以今有傾危者,由往前安樂于其位,自以為安,不有畏慎,故致今日危也?!稣撸F浯嬲咭病?,所以今日滅亡者,由往前保有其存,恒以為存,不有憂懼,故今致滅亡也?!畞y者,有其治者也’,所以今有禍亂者,由往前自恃有其治理時也,謂恒以為治,不有憂慮,故今致禍亂也。是故君子今雖復安,心恒不忘傾危之事;國之雖存,心恒不忘滅亡之事;政之雖治,心恒不忘禍亂
之事。”
②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這里所引是《否》卦九五的爻辭。這是告誡九五之“君”要“心存將危,乃得固”。苞桑,桑樹之本?!吨芤渍x》:“‘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者,言心恒畏慎:其將滅亡!其將滅亡!乃系于苞桑之固也。”
【譯文】
孔子說:“危險,是因為安樂于原有的地位而沒有畏懼心;喪亡,是因為以為存活長遠而沒有憂懼心;禍亂,是因為認為治理太平而沒有憂慮心。所以君子安樂時不忘危險,存活時不忘喪亡,太平時不忘禍亂,因此自身平安國家得以保全。正像《周易·否》卦九五爻辭所說:‘要滅亡啊要滅亡!于是警惕長存,有如綁在桑樹根上那樣牢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