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光蒙眬間,一道輪廓在月光下漸漸清晰,那是我久違的故鄉(xiāng)。
家鄉(xiāng)多山、多雨,每天傍晚,便可見月亮從山腳爬到山頂,又跌入腳下的積水池中。
家鄉(xiāng)的月亮似乎總是圓潤的,中秋時最具情思。那年中秋,金黃的稻谷散發(fā)著豐收的香氣,辣椒用絲線串成火紅的彩帶,顆顆飽滿的玉米煥發(fā)出成熟的氣息。剛下過小雨,枝頭的桂花花苞里盛滿了雨水,清新的空氣混合著濃郁的幽香,飄向月宮。月兒也似剛沐浴過,靜靜地端詳著積水池中自己的模樣。迎著月光,鄉(xiāng)親們把堆滿木桌的祭品擺成一排,紅燭的火焰隨風蕩漾,月亮神女像忽明忽暗。村長點起高高的篝火,大家圍成一圈,手拉著手,載歌載舞,古老的笛聲空靈婉轉(zhuǎn),直達心靈,像在訴說神女無盡的思念。
祭祀結(jié)束后,大家照例賞月。我們帶著吃食和剛釀的桂花酒,來到家中樓頂,或是附近開闊的小山坡上。蟲鳴聲聲入耳,古老的民謠在唇邊輕唱,桂花的香氣在空中彌漫。大家圍坐在一起,談?wù)撝瞵嵤?。仰望月亮,仿佛看到人影舞動,或是吳剛伐桂,或是嫦娥起舞。遠處森林的影子漸漸暗淡,蟲鳴依舊,情懷未減。
古人望月,寫下了“對影成三人”“低頭思故鄉(xiāng)”等膾炙人口的佳句,它們所寄予的情思,是在故鄉(xiāng)懷抱里的我所無法理解的。當我離開那個小山村,離開家人,離開了家鄉(xiāng)的月兒,至此,月兒的印象才深深鐫刻在了我心中。每每夜深蟲鳴,我便想起高高的篝火和紅透了的村民的臉。
又到中秋,月光灑下來,我心頭升起一絲暖意,是懷人,也是思鄉(xiāng)?!奥稄慕褚拱?,月是故鄉(xiāng)明?!被剜l(xiāng)是奢望,明月遙不可及,兩行清淚映出月亮倒影,滿載思鄉(xiāng)愁緒,撒入天地。
我何時才能再見故鄉(xiāng)的明月?。?/p>
●點評
作文圍繞“月是故鄉(xiāng)明”展開,借中秋賞月回憶故鄉(xiāng)的山川景致、民俗活動,字里行間滲透著濃濃的思鄉(xiāng)情。小作者對故鄉(xiāng)月夜的描寫細致入微,從桂花飄香到篝火祭祀,畫面感十足。結(jié)尾妙用詩句,將思鄉(xiāng)之情推向高潮,飽含其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戀與無盡的思念。
【作者系湖南隆回縣思源實驗學校學生,指導(dǎo)老師:劉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