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古往今來,人們向月亮訴說思念,不僅是因為夜晚的寂靜容易使人觸景生情,更是因為無論在哪里,彼此思念的人只要抬頭看見月亮,就如同見到對方的眼睛。即使是已經(jīng)逝去的人,也能從中窺探到他們曾經(jīng)的影子。
記得小時候,每當(dāng)月亮升起,我最喜歡做的就是和外公一起賞月了。那時的月亮又大又圓,像白玉盤一樣皎潔透亮,仿佛能潔凈人的靈魂,又能沖破夜晚的黑暗。有月亮的夜晚,總是寧靜又祥和。
那時,我總會問外公一些問題,而外公總是耐心地解答?!盀槭裁葱切沁@么亮啊?”“因為天上的星星都是人們死后幻化成的寶石,只有閃亮,親人才能看到他們,為他們指引方向?!薄盀槭裁丛铝劣执笥謭A呢?”“因為它要為路人照亮前方呀,這樣就不會有人害怕走夜路了?!陛p柔的月光灑在院子的各個角落,為這寧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夢幻的色彩。
那時,外公總會指著天上的月亮,跟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月光照在外公臉上,讓我看清楚了他的神情,是那么慈祥。有時候我問他:“外公,那你將來也會變成星星,和月亮一起照亮黑暗嗎?”外公看著我,爽朗地笑道:“對呀,外公會變成那顆最閃亮的星星,和月亮一起守護你?!蹦菚r的我天真地笑著:“好啊,那我肯定能找到你!”
可惜,外公因病永遠離開了我,此后,月下便只剩我一個人了。每當(dāng)夜幕降臨,我總會望向夜空,找尋那顆最亮的星,輕聲呢喃道:“外公,是你嗎?”話音剛落,星星像聽到了我的呼喚,微微閃爍,恰似外公對我的回應(yīng)。
蘇軾曾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可無論這月亮如何變換姿態(tài),我相信外公都會始終伴我身旁。
◆點評
習(xí)作開頭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句渲染出一種深沉的思念之情。等讀者進入這種情境中后,小作者開始回憶兒時自己和外公相伴的情景。此刻,外公是守護“我”的明月,“我”是被外公關(guān)愛、呵護的孩子。結(jié)尾表達了“我”對外公綿長的思念。全篇文從字順,感情抒發(fā)真摯自然,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