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在礦團委工作。那時由于物資匱乏,照相機也是奢侈品。六千人的企業(yè)里只有兩部海鷗照相機,一部歸工會,負責全礦的新聞拍照;一部屬于保衛(wèi)科,辦案用。所以每逢青工集體活動的時候,尤其是清明節(jié)去淮海戰(zhàn)役烈士陵園掃墓的時候,就得提前幾天預約,借幾個小時用用。好在保衛(wèi)科干事小魏是優(yōu)秀團員,一打招呼,連人帶機一起過來幫忙。工會的老王是請不來的,他確實太忙了。
那時,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團委也能夠擁有一部照相機,組織青工開展活動,照相就會很方便。干事小陳說,夢想??!呵呵,什么事情就在于你敢去想,你連夢想都沒有,還是青春嗎?不過小陳說得也對,那時團費有限,不能亂動。有夢想也就有個念頭,盼望夢想成真。記得當時團中央和工業(yè)部有個文件,大意是青年開展義務突擊活動解決企業(yè)的急難險重問題,可以提取一部分資金,用于補貼團的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我們拿著文件找到了礦政治處主任,他說這是好事,于是就在礦黨政聯(lián)席會上作了匯報,得到大家的贊同。記得是1980年,我們搞了幾次大型的義務突擊活動,總共“掙”了幾千塊錢,那可是個不小的數目,但是礦上沒把錢直接劃給團委,而是由經營礦長代管。除了給30多個團支部訂《中國青年報》和《風流一代》雜志外,還剩下不少錢呢。我找到經營礦長軟磨硬纏幾天,還是批了一部購買照相機的指標。170多元,上海生產的海鷗牌120雙鏡頭照相機。一個月后,我們拿到了盼望已久的照相機!那種心情就沒法形容了,我們可以拍青春了。
有了相機不等于什么問題都解決了。不會照,一切歸于零。拜師,工會的老王不收。還是找小魏,小魏平時不善于表達,只是嘿嘿地笑著。他與團委干事小袁都是礦籃球隊的,小袁是副隊長打中鋒,小魏一直是后衛(wèi),那個球打得絕對是高手。我給小袁交代了任務,你先學會然后再教我。焦距,光圈,速度,陰晴天光線對照表,什么時候是逆光、順光、側光。為什么上午10點、下午4點左右是最佳拍照時間,因為光線柔和。那時年輕,我的記性好,不到兩周,都會了。最笨的辦法是按小魏事先設好的速度光圈拍。那時一筒120黑白膠卷大概2塊錢,只能拍12張方二寸的,沖洗膠片也得這么多錢。每次活動也就是拍個10張,余2張再給同事朋友拍。有一次,小袁看了說明書,發(fā)現(xiàn)有個小卡,放在顯影框里能拍16張,好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
記得一次春游,我們都是騎自行車去的。當時帶了兩部相機。剛才還嘰嘰喳喳的隊伍,一下子都靜下來了。心想,今天團委的幾個人牛啊!不過那時拍片,大部分都是擺拍,不光抓拍技術不行,相機也有局限性。那天大家玩得很開心,留下了一張張青春的靚照。其中最大的收獲是促成了一對團干部的終身大事。小程與小張分別是兩個單位的團支部書記。兩人都有點愛慕對方的意思,就是沒有戳破這張“紙”。幾個成過家的老團干出個主意,在活動時有意讓他倆在一起,小袁抓拍的技術比我厲害,咔嚓咔嚓拍了三張。待照片沖洗出來后一看,兩個人笑得自然,渾然不覺這些人設計的“圈套”。一天,兩個人幾乎同時到了團委,拿過照片一看,都特別喜歡。還說,怎么把我們倆拍在一起了。干事小陳接過照片,冒了一句:你還別說,你倆還真有夫妻相。兩個人臉都紅了。我說,你們倆啊,干工作都是先進生產者,怎么這事扭扭捏捏的?沒看過《冰山上的來客》?排長說沖,那個少數民族戰(zhàn)士不就沖了、與自己心愛的人團圓了嗎!
新年快到了,礦團委舉辦青工集體婚禮。小魏和他的新娘小張,還有那一對團支部書記也都參加了。礦長說,團委辦了件大好事。誰說工礦企業(yè)青年不好找對象?誰說青年結婚難?都是胡扯,青工的集體婚禮今后還要辦下去,青工有家了,安穩(wěn)了,也是生產力,這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后來我們又讓小魏教會我們一些暗房技術,怎樣沖膠片,怎樣把底片變成照片,顯影粉、定影粉各自的配比與時間把握等等。保衛(wèi)科長很支持這件事:藝不壓人,年輕人多學點東西有好處。后來,不少團干部也學會了用相機拍照片。
五四青年節(jié)的時候,礦團委辦了圖片展。圖片中有籃球聯(lián)賽的,有集體婚禮的,有青工技術比武的,有學習文化的,等等。一年來的活動照片很直白地告訴人們,青工是企業(yè)的主力軍和最有活力的群體。在宣傳櫥窗里,礦黨委書記看到了我們的活動照片,感慨地說:“五十年代很紅火,我們的青春也沒留下遺憾。遺憾的是沒有留下當年的活動照片。沒有這樣的條件,沒有照相機啊。你們拍的這些都是很珍貴的資料,它記錄了青春的成長,留下了青春的模樣。從你們身上我也看到了當年我們的影子。”他還笑呵呵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黨委書記的一席話,對我觸動很大。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每個人的青春都有不一樣的經歷,珍惜光陰,珍惜青春,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才能做到青春無悔,青春無愧。但是青春也是無奈的,任何人都留不住。能讓青春永駐的是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和美好的回憶,能留住青春模樣的唯有青春的底片。
后來我調到新的崗位上去了。也不知過了多少年,礦團委也不知換了多少屆,當我再想找那時拍的照片時,再也找不到了。我手上現(xiàn)存的就幾張,我時常為之懊惱不已。
當青春褪去了最后的光彩,我們也進入中年。當中年也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有一年秋天,小魏變成的老魏找到我,當時他已是集團公司一個部門的副處長。他是來報喜的,孩子結婚讓我去喝喜酒。沒有問題,青年時代的老朋友,一定捧場。但他非得讓我當證婚人,生怕我不答應,他喋喋不休地講了許多理由。我樂了,很痛快地答應了?;槎Y那天,主持人鄭重宣布請證婚人講話,我對新郎新娘說,我見證了你家兩代人的婚禮。當你們的爸爸還是小魏的時候,怎么與你媽媽談戀愛的,怎么結婚的事我都知道。我接著說,有緣啊,今天又趕上了你們的婚禮,還是青春好啊。我愿意當你們的證婚人,不過還有一個要求,我還想當你們家第三代人的證婚人,越快越好。新郎新娘都紅了臉,捂著嘴笑了,眾人也都笑了。這時,一大群年輕人涌到新郎新娘的周圍。就聽照相機咔嚓咔嚓聲和閃光燈一亮一閃的,那青春最美好的畫面都拍進去了,我也仿佛回到了難忘的青春歲月……
星 明:本名胡興明,徐礦集團退休職工。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徐州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著有散文集《北郊舊事》《八堡梨花》《西北風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