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然,天津市南開區(qū)作協(xié)會員,曾在報刊發(fā)表小說、散文若干。
說起奶奶家這棵金銀花,前后三趟街都很有名。碧綠的藤蔓互相纏繞繞著,爬了半面墻,嚴(yán)嚴(yán)實實地遮住門樓。老藤伏在墻頭上,枝葉間開著黃白兩色的小花,一水兒朝著太陽,清香繚繞,風(fēng)一吹,香氣飄出老遠(yuǎn)。春天剛過,那些單瓣小花就含苞吐蕊,小銅號似的烏浹泱開滿枝頭,直到秋后,花開不斷。大梅班上很多女同學(xué)的書本里,都夾著一朵大梅送的金銀花,盡管花枝干了,顏色依然鮮亮,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
賣掉那棵金銀花時,大梅正讀初三。奶奶至今還記得,那是個大晴天,金銀花開得正盛。奶奶在屋里做針線活,忽然聽到街上一陣汽車?yán)嚷?,隔著窗戶往外一看,門口花蔭下站著個中年男人,正探著頭往院里瞧。原來是走街串巷做買賣的外鄉(xiāng)人,被金銀花的香味吸引來,一下子就相中了這棵花。外鄉(xiāng)人笑盈盈地對奶奶說,他也喜歡養(yǎng)花,家里剛蓋好大瓦房,也想把花栽到門口。奶奶滿臉含笑地應(yīng)和著。
這棵金銀花養(yǎng)了八九年了吧,奶奶回憶著,八九年的光景,一眨眼似的。那時大梅才七八歲,扎著兩個羊角辨,屋里屋外蹦蹦跳跳正是不知愁的年紀(jì)。一天傍晚,大梅從外面跑回來,手里舉著一枝不知道從哪兒得來的金銀花,六七寸的細(xì)枝上開出五六朵小花,鮮靈靈的。大梅把花遞到奶奶鼻子底下,一個勁兒地讓奶奶聞香味。那孩子從小就喜歡花花草草,跟著大人到地里干活,也會抽空楸一把野花回來。奶奶看她舍不得扔,就讓她把花枝插在窗臺下栽蔥的盆子里。
大梅小心翼翼地把花插進土里,仰著小臉兒問奶奶:“花能活嗎?”奶奶只是笑笑,沒說啥。大梅放心了,跑著玩兒去了。
第二天花就蔫兒了,不幾天葉子也干了,剩下一根細(xì)稈兒立在一簇簇大蔥旁邊。鐵盆子放在窗臺下,入冬一場大雪,蔥葉子都塌在盆子里。那根光禿禿的花枝插在盆子里,斜指著天空。冬天來了,沒人顧得上管它,都挨著冬天。
冬天可不就得挨著嗎?那年冬天是出奇地冷,老母豬要下崽,奶奶用塑料布把豬圈蒙得嚴(yán)嚴(yán)實實;雞窩、羊圈都墊上一層厚厚的干草。大梅每天走著去兩公里遠(yuǎn)的中心小學(xué)上學(xué),腳上起了又紅又腫的凍瘡,還忍著不說。奶奶又氣又心疼,用新棉花給她做了一雙厚棉鞋。二小子凈是淘氣,一離眼就往冰上跑,掉冰窟窿里兩回,不管咋打咋罵,都不長記性就是這樣,奶奶帶著姐弟倆挨過了漫長的冬天。
終于,東南風(fēng)刮了起來。大風(fēng)呼呼地掀著蒙豬圈的塑料布,吹打著窗柅,隔著緊閉的窗戶,奶奶聽到母豬哼哼地拱著豬圈門。奶奶提著豬食桶走出門,撩開棉門簾,一陣清冷的風(fēng)迎面撲來,夾帶著一股子特別的香味兒。奶奶擢下豬食桶,抬頭朝天上看。藍(lán)汪汪的天上沒有一絲云,白楊樹的枝杈在風(fēng)里搖晃著,樹上的一個大喜鵲窩也跟著搖來晃去。金亮亮的太陽掛在樹枝間,照得天地亮堂堂的。奶奶聞出來了,那股香味是楊樹鼓起芽苞的味道。
奶奶把二小子的棉鞋曬在窗臺上,順手扶了扶放在窗臺下面栽蔥的鐵盆子,恍惚間瞧見一團團干蔥葉子下面滋出了一點點綠色。她蹲下身,用手扒拉了幾下,果然冒出了一點兒嫩芽。蔥芽出土了,奶奶知道,春天來了!
奶奶沒有盼春天,每天從早到晚忙活直到深夜,坐在炕上看著兩個睡熟的孩子,就開始盼日子。日子不禁盼啊,白楊樹長出了樹吊,毛毛蟲一樣掛在枝上,一陣風(fēng)吹過啪嗒啪嗒往地上掉。二小子捏著兩棵樹吊追著嚇唬姐姐。兩個孩子脫下了大棉祅、厚棉褲,換上奶奶做的新夾祅,也像剛破土的小苗一樣鮮亮,奶奶看著心里歡喜。
開春地一化,麥苗就返青了,加肥灌槳,得把門口的糞趕快弄出來。雞糞、豬糞、牛糞摻上土,一遍遍細(xì)細(xì)地耙,開春播種前撒上一層農(nóng)家肥,保準(zhǔn)莊稼長得好。莊戶人家就信這糞肥奶奶又往楊樹根下鏟一锨,往大蔥盆子里撒一點兒,也給它們攢攢勁。
自從看到鐵盆子里的蔥發(fā)了芽,奶奶就時不時地往盆子里澆點兒水。蔥葉子長得又粗又綠。這經(jīng)冬的蔥,口辣,越干越辣!奶奶把蔥盆子搬到窗臺上,別被剛出窩的小豬崽拱翻了,又彎腰捏掉土里冒頭的草芽子。不經(jīng)意間,奶奶看見斜插在盆子邊上的干花枝上也鼓出來幾個棕色的小芽苞來。嘿!它也活了!都有一股勁兒不是?奶奶感嘆,這么一截小枝也能活!她輕輕摸了摸鼓突的嫩芽,指尖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小芽苞在太陽的照耀下閃著油亮的光。
金銀花是要爬墻的,奶奶尋思著,把這花栽到門樓東邊吧,上午還能照著點兒陽光。既然它挨過了冬天,就得給它塊兒地方,讓它長!
給塊兒地就能長,是個好苗兒,奶奶哪舍得賣呀!買花的人出的價挺高,真心實意想買,奶奶給外鄉(xiāng)人拿來鐵鍬、木鎬。賣吧,大梅治病也正需要錢,是不多,也能管點兒用。
買花的人很小心,趴在梯子上一根一根地抖摟那些藤。藤上的毛根子長年累月往磚縫里扎,不使勁根本拉下不來,枝葉坤斷了不少。折騰了兩三個鐘頭,才在街坊鄰居的幫襯下把花拖上外鄉(xiāng)人的小卡車。盤旋的枝葉裝滿了車廂,像綠云一樣浮動著,數(shù)不清的小花在綠云間閃爍。花根用粗麻繩綁在車幫上,奶奶讓多留點土,容易扎根。外鄉(xiāng)人發(fā)動了汽車,載著花開走了?;ǜ系耐僚纠才纠餐碌簦诼飞狭粝乱坏篱L長的痕跡。終于,“綠云”慢慢飄遠(yuǎn),拐過村頭的柏油馬路,不見了。
奶奶在太陽底下站了半響,突然覺得這日頭格外燥熱,挪著腳步往院里走??帐幨幍拈T樓像獺頭王二剃光的頭,磚縫里滋出黑綠色的苔蘚,紅磚墻上也暈著一片片黑印子。幾根折斷的藤條牽拉下來,葉子已經(jīng)蔫巴了。折斷的殘花敗葉掉在地上,被踩爛了。奶奶想著得趕緊把門口掃掃,一會兒大梅散學(xué)回來看見了心里指不定多難受。
街上沒有一個人,幾只麻雀嘰嘰喳喳地從墻頭飛過去。奶奶一下一下地掃著門口,不禁心生感慨,當(dāng)初哪想到會賣掉這棵花呢?她站在門樓下往院子里四下望望,院子四四方方的,靠墻一溜兒大楊樹,直溜溜地奔天蹕;西墻根兒的豬圈修得又大又結(jié)實,老母豬一窩下十幾個小豬崽兒,沒窄癟過。小豬崽在院子里撒歡,泥坑里滾夠了,呼嚕嚕朝東墻根兒沖過去,嚇得柴垛邊刨土的蘆花雞撲扇著翅膀連飛帶跳,東躲西藏。
雞窩、鴨圈、牛棚都修得規(guī)矩,莊稼院就是養(yǎng)雞養(yǎng)鴨、喂豬圈羊,孩子們整天在院子里跑,沒消停過??蛇@院子里就是沒養(yǎng)過花花草草,菜也就是窗臺上栽的兩盆子大蔥。樹太多,樹權(quán)連成片,一年到頭蔭涼地,種花種菜長不成。
當(dāng)年大梅媽還靠墻根兒開了一塊地,說要種點兒菜試試,看能不能長。是啊,人勤快,日子也順心。大梅背著小書包顛顛地去小學(xué)校念書,孩子乖,功課又好,老師們都夸。二小子淘氣不老實,可身體皮實,從不鬧病……多好的日子呀,誰能料到大梅媽會出了那場事。人的命數(shù)啊,誰也說不清,是大梅媽福薄吧。
想到福薄,奶奶心里一顫,又想起五斗柜里鎖著的那累化驗單。從去年開始,奶奶就覺得大梅不對勁,活蹦亂跳的孩子漸漸沒了精神,雖然人還是勤快,可是越來越發(fā)蔫。后來,大梅爸帶著孩子去市里的醫(yī)院檢查,回來后也不多說啥,就說能治。奶奶不知道“白血病”到底是個啥病,可是她知道得花不少錢。大梅剛滿十六歲,日子還長著呢!精神頭兒剛好點兒就非要去學(xué)校讀書。孩子多懂事啊,想方設(shè)法都得把病治好啊,奶奶想。
這些年里,奶奶帶大這倆孩子沒說過累,兩個孩子從小到大就圍著她身前身后轉(zhuǎn)??刹痪蛧D(zhuǎn)嗎?大梅爸一年到頭出門打工,家里家外,雞鴨牛羊,吃喝拉撒,忙得奶奶腳打后腦勺。隔壁三嬸子成天坐在村頭的槐樹下向眾人叨咕自己過去受的苦:“我這一輩子…”奶奶推著獨輪車往墻外運牛糞,不禁也想,自己這一輩子該怎么說呢?只是,那天晚上大梅舉著花連蹦帶跳跑回來,笑盈盈地讓她聞香味的時候,奶奶心里別提多高興!
老話說得好:“活兒沒完,孩兒有大!”那時候奶奶真盼著日子快點兒過啊,孩子長大了就有盼頭了不是?可是如今她又發(fā)愁,這一天天過得太快,秋后大梅就要做手術(shù),錢還差著呢。賣樹、賣豬、賣糧食,大梅爸出去打工也能掙回一筆錢。這棵金銀花不是也能賣點兒錢嗎?當(dāng)初栽這棵花的時候,就是為了哄著大梅玩兒,誰承想它能有這個用?
是棵好花,挪個地兒還能接著長,還能接著開花。奶奶又看看墻根兒下刨出的土坑,長長短短的斷根在土里支棱著。地底下肯定還埋著不少,須根扎得深,刨花時把根嘎吱嘎吱都切斷了。奶奶用鐵鍬填上土坑,把斷根都埋在土里。當(dāng)年栽花時只刨了個碗口大的坑,墻根的土質(zhì)不好,碎石頭多,奶奶怕它扎不下根,把土里的石子、土坷垃撿了一遍,又填了些細(xì)土才把花移栽過去。栽好以后怕被小羊羔啃了,又從棚子里找了個竹筐扣在上面。
花苗長得很快,第二年就爬上了墻頭,開出了幾朵小花。奶奶從不許倆孩子揪別人家栽的花,可是這棵花卻由著他們玩。大梅摘幾朵送同學(xué),折一支插在瓶子里擺在書桌前,奶奶都笑呵呵地看著。這棵花兒也是大梅的心肝寶貝,有一回,兩只小豬在花下拱了個坑,大梅拿著笞帚追著它們滿院子跑,嚇得那兩只小豬崽兒幾天都不敢出圈門…想著想著,奶奶撲味笑了。
太陽升上了頭頂,奶奶抬頭看看天,快響午了,大梅該散學(xué)了。奶奶關(guān)好門,徑直走進屋?;]了以后還可以再養(yǎng),病治好了啥都能干!奶奶一邊想著,一邊從面缸里舀出一瓢面來。
(本文系《天津文學(xué)》改稿會修改后成果)
責(zé)任編輯: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