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會說話,但它們卻有很多話想說許多動物使用復(fù)雜的視覺系統(tǒng)來幫助它們在特定的棲息地生存。視覺通常是抵御捕食者的第一道防線,或者是捕捉獵物的關(guān)鍵。為了生活在地球上最黑暗。最潔白的地方或是在高空旅行,生物進化出了感知世界的奇異方式。
幽靈魚spook fish
幽靈魚是一種在海洋深處棲息的帶刺食肉動物。陽光幾乎不會穿透到海面以下數(shù)百米的地方,所以這種動物使用“四只眼睛”在黑暗世界中觀察一一這是已知的唯一具有這種特征的脊椎動物。由鳥嘌呤晶體組成的“圓盤”可以聚焦浮游生物和其他發(fā)光海洋生物發(fā)出的光。最奇特的是,幽靈魚的眼睛分成了兩個相連的部分:一部分向上凝視,另一部分向下看。這樣,它就可以監(jiān)視上面和下面的食物以及潛伏的捕食者。
金雕 Golden eagle
在北美、歐洲和亞洲,成年金雕以超過2米的翼展在高空翱翔,同時尋找兔子等獵物。它們可以在1500米 ~2000 米外發(fā)現(xiàn)獵物,這是因為視網(wǎng)膜中被稱為“視桿”和“視錐”的視覺細胞密度極高。視桿通常記錄物體的整體形狀,而視錐則負責偵測顏色和細節(jié)。一般來說,猛禽眼睛中視桿和視錐的密度是人類眼睛的五倍。
螳螂蝦 Mantis shrimp
螳螂蝦以其巨大的爆發(fā)力和快速的棒狀附肢而聞名,此外它還擁有一套獨特的視覺系統(tǒng)。它們的眼睛能處理12條色彩通道,可以檢測紫外線和偏振光,這些光的波都朝著同一方向振動。相比之下,人類只能處理三種顏色通道一藍色、綠色和紅色,而且無法處理偏振光或紫外線。
巨型烏賊 Giant squid
成年巨型烏賊擁有動物界最大的眼球,其直徑可達25厘米,而這只巨型烏賊個體超過12米長。這些無脊椎動物用餐盤大小的眼晴從黑暗的水世界中盡可能多地吸收光線來捕食魚類和蝦。它的視線還可以在100米外幾乎沒有陽光的海域探測到正在移動的抹香鯨,抹香鯨是巨型烏賊的主要天敵之一。 Y
北極馴鹿 Arctic reindeer
北極馴鹿眼部視網(wǎng)膜后面的絨氈層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色一它們的眼睛可以從夏天的金色變成冬天的藍色,以補償北極陽光的劇烈變化。藍眼睛增強了有蹄類動物在冬季探測較短波長光線的能力,因為它們在極夜時只有很短的時間能見到陽光。而在明亮的夏季(極晝),它們的眼睛不再需要在短時間內(nèi)吸收那么多光線,從而變回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