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收發(fā)報
這群參賽者在全運賽場上竟似乎在進行“聽力筆試測試”。其實,他們是在進行無線電收發(fā)報項目比賽呢!該運動項目“誕生”在第一屆全運會賽場上。你們可不要覺得這是個簡單又不耗費體力的體育項目,要想獲勝則需要解鎖許多“秘笈”。該項目要求選手的耳朵、大腦和手實現(xiàn)默契配合,耳朵要聽得準確、大腦要反應迅速、手要記錄得快。每分鐘抄收或發(fā)的字數(shù)越多、錯誤越少的選手,就能成為最后的優(yōu)勝者。不過,隨著中國通訊技術的發(fā)展,該項目在1993年便正式退出全運賽場的舞臺了。
——廣州市從化區(qū)太平鎮(zhèn)中心小學 五(5)中隊凌楚瀅
這些全運會項目
編輯:孫雪晴執(zhí)行:阮嘉虹
賽馬、障礙賽馬
出現(xiàn)在第一屆全運會賽場上的賽馬和障礙賽馬是全運賽場上最有意思的體育項目。這是由于賽馬運動不僅要求運動員具備高素質,“運動馬”也必須具備超強實力才可奪冠。
聽媽媽介紹,該運動項目有“三大要求”。一是要求“有速度”,騎手駕馭駿馬向終點全力沖刺;二是要求“有默契”,騎手與駿馬要互相配合,馬兒要聽從騎手的指揮,越過一個又一個障礙;三是要求“有后勤”,除了騎手搭檔,駿馬們還需要飼養(yǎng)員、馬工和獸醫(yī)等人的幫助。
——廣州市真光學校四(2)中隊 郁頤霖
跳傘
跳傘是令人心跳加速的“勇敢者的運動”。跳傘運動以飛機跳傘和塔頂跳傘兩個分項出現(xiàn)在第一屆全運會賽場上。運動員們從上千米的高空中一躍而下,在空中翻跟頭、轉圈,像鷹一樣自由滑翔,我認為真的是太酷了!通過資料閱讀,我還了解到,原來要想在這項運動中獲勝不僅需要超凡勇氣,還需要精確地計算風速、高度,每個動作都需要練習成百上千遍。跳傘真是云端上的藝術!第六屆全運會后,跳傘便未出現(xiàn)在全運賽場上。到如今,跳傘仍然是深受大眾歡迎的極限運動
——廣州市從化區(qū)太平鎮(zhèn)中心小學 四(2)中隊 周雨嫣
水上摩托艇
水上摩托艇是海洋里“速度與激情”的游戲。作為一名水上運動的愛好者,摩托艇項目總是引起我的注意。摩托艇是一項在水中進行的競速類體育運動,它曾作為表演比賽項目“現(xiàn)身”于第一屆全運會賽場上。
從摩托艇的比賽視頻里,我看見參賽選手操縱摩托艇,靈活地穿梭在水面,發(fā)動機的轟鳴聲、飛濺的水花以及流暢而帥氣的轉彎動作,讓人看得尖叫連連!這項運動讓我深刻感受到運動員挑戰(zhàn)極限的勇氣??粗\動員在水面上自由馳騁,我不禁在想:或許有一天我也能體驗這種乘風破浪的感覺呢!
——廣州市從化區(qū)太平鎮(zhèn)中心小學 五(6)中隊 岳佳音
航海模型
真沒想到,連“模型”也能成為一種體育運動項目!早在第屆全運會中“閃亮登場”的“航海模型”項目是全運會的“老朋友”
不過,你們可不要認為單是判斷模型的設計和制作就能 1決勝負,航海模型項目囊括了模型的設計、制作、水上放航以及操縱,運動員要“科科”優(yōu)秀,才能獲得最后勝利!航海模型到第八屆全運會時曾暫別觀眾,直到第十三屆全運會賽場上,航海模型不僅“華麗回歸”,還帶上了“好伙伴” 航空模型。讓我們期待一下十五運會中“航海模型”比賽的精彩表現(xiàn)吧!
廣州市從化區(qū)太平鎮(zhèn)中心小學 五(3)中隊王瑾瑄
沖浪
讓我來介紹一下第一次進入全運賽場的項目 沖浪吧!我所說的“沖浪”并非網上沖浪,而是真正在水面上的沖浪。運動員站立在沖浪板上,利用海浪的力量和形狀完成各種動作和技巧,他們就像是騎在海浪上的小飛魚。
我平時也是一個“沖浪小達人”,當我的腳踩到光滑的沖浪板時,我也會感到害怕??僧斘译S著海浪升高,又隨海浪送我離岸漸行漸遠時,我產生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快感。涼涼的海水拍打在我的腳上,我覺得自己“變身”為一名在大海中盡情穿梭的勇士,這種感覺太酷了。我很期待運動員們在全運賽場上“沖”向冠軍的精彩表現(xiàn)。
——廣州市越秀區(qū)珠光路小學五(3)中隊梁芯雅
無線電測向
無線電測向可是一種融合了高科技的“捉迷藏游戲”,它還有一個神秘的別名一一無線電“獵狐”。原來,大家將隱藏的信號源比喻成狡猾的狐貍,測向機是參賽者在比賽中的忠實伙伴,需要指示出“狐貍們”的藏身之處。作為“主人”的參賽者會根據信號源的強度和方向判斷發(fā)射臺的位置,并迅速抵達目標。該運動對參賽者的無線電技術、方向感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都是一場“大考驗”。該運動老少皆宜,我們學校也經常組織相關的競賽活動呢!無線電測向曾在六運會和七運會中登場,時隔多年,它將在十五運會賽場上重新回歸!
無線電測向比賽(圖源:新快報)
——廣州市花都區(qū)新華街第四小學四(4)中隊蕭敬
霹靂舞
還記得在巴黎奧運會上“現(xiàn)身”的體育競賽新項目嗎霹靂舞嗎?它也將在本次全運會賽場上首次登場亮相。通過觀看比賽視頻,我發(fā)現(xiàn)宛若“機器人變身”的霹靂舞,融入了多種高難度的旋轉、翻轉等的舞蹈技巧,參賽舞者以單手撐地之姿就開始“唰唰”地轉動起來,如同電風扇里的葉片飛起來一般。舞者們的熱情,讓我也不禁跟著視頻里的舞者模仿地跳起了霹靂舞。但令人失望的是,我在地上轉了小半圈就止不住地累得趴倒在地上??磥恚Z舞的難度系數(shù)比我最不擅長的跳繩運動還要高上一百倍呢!
——廣州市越秀區(qū)珠光路小學三(1)中隊 梁予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