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下水文
君子之爭,以禮為范
在歷史的長河中,孔子的智慧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們的前行之路。其中,“君子無所爭”這一思想,對我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君子間的競爭,并非俗世中“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斗爭,而是一種蘊含了禮儀、尊重與自我提升的良性互動。這讓我不禁思考,何為真正的競爭態(tài)度,以及如何在現(xiàn)代社會中踐行這一理念?
首先,君子在競爭中的風度是值得稱頌的。他們以禮為先,無論在何種場合,都能展現(xiàn)出優(yōu)雅的風度和高尚的品質(zhì)。比如,在射箭比賽中,他們作揖上臺,顯示出對比賽的尊重和對對手的敬意。賽后共同交流,更是展現(xiàn)出君子之爭的獨特魅力。這種競爭方式超越了表面的勝負,轉(zhuǎn)為更加注重內(nèi)在的修養(yǎng)與品格的提升。就如北宋時期,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進行變法,司馬光和蘇軾強烈反對,把新政批得體無完膚。王安石據(jù)理力爭,對二人的意見予以反駁。即便當時言辭激烈,他們也并未種下仇恨的種子。甚至在王安石病逝后,司馬光請求朝廷對其厚加禮贈,蘇軾也為他起草制書,給予高度評價。他們的爭斗并非出于個人私利,而是基于對國家治理、政策走向的不同理解和理念,展現(xiàn)出何為君子之爭。
將目光轉(zhuǎn)向現(xiàn)代生活,我們?nèi)阅芸吹骄又疇幘竦拇嬖?。楊振寧與李政道,兩位物理學巨匠在學術(shù)上的互相競爭、互相尊重,最終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競爭并非你死我活的斗爭,而是相互促進、共同提升。這種競爭態(tài)度不僅促進了學術(shù)的發(fā)展,更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再如中國乒乓球隊的“養(yǎng)狼計劃”,我們也從中看到了君子之爭的精神。這一計劃旨在通過對外交流與培訓,提升其他國家乒乓球水平促進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這種大氣與格局展現(xiàn)的正是君子之爭的理念。真正的強者,并非只許自己站于頂峰,而是通過公平競爭促進整體的進步。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君子之爭”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更是一種內(nèi)心的修煉和追求。我們應該倡導公平競爭、以禮相待的理念,讓每一次競爭都成為自我超越與心靈凈化的旅程。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
孔子的大意是說,君子只有在比試射箭的時候才會爭,并且必須遵照禮的原則。
對于“爭”,你有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學生佳作一
論“爭”與“不爭”的辯證之道
在人類文明的浩瀚星河中,爭與不爭如一對相互輝映的星辰,共同塑造了我們的世界。而如何在爭與不爭之間找到平衡,成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哲學命題。
“爭”,是推動文明進步的驅(qū)動力。正如大禹治水、鄭和下西洋,他們以積極的“爭”的姿態(tài),對抗自然、開拓未知。這種爭,并非簡單的名利之爭,而是對真理、對理想的不懈追求。正如蘇格拉底追問真理、張騫出使西域,他們的爭,是自我超越、是自我提升的體現(xiàn)。每一次文明的躍進,都離不開這種不甘沉寂、勇往直前的爭。
然而,“不爭”亦是一種智慧。陶淵明辭官歸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將生命從“競逐榮勢”的泥沼中拔起。張廷玉默默整理《明史》,雖不爭首輔之位,卻在歷史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這種不爭,并非怯懦退避,而是將全身心力集中于更本質(zhì)的追求。它如同蘇州園林的“借景”智慧,以不爭的態(tài)度,達到更高的境界。
然而,“爭”與“不爭”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對立面。它們實際上是一種辯證的關(guān)系,互相依存、互相轉(zhuǎn)化。正如紫砂壺的鍛造,既要與泥土角力塑形,又要懂得適時收手,留出容納茶香的空隙。這便是“爭”與“不爭”的辯證法——在適當?shù)臅r機“爭”,在必要的時候選擇“不爭”。
那么,我們該如何把握這個度呢?這需要我們具備一顆明辨是非、淡然處世的心。我們要勇于追求真理、敢于挑戰(zhàn)自我,去積極實現(xiàn)我們的目標和不斷追逐心中的理想;同時我們也要看清現(xiàn)實、懂得取舍,在必要時選擇“不爭”。我們要明白,“爭”不是為了短暫的勝利和虛榮的滿足,也不是為了名利的追逐,而是為了更長遠的未來和更高遠的理想;“不爭”不是為了逃避和退縮,也不是懦弱無能,而是為了更好的準備和更深的思考。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節(jié)點上,我們青年人更應該把握“爭”與“不爭”的辯證之道。我們要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去追求我們的理想和目標,同時也要有淡然處世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和困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屬于自己的痕跡。
“爭”與“不爭”并非是矛盾的雙方而是相輔相成的雙翼。只有把握其辯證關(guān)系,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行,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有立身之本。
學生佳作二
爭出自己的一束光
窗外,嫩綠的枝頭點綴著新芽,它們仿佛在無聲地競技,競相綻放出春天的生機。春天,這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不僅帶來了百花爭艷的壯麗景觀,也讓我認識到“爭”的意義。
室內(nèi),古琴的悠揚旋律悠然回蕩,那優(yōu)美的音符,宛如山間清泉般清澈澄明,令人心曠神怡。錄音機中播放的《高山流水》宛若天籟,余音繞梁,不絕如縷,仿佛將人帶入了一個遙遠而寧靜的仙境。想到即將到來的藝術(shù)節(jié)報名,我的內(nèi)心卻陷入了深深的糾結(jié)之中。面對激烈的比賽壓力和全校師生的矚目,我一時躊躇不前,猶豫不決。
“這花兒開得真好,放在你房里點綴一下吧。”母親邊說邊將一盆盛開的牡丹放置于我窗臺下。那是一株葉繁花茂的牡丹,一朵碩大的花苞在眾多小花苞中脫穎而出,而小花苞也競相向上伸展,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它們的存在。母親看到我望向小花苞的眼神,說:“牡丹最好只保留最大的花苞,剪去其余的小朵?!蔽乙苫蟮貑柕?,“那小的花苞就毫無價值了嗎?”母親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洞悉了我的疑慮。她拿起剪刀,輕輕剪下最不起眼的一朵,將其小心翼翼地埋入小盆中,然后置于陽光下?!靶〉幕ò斎灰灿惺㈤_的權(quán)利,只是需要它們自己去爭取陽光?!蹦赣H的話語讓我恍然大悟?!疤ㄈ缑仔?,也學牡丹開”,小花苞同樣擁有綻放的機會,我又怎能輕言放棄,不去積極爭取屬于自己的那一束陽光呢?
我深知,三年的時光轉(zhuǎn)瞬即逝,如同牡丹一旦錯過春天,再想綻放便需要等待一年。于是,我重新坐下,打開錄音機,讓那悠揚的旋律再次充盈整個房間。指尖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翩翩起舞,音符化作一只只蝴蝶,圍繞在我身旁,它們似乎在為我加油鼓勁,讓我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夢想,綻放屬于自己的美麗。此刻,我內(nèi)心的疑慮早已煙消云散,留下的只有爭取屬于自己的一束光的熾熱。
也許與那些專業(yè)選手相比,我猶如盛開在牡丹旁邊并不顯眼的一朵小花苞,雖不鮮艷奪目,甚至難以被人察覺,但小花同樣擁有綻放的權(quán)利。我愿效仿那勇敢的小花,不畏艱難,不懼挑戰(zhàn),勇敢地尋找并爭取屬于自己的一束光芒。所以“爭”是生命活力的迸發(fā),是積級向上的指引。值此春光,去綻放出最美麗、最燦爛的花,讓生命因奮斗而精彩,因綻放而美麗。